張標
◆摘? 要:合作學習是我國當前發(fā)展各個學科教育的過程中采取的一種普遍的教學模式,很多教師都會利用這種教學形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以培養(yǎng)其合作學習意識。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部分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整體來說收效甚微,主要是這種教學方法存在誤區(qū),沒有完全融入到學科教學當中。因此,需要針對初中地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qū)采取相對應的策略,以提高初中生的地理學習效果。
◆關鍵詞:初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誤區(qū)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初中地理教學開始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很多教師在教學當中都會采取新的教育方法,致力于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并且實現(xiàn)學科拓展,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好基礎。小組合作學習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學中就能夠得到有效應用,為了提高綜合教學效果,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誤區(qū)提供有效的指導,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為初中地理教學實效性的強化奠定良好的根基。
1初中地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誤區(qū)
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學中,雖然部分學生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成果,但是還是有大部分學生無法適應這種學習模式,產(chǎn)生了較多學習誤區(qū),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第一,過于注重形式。小組合作學習形式與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在以這種教學模式作為基礎指導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當成一種形式化學習方法,只是要求學生在小組形式當中學習,并沒有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實際教學中,當教師對學生提出相關的地理問題時,小組之間并沒有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而是各自表達自己的想法,失去了小組學習的初衷。在這種小組學習形式下,無法充分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理念,導致初中地理教學流于形式,沒有展開實質性的學習。
第二,課程學習過于隨意。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下,教師過于放任學生,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jiān)管。在引導學生學習時,教師只是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給學生布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然后就會退至教室一側,等待學生得出問題的結果。還有部分教師會在小組之間游走,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這種隨意性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來說過于自由,尤其是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科學的管理,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評價。
第三,學生合作不主動。合作學習與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之間存在的主要差異就是學生可以在完成獨立思考之后在小組的那個中提出疑問,由小組成員共同解決。在當前的初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中,很多學生的表現(xiàn)都不主動,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助關系。甚至部分學生在小組活動當中會產(chǎn)生不友好的言論和行為,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部分學生在探索和學習新知識時,沒有主動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當中,達不到共同進步的學習目標。
2初中地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2.1做好前期準備
教師在落實初中地理小組合作教學時,要根據(jù)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使其在實際學習當中可以較好地融入其中。所以,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根據(jù)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布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在合作學習中可以大膽思考問題,還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討論。在開展前期準備工作時,初中地理教師可以根據(jù)地理課程教學標準選擇有探究性的話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其可以將地理學習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選擇開放性的生活話題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小組當中各抒己見。在準備課程討論問題的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形式,根據(jù)課程知識內容制作小道具,提高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現(xiàn)實意義。
2.2根據(jù)學習情況分組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初中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差異性表現(xiàn),尤其是在學習能力和個性特點方面不甚相同。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根據(jù)初中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分組,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根據(jù)其學習能力、成績及目標等提高分組的合理性。由于初中地理知識內容具有多樣化特點,很多學生無法完全理解每一個課程的知識內容,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需要保證每一個小組當中都有地理知識掌握較強的學生,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探究環(huán)節(jié)中得到有效指導,并且能夠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幫助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使其可以共同進步。在分配小組時,也需要確保其可以達到合理性要求,小組成員之間的差距不能過于懸殊,否則會影響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2.3實施分層評價教學
分層評價教學時小組合作學習的要點,教師在開展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情況對其進行分層評價,提高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在采取這種教學形式時,教師要確定不同的分層標準,將學習能力較好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分開評價,并且為其確定差異性學習目標,促使學生可以循序漸進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要挖掘學生的潛能,尤其是在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表現(xiàn)不佳時,教師不僅需要找到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問題,還要發(fā)現(xiàn)其學習優(yōu)勢,予以激勵,促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可以得到激發(fā)。在落實分層評價教學時,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分析,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導向作用,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和能力,并且為其指明學習方向,達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3結語
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需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作為基礎,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探究意識和學習能力為主,實施科學的分組方式,讓學生可以朝著更遠的方向不斷進步,優(yōu)化初中地理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馬正國.初中地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誤區(qū)及策略探討[J].科技視界,2013(04):120-121.
[2]李國平.如何把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新觀念落實到初中地理教學實踐中[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3):70.
[3]賴詩星.初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3(10):84-86.
[4]高丹.初中地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誤區(qū)及對策探討[J].教育界:綜合教育,2019(7):77-78.
[5]蔡玉海.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