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鋒
摘要:語文這門課程不僅僅是一門學習文學知識的課程,其對于學生個人情感、思想、精神、認知等多個方面均有著極高的影響。小學時期是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初始階段,此階段的教育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終身的影響。新課程變革之后也明確了要在語文教學中加入德育教育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通過語文的學習在學識和個人情感、思想等多個方面得到提升。所以,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變革活動要將德育內(nèi)容融合其中,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與提升,確保其健康的成長。本文將探討在新時代的語文教學中怎樣加入德育教育內(nèi)容,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時期;語文教學;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9-289
引言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人們對學生的教育要求不斷提升,在素質教育主宰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的個人道德品質教育關注度已經(jīng)超過了學生的分數(shù)。社會的發(fā)展需要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所以再教育教學活動中老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語文是一門文化學習的學科,學習語文對學生自身思想、情感的發(fā)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新思想教學活動中老師應該將德育教育融入語文教學中,全方面提升學生,保障其健康成長與發(fā)展。
一、提高老師修養(yǎng),設立優(yōu)質學習環(huán)境
在教育活動中,老師是主要的實施者,是學生思想與情感發(fā)展以及基本知識學習的引導者。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對于社會成員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識觀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確保教育活動的效果,確保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形成,老師應該提升個人修養(yǎng),認清自己肩負的任務與職責,做到以身傳教,通過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質潛移暗化的影響學生,為學生設立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
對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講,其自身的思想、情感、認知等各個方面還不成熟,都有待提升,外界環(huán)境容易帶動學生的個人發(fā)展。良好的環(huán)境能夠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老師應該注重教學環(huán)境的打造。老師可以帶學生開展各種語文知識學習活動,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促成和諧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提高對語文教學活動參與的熱情,為德育教育活動的開展鋪墊好基礎。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個人意識與思想,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學習,用自身的行為影響學生,幫助其建立起正確的三觀認知,讓學生得到潛移暗化的提升,進而保障其健康成長與發(fā)展。
二、挖掘課文內(nèi)容,進行德育教育活動
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中包含很多優(yōu)質的內(nèi)容,其中對學生個人思想、情感以及認知都有著極高的教育作用,在小學時期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老師可以從語文課本的內(nèi)容其切入,通過引導讓學生感悟文章的內(nèi)容,從中得到思想與情感等多方面的提升,從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目的。
比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中的《小英雄雨來》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這篇故事的時代背景和故事的內(nèi)容,讓學生感受到雨來在環(huán)境艱苦的環(huán)境中依然奮進學習的意志,從中學習雨來艱苦學習、熱愛國家的精神和思想。通過對故事的學習開展愛國主題的德育教育,提升學生個人的思想一起情感認知,讓學生糾正自己的態(tài)度,正確的看待學習活動。將個人學習和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建立正確的發(fā)展思想,確保學生能夠正確、健康的發(fā)展與成長。
三、設計實踐活動,深化學生理解程度
德育教育主要的任務就是對學生的思想、情感、綜合素質等多個方面進行教育。對德育教育效果的檢測并不是通過分數(shù),而是學生平時的言行舉止以及情感、思想等多個方面。德育教育活動不能完全憑借講解的方式開展,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把學到的內(nèi)容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中。所以,老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主題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深化學生對主題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進而提升教育活動的成效。
比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中的第六單元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本個單元就是以“父愛和母愛”為主題開展的,老師就可以借助本單元的內(nèi)容開展“感恩”主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分享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故事,讓其講一講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讓其在家庭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饋父母。最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在實踐活動中得到的啟示,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通過故事分享能夠引起學生對父母的感激之情,讓其感受父母的付出,之后通過實踐讓學生明白自己能夠為父母做的事情,深化學生的感恩思想,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的到提升,建立起正確的思想,進而提升教育教學的成效,保障學生健康、順利的成長與發(fā)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想要融入德育教育老師就需要先規(guī)范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對學生形成積極的影響。此外,老師還應該不斷的探索各種教學的方式與活動,為學生打造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認真剖析教學內(nèi)容。利用豐富的語文知識對學生的思想、情感等進行教育,幫助其建立起正確的三觀。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實踐活動深化學生對教育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切實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使其能夠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陳翀.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德育教育[J].考試周刊,2021,{4}(55):19-20.
[2]于麗娟.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探索[J].寧夏教育,2021,{4}(0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