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
益陽市中心醫(yī)院新生兒科,湖南益陽 413000
新生兒科是醫(yī)院內(nèi)重要且特殊的科室,面對的均為難以接受體格檢查、無法表達的患兒,診療難度相對較大,要求新生兒科醫(yī)師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高超的病史采集能力、語言溝通能力以及敏銳的洞察力。 開展傳統(tǒng)臨床帶教多以教師講授為主,且在傳統(tǒng)教材中并未涉及到上述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往往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較難取得滿意成效[1-2]。 為進一步提升新生兒科帶教效果,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實際臨床工作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開展PBL 融合CBL 教學法十分必要。 PBL 教學法主要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 而CBL 教學法主要是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通過對教師精心準備的案例進行分析,提高學生分析、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能力[3-5]。 該研究選取于該院新生兒科實習(2018 年11 月—2020 年8 月間)的64 名實習生進行分析,旨在探討在新生兒科臨床帶教中應用PBL 融合CBL 教學法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該研究64 名分析對象為于該院新生兒科實習的實習生。 入選對象根據(jù)教學模式差異性均分為兩組。 對比組(n=32)中女性實習生30 名,男性實習生2 名;年齡19~23 歲,平均(21.95±0.93)歲。 融合組(n=32)中女性實習生31 名,男性實習生1 名;年齡20~24 歲,平均(22.06±0.97)歲。 兩組實習生一般資料(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比組實習生予以傳統(tǒng)教學法:根據(jù)教學大綱選擇常見兒科病例,為學生講授重點理論知識內(nèi)容,根據(jù)病例結合理論授課開展小講座等,由帶教老師進行分析總結,規(guī)范實習生操作流程等。
融合組實習生開展PBL 融合CBL 教學法:①教學前選擇臨床經(jīng)驗豐富、專業(yè)素養(yǎng)強、職業(yè)道德水平較高的帶教老師,開展教學前為帶教老師加強PBL、CBL 培訓,豐富教師新生兒科理論知識與??浦R,保證教師充分做好案例選擇、問題制定的準備,同時要求教師所選取的案例充分符合學生接收水平,對所制定的問題做好充分的分析與解決準備。 ②教師根據(jù)教學要求、教學目標,挑選典型新生兒科病例,如新生兒黃疸患兒,根據(jù)病例特點提出相應護理問題,教學前3 d 為學生發(fā)放病例、問題等,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準備時間,根據(jù)提出的問題要求學生從病例出發(fā),查閱相關資料文獻,自學總結,提前列好討論提綱,為疾病的檢查、診治措施等開展?jié)u進式分析。 ③正式授課前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各小組成員圍繞問題進行分析討論, 鼓勵小組成員積極發(fā)言,將各自討論結果進行匯總報告, 對疾病做出初步診斷、鑒別診斷、其治療原則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④在小組成員發(fā)言時其他同學可提出自己的補充與糾正,對于不同觀點進行深入探討分析,教師主要發(fā)揮引導作用,適當啟發(fā),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情況進行總結歸納,整體討論過程中,教師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言,充分準備學習資料,啟發(fā)學生主觀思維。 ⑤在各項問題被解決前由教師進行階段性總結,提出不足之處,告知學生解決的臨床思維方式,促進師生相互溝通,學習經(jīng)驗與感受,加強自我反思,逐漸改進、調(diào)整更加適宜新生兒臨床帶教的方法。 ⑥完成討論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性發(fā)言,對課程的重點、難點進行總結分析,對各小組成員討論情況進行點評,對于不足之處與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重點講解,提出臨床思維方法,適當根據(jù)常見疾病與其特點,介紹疾病最新進展,教會學生診治方面的新晉知識。
對比兩組綜合能力及教學滿意度。
①綜合能力[6]包括自學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各項分值范圍均為1~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實習生綜合能力越強。
②為實習生發(fā)放該院自制滿意度問卷[7],調(diào)查結果主要包括特別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總滿意率通過特別滿意和一般滿意進行綜合計算。
③為實習生開展臨床考核[8],實施百分制評價,包括交流溝通、體格檢查、病史采集、技能考核、理論考核,分值≥60 分為及格。
④臨床勝任能力[9]包括組織效能、溝通技能、臨床判斷、專業(yè)態(tài)度、體格檢查技能、醫(yī)療面談技能、整體臨床勝任能力,各項分值范圍均為1~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實習生臨床勝任能力越強。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融合組實習生自學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均高于對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入選對象綜合能力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入選對象綜合能力評分對比[(±s),分]
組別融合組(n=32)對比組(n=32)t 值P 值自學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臨床思維能力 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92.43±3.58 89.26±4.39 3.165 0.002 93.59±4.37 89.35±5.74 3.324 0.001 93.42±3.59 90.37±4.62 2.948 0.004 93.28±3.43 90.17±4.95 2.921 0.004
融合組實習生交流溝通、體格檢查、病史采集、技能考核、理論考核均高于對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入選對象考核成績對比[(±s),分]
表2 入選對象考核成績對比[(±s),分]
組別融合組(n=32)對比組(n=32)t 值P 值交流溝通69.85±5.42 62.65±6.18 4.954<0.001體格檢查病史采集80.63±5.47 67.38±5.25 9.885<0.001 78.85±5.12 65.18±4.36 11.498<0.001 75.23±4.82 64.77±5.19 8.353<0.001技能考核 理論考核86.65±4.26 84.32±3.58 2.368 0.021
融合組教學滿意度明顯高于對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入選對象教學滿意度對比[n(%)]
融合組實習生組織效能、溝通技能、臨床判斷、專業(yè)態(tài)度、體格檢查技能、醫(yī)療面談技能、整體臨床勝任能力均高于對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表4 入選對象臨床勝任能力評分對比[(±s),分]
表4 入選對象臨床勝任能力評分對比[(±s),分]
組別臨床判斷溝通技能專業(yè)態(tài)度面談技能組織效能體格檢查 整體臨床勝任能力融合組(n=32)對比組(n=32)t 值P 值6.45±1.08 3.72±0.81 11.439<0.001 5.58±1.26 4.12±1.58 4.086<0.001 6.43±1.19 4.26±1.75 5.800<0.001 6.79±1.24 4.57±1.81 5.723<0.001 5.42±1.27 3.99±1.96 3.463 0.001 6.09±0.93 3.95±1.72 6.191<0.001 6.68±1.09 4.23±1.57 7.251<0.001
新生兒科病房多采取封閉式管理,加之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均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在臨床帶教過程中使多數(shù)學生對新生兒疾病的了解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對新生兒感性認知,無法更好地掌握相關專業(yè)技能操作。因此,選取更為適宜的教學方法提高新生兒科教學質(zhì)量已成為新生兒科實習的重點關注問題[10-11]。 臨床以往傳統(tǒng)帶教方式主要將教師作為教學中心,以課堂授課為主要教學模式,主要教學目標在于傳授理論知識,忽視了學生人文素養(yǎng)與臨床技能的培養(yǎng),雖能夠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但較難提高學生操作技能水平與綜合能力,教學效果有待考究。 因此,為實習生開展PBL 融合CBL 教學法帶教措施尤為必要[12-14]。
PBL 教學法相比傳統(tǒng)教學優(yōu)勢顯著,能夠?qū)W生作為教學活動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課外信息的利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促進學生文獻檢索能力的提升,通過小組討論形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加強學生團隊協(xié)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臨床思維。PBL 教學雖是將學生作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但教師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反而PBL 教學對教師有著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對理論知識熟練掌握,還要求教師善于把握教學節(jié)奏、調(diào)動教學氣氛,能夠有效促進教學效果[15-16]。CBL 教學法屬于學導式教學法,能夠根據(jù)實際病例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鞏固學生基礎知識,盡早接觸臨床,有效促進學生將理論與實踐完美銜接,使得乏味、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形象、生動,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但CBL 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對案例的選取具有較高要求,在選取案例過程中必須保證符合學生接收水平,案例過于簡單無法激發(fā)學生探索欲望,案例過于復雜超過學生接收水平又會阻礙教學進程[17-19]。 PBL 教學法與CBL 教學法各有優(yōu)缺點,因此,在臨床教學中將二者融合,保證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基礎上,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保證整體教學質(zhì)量水平[20-21]。
該研究結果表明,融合組實習生自學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均高于對比組,融合組教學滿意度明顯高于對比組,融合組實習生交流溝通、體格檢查、病史采集、技能考核、理論考核均高于對比組,融合組實習生組織效能、溝通技能、臨床判斷、專業(yè)態(tài)度、體格檢查技能、醫(yī)療面談技能、整體臨床勝任能力均高于對比組(P<0.05)。 PBL 教學法聯(lián)合CBL 教學法應用于新生兒科臨床帶教中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教學質(zhì)量水平,促進實習生主動探索問題答案,提高實習生主觀能動性,將被動學習轉(zhuǎn)換為主動學習,有利于實習生掌握并記憶臨床知識,提高實習生實踐操作技能水平[22-23]。 PBL 教學法聯(lián)合CBL 教學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與臨床技能,能夠在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提高學生操作技能水平與組織效能、溝通技能、臨床判斷、專業(yè)態(tài)度、體格檢查技能等臨床勝任能力。 同時PBL 教學注重組織引導實習生進行討論,啟發(fā)實習生問題分析能力與臨床思維,多樣化、有趣的教學方式能夠顯著提高實習生參與度,提高實習生學習興趣濃厚,進一步提高帶教質(zhì)量水平[24-25]。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科臨床帶教中應用PBL 融合CBL 教學法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帶教效果,有效提高實習生自學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促進實習生對教學模式滿意程度的提升,臨床推廣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