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春平
摘要:民間美術是中國美術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既能夠反映民間的美文化,又能夠反映當?shù)氐娜宋木?。把民間美術引進到小學美術課堂中去,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為小學生的教育發(fā)展奠定基礎的同時也是德育培養(yǎng)的良好方式。
關鍵詞:民間美術;小學美術;課堂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025
藝術來源生活,生活反哺藝術。民間美術引進于于民間生活,能反映各個地區(qū)的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審美情趣,將民間美術引進小學美術課堂,小學生可以在美術課堂中學習基礎的美術知識,同時也能了解到各地區(qū)的民俗風情。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學到知識的同時,也能提高自身審美情趣,培養(yǎng)高尚情操。
一、當前民間美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文化的大國,文化底蘊深厚,并擁有多種形式的藝術瑰寶。[1]這些藝術形式無不包含著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人們?nèi)粘I畹膶懻?。對于民間美術作品來說,其創(chuàng)作者就是最普通的勞動人民,其作品中飽含著創(chuàng)作者最質(zhì)樸的品質(zhì),并真實的反映出創(chuàng)作者日常的生活體驗,同時這些民間美術作品還蘊含著每一歷史階段的文化特征與風土人情,具有美學的觀念與價值。但是,近些年來,隨著國際間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外來文化不斷涌現(xiàn),人們的審美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也發(fā)生了變化。值得現(xiàn)代人注意的是,當前對于民間美術賦予更多關注的人,他們往往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情懷;而有相當一部分人,隨著民間藝術家的謝世,其審美觀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這就使得民間美術發(fā)展停滯。針對于這一現(xiàn)實狀況,作為相關的工作者來說,應當予以重視,避免民間美術走向消亡。
二、民間美術素材應用于小學美術學科的重要性
針對于當前我國民間美術發(fā)展不容樂觀的現(xiàn)狀,即日漸衰退的趨勢,應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是因為,民間美術所體現(xiàn)的文化正放慢傳承的腳步,一些寶貴的藝術資源也日漸流失。這樣的現(xiàn)狀,無論是對于國家的發(fā)展來說,還是對于藝術的發(fā)展來看,無疑都是巨大的損失??梢哉f,當前保護民間美術工作迫在眉睫,而且已經(jīng)成為國家和社會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從基礎教育角度,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將民族文化融入他們?nèi)粘5慕逃?,則有著長遠的意義。以小學美術學科為例,民間美術結(jié)合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能夠有效的傳承民間文化,對于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來說,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民間美術形式多樣,資源豐富,不僅包含剪紙文化,而且還有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一方面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夠增加小學美術學科教學的趣味性,對于學生提升美術學科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民間美術資源運用到小學美術課堂的實踐探索
(一)民間美術和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結(jié)合
民間美術的形式多種多樣,如學生所在地湖北的民間美術形式就有年畫、挑花、印染、糖塑等。要民間美術走進課堂教學,首先就要激發(fā)小學生對于民間美術的興趣。小學階段,學生仍處于對這個世界探索和好奇的階段,教師應該抓住這點引進當?shù)氐拿耖g美術。在課堂教學之前認真了解當?shù)氐拿耖g美術。
比如湖北當?shù)氐拿耖g藝術——糖塑。在日常出去游玩的時候也能看到,可是糖塑的歷史以及其中的意義蘊含的精神文化,小學生對其一無所知。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PPT,網(wǎng)上下載制作過程的視頻,直觀的向?qū)W生展示糖塑的制作過程。在小學美術的課堂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糖塑的工具和原料,在教學中向?qū)W生展示并參與制作。最后讓學生根據(jù)糖塑的學習繪制相關的畫作。這樣的課堂,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民間美術有深刻的印象。
(二)民間美術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運用當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合民間美術學習的課堂氛圍,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色彩等有更直觀的感受。但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再直觀的感受也不如實踐,實踐教學結(jié)合小學生的眼,手,和腦,學生不再是“紙上談兵”,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比如湖北孝感的雕花剪紙,在傳統(tǒng)的剪紙上又經(jīng)過了民間的創(chuàng)新,衍生出了新的雕花剪紙。工藝手法由單純的剪,增加了“雕”這一工藝手法。有條件的話,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去當?shù)氐窕艏埖闹谱鞴し?,參加雕花剪紙的藝術展出。通過參觀學習,給學生帶去藝術沖擊,讓學生喜歡上民間美術。課堂中教師還可以教授學生剪紙。學生在動手的同時,既了解了民間美術,又提高了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民間美術資源運用中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作為主導地位,給學生灌輸美術知識。在引進民間美術資源進入小學美術課堂上時,教師應該注重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的營造,轉(zhuǎn)換自身角色,讓學生處于主導地位,更有利于開發(fā)民間美術資源和保護。教師在運用民間美術資源上,由于民間美術的特殊性,教師不再作為指路人,而是作為陪伴者,陪著學生去探尋民間美術的藝術氣息,去思考民間美術資源中的民族思想,與學生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交還學生主動權,為學生設置一個目標,讓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和學習到的知識,去完成課堂任務。這樣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時間,也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任務中學會更深層次的思考和學習。
四、總結(jié)
綜上所述,民間美術資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參考文獻
[1]栗欣.現(xiàn)代美術教育中民間美術文化資源的融入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8,(03).
[2]郭紅亮.美術教育的社會功能與價值體現(xiàn).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
[3]耀友繪.民間美術資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讀寫算(教研版),2014(12):25.
[4]嚴姜穎.芻議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意義[J].讀與寫,2018(28):203.
浙江省永嘉縣上塘城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