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竹林
摘要:閱讀和寫作被一線教育工作者形象地稱為語文學科的“雙翼”,凸顯出了閱讀和寫作的重要性,展現(xiàn)出了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寫作是學生應用閱讀所得的方式,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基于此,以下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現(xiàn)狀;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7-233
引言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遍喿x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在新頒布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從實際教學來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現(xiàn)狀
(一)目標定位存在偏差
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指向,明確的教學目標,不但可以使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針對性,便于提升教學效果,還可以促使學生有目的地發(fā)展,提高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部分教師認為讀寫結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鞏固所學,部分教師認為讀寫結合目的是引導學生應用所學??傊處煂ψx寫結合的看法表明他們在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難以明確教學目標。
(二)教師普遍缺乏讀寫結合教學的意識
讀寫結合需要教師引領學生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因此,教師本身是否具有讀寫意識將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成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通常比較簡單,課外閱讀篇幅也并不是很長,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重點關注的是字、詞、句的讀寫,關心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課文的含義,是否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而對于課文所用的語言藝術和表達技巧則很少專門為學生講解。學生自然不會寫出好的文章來。甚至還會讓小學生也產生讀寫分離的錯誤觀念。
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研讀教材,科學設置讀寫結合點
教材是依據(jù)課程標準編寫出的教學用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jù),也是學生們參與學習活動的指導。教材一般是要經過反復的嚴格的審查進行編寫的,具有極強的科學性。此外,語文教材中不乏閱讀和寫作內容,在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不妨從語文教材入手,挖掘讀寫結合點。以《松鼠》為例,這是一篇說明文,作者在文章中使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介紹了松鼠的外貌、習性、行動,栩栩如生地塑造了松鼠形象。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們掌握基本的說明方法,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究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學習說明方法,學會使用這些方法準確地進行語言表達。由此可以看出,說明方法是讀寫結合點,深入地探究說明方法,不但可以使學生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還可以使學生掌握寫說明文的方法,自主地書寫說明文。因此,在實施讀寫結合教學的時候,筆者將說明文的寫作方法設置為了讀寫結合點。
(二)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
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完成后,教師要順勢給學生布置一些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在內容上,可以是學生學習的內容或者是與閱讀積累相關的內容,可以進行仿寫,使寫作對象直觀浮現(xiàn)于眼前,可借助實物、影視劇、錄像等直觀手段,來全面調動學生的感官,如視覺、聽覺等,引起回憶、聯(lián)想、想象,提高學生寫作的質量。實際上,現(xiàn)在的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思維能力,對一些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認識,教師可以順勢進行引導,給學生提供平臺,組織討論、辯論或小組評論,自己組提優(yōu)點,其他組可以提一些建議。同時,鼓勵學生在活動中提煉素材,如趣味運動會、籃球比賽、拔河比賽等,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大,眾人一心,其利斷金。學生親身經歷過拔河比賽,所以在寫拔河比賽的作文中,對人物動作、表情的描寫細致傳神,作文質量很高。
(三)根據(jù)單元內容進行讀寫結合教學
以單元為主,這是語文教材的顯著特點之一。教材中的每一個單元,設置了閱讀模塊、寫作模塊、口語交際模塊等,旨在引導教師把握閱讀、寫作等教學活動的關系,整體地引導學生探尋語文,潛移默化地發(fā)展語文能力。立足教材特點,在組織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時候,筆者嘗試根據(jù)單元內容,尋找讀寫結合點,據(jù)此整體性地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能獲取寫作知識,在寫作過程中能聯(lián)系閱讀內容。以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該單元在單元導語部分指出本單元是說明文,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能理解簡單的說明性的文章,學習說明文的書寫方法,同時,搜集資料,選擇應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說明某種事物的特征,將某種事物介紹清楚。由此可以看出,單元導語詳細地展現(xiàn)了閱讀要求和寫作要求,呈現(xiàn)出了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關系。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筆者把握單元導語內容,將“說明文的寫作方法”作為讀寫結合點,引導學生們閱讀本單元提供的《松鼠》《太陽》等文章,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同時,分析作者使用了什么樣的說明方法,這些說明方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等。
結束語
總之,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要立足于素質教育的要求,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梢愿鶕?jù)語文教學的實際特點,把閱讀與寫作融入語文教學之中,采取多種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特別是通過閱讀助力學生寫作,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盛杰.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改進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4}(04):59.
[2]吳令春.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現(xiàn)狀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0,{4}(08):41-42.
[3]詹玉娟.小學語文“依托課本,讀寫結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6):17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