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松
摘 要:提問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助推劑”,更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關系著教學質量與效果。對小學英語教學來說,提問的重要性更是無須贅述。但是,由于部分教師未能意識到提問的價值,導致問題設計的低效現(xiàn)象層出不窮。因此,文章對小學英語教學中問題設計策略展開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問題設計;有效性;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5-0059-02
思維品質,即思維能力呈現(xiàn)出來的特征以及表現(xiàn),我們也可以稱其為智慧品質。而語言作為交際的工具,同樣和思維品質密切相關。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有效的問題必不可少。而本文也將立足于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深入分析問題設計的具體策略。
一、借助導入問題,激活學生思維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見導入的作用不容小覷。在教學的全部環(huán)節(jié)中,導入環(huán)節(jié)雖然只有短短的3~5分鐘,但是對整節(jié)課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否先聲奪人、抓人眼球,將影響學生后續(xù)學習狀態(tài)的好壞,決定了學生會不會投入課堂。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并不會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上花費多少心思,常常是開門見山、直奔教學目的。但是,長此以往,學生將喪失學習的熱情,這樣會得不償失。尤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妨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助學生全身心融入英語課堂,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 Unit 8 At Christmas重點討論的話題是“圣誕節(jié)”,學習要點是:Learn to describe the sequence of doing something(學習敘述做某事的先后順序的句型);Learn to describe activities related to Christmas(學習描述與圣誕節(jié)相關的活動)。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精心剪輯的視頻,該視頻源自五部美劇片段,分別是《緋聞女孩》《老友記》《摩登家庭》《生活大爆炸》《實習醫(yī)生格蕾》。在這五部美劇中,有從不同的角度展現(xiàn)圣誕節(jié)慶祝方式、習俗等的情節(jié)。而且,視頻中依次出現(xiàn)了裝飾圣誕樹、床頭掛襪子、交換禮物、吃平安果、吃火雞、到朋友家串門等活動。在學生看完視頻以后,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From the video just now, what holiday do you think people are celebrating?(從剛才的視頻中,你認為人們在慶祝什么節(jié)日)What Christmas-related customs did you find in the video?(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圣誕節(jié)風俗?)What do you think of Christmas?(你對圣誕節(jié)是如何看待的)?!边@三個問題既能檢測學生對視頻內容的掌握情況,又能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專注于課堂。
在課前導入部分,好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案例中,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視頻、提出問題,既能吸引學生參與課堂,又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借助教材插圖,提出預測問題
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不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潛力,而是將學生視作學習的“容器”。教師只需要將知識向“容器”中傾倒,倒的越多越好,根本不考慮學生的情感、自主性的問題。但是,這種灌輸式的教學理念,只會讓學生“營養(yǎng)過?!保罱K產生“消化不良”等問題。因此,教師應當開發(fā)學生的潛力,將“灌輸”改為“激發(fā)”,將“我教你”變成“我引導你”,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對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妨借助教材中的插圖,設計預測性問題,讓學生猜一猜文章的主題、內容,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4 Road safety中的Story time部分,主要講述了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raffic rules(不同的交通規(guī)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將該板塊中的插圖按照順序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并以問答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中的關鍵信息,猜一猜本單元的主題以及內容。比如,針對第一張圖片,上面主要展示了兩個人過馬路的場景,在學生觀察以后,教師向學生提問:“Look at this picture . What the person in the picture is going to do?”學生很快回答:“He is going to cross the road.”接著,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In addition to this, what details have you noticed?”(除了這點,還能注意到哪些細節(jié)。)學生發(fā)現(xiàn)第一張圖片中,交通信號燈的狀態(tài)是完全不同的。其中,左邊是紅燈,右邊是綠燈。于是,教師再次發(fā)問:“So can the little boy on the left or on the right cross the road?”學生很快舉手,異口同聲地說:“The boy on the right.”接下來,教師如法炮制,讓學生依次觀察剩余的圖片,并圍繞圖片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預測文本的主要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在英語教學中,教材中的插圖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通過觀察這些插圖,學生將獲得重要的信息,而這對學生預測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更加敏捷。
三、設計問題鏈條,培養(yǎng)靈活思維
設計問題鏈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進行說明。如果一個人手握一枚石子擲于湖水,只能激起一點水花,不可能形成大的漣漪,更不會對湖水本身造成影響。但是,如果增加石子的數(shù)量、重量,就會在湖面上激起陣陣漣漪,甚至會影響到湖水的狀態(tài)。此處的“湖水”自然是比喻的說法,主要指的是學生的思維。由此可見,當問題以單一的形式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自然不會對學生的思維產生大的影響。但是,假使問題形成緊密的鏈條,將會對學生的思維產生積極的作用力,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