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斌
【摘要】語文是學生在小學學習中首次接觸的學科之一,不僅是對語言的學習,同時也是對語言運用的學習。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學生對語文的認識還不夠深刻,自身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還沒有養(yǎng)成,所以在學習中的方向并不明確。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逐漸讓學生走向正軌,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改正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一些常見錯誤。教師應根據這個階段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性格特征進行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在保證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讓學生可以真正愛上語文,感受語文給自己帶來的樂趣和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9-079-02
【本文著錄格式】郭斌.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課外語文,2021,20(19):79-80.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在學習語文的過程當中,對于語文的各個方面掌握還不夠全面,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要提高教學的效率,那么就需要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所以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動性并不高,學生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也就很難主動對語文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先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有意識地對語文進行學習,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然后教師應該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解決,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更好地對課堂上的問題進行認識,形成屬于自己的解題方法。同時教師還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給予鼓勵,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所以教師鼓勵可以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動力。教師要更注重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認識,引導學生對不懂的問題進行鉆研,逐漸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間接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進行提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教學策略,讓小學生能夠在自己這個年齡段得到最大的提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學生課前預習可以促進教學效率
說到課前預習,所有人都熟悉,許多學生在上課前都做過預習,他們熟悉課前預習的方法。然而,大多數時候,許多學生在上課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沒有預習,學生可能不熟悉課程內容,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讓所有學生在課前預習,讓學生完全熟悉課程,學生只有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學習課本知識,在學生課前預習中教師應該給學生一些指導,以使學生可以高效地預習課本內容,對學生指導是因為學生對課本內容的重點難點可能把握得不是太好,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更好地預習課本。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學生的興趣在學生學習的階段里非常,重要興趣是學生最大的引導者,如果學生能夠對語文產生興趣,那么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得到提升。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并且在學習過程當中自身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教師要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當中主動對語文進行學習,就需要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對語文產生學習興趣,那么學生的學習就會更加主動,學習的效率就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教師應該在現在教學過程當中,將小學語文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可以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在學習語文的過程當中和語文知識產生共鳴。學生對語文有主動學習的興趣,那么在學習中,學生也會更加投入,學生的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對語文知識進行更好的認識。
例如,在學習《松鼠和松果》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向學生進行詢問,在生活當中有沒有看過松鼠,松鼠最喜歡的東西是什么,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有的學生在動物園見過松鼠,有的學生則是在爬山的時候見過松鼠,每一個學生都將自己的想法和教師進行表明,使課堂氛圍逐漸活躍。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然后教師再開展這篇《松鼠和松果》的課文學習,學生對這篇課文的學習欲望和學習動力都會得到很好的提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多和學生積極互動,開展趣味教學,讓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更加集中,通過提問、搶答的方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基礎較弱的學生也能夠參與到課堂當中,對課文進行學習。
三、培養(yǎng)學生解決語文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出現問題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因為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在學習過程當中,對于問題的解決能力比較弱,那么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解題的效率就很難提升,并且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不高,甚至部分學生在面對較難的問題時會打擊自身學習自信,對學生之后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并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形成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對語文知識進行認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小學生對語文有了自己的解決方法,那么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生的學習就能更加具有方向性,學生會針對自己的學習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對自己進行提升,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質量能夠得到很好的增長,也就使得學生的積極性能夠逐漸提升。
例如,在學習《王小二》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先向學生進行提問,王小二在放牛的過程當中看到了敵人后,是如何將敵人引誘去埋伏圈的,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自己的思考,然后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學生在小組交流的過程當中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對教師給予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通過問題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然后教師可以讓一些對于課文主旨理解比較好的學生在課堂上講述自己的理解,讓其他學生能夠了解到優(yōu)秀學生對問題的分析過程,在這個過程里對自身思維進行拓展,并且認識到優(yōu)秀的方法如何運用,針對自己的學習過程當中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解題方法進行不斷的完善。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其他問題不斷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在實踐當中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到解題的方向以及解題的規(guī)律。
四、對學生給予鼓勵,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少,缺乏學習的自信,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部分基礎較弱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不高,也就導致整體的教學效率無法得到提升。教師應該針對小學生的情況,對學生給予鼓勵,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當中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揚自身的優(yōu)勢,從而在學習過程當中對語文進行更好的學習。教師給予學生鼓勵,很大程度上可以滿足學生的內心需求,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于自己的關心,那么小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就會更加配合教師,教師教學的效率和管理課堂的效率都會得到很好的提升。教師鼓勵學生還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自信,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對語文的學習就會更加積極,會認為自己非常有天分,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激情。
例如,教師要不定期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表揚,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學習態(tài)度非常好,對于課文的認識非常清晰,教師可以對他們進行鼓勵,并且讓他們繼續(xù)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勢,通過這樣的方法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會對語文產生更強烈的學習欲望。而對于一些基礎較弱,容易出現問題的學生,教師也應該對他們給予鼓勵,相信他們在之后的學習過程當中會越來越好,并且?guī)椭鷮W生對問題進行解決,讓學生的學習自信能夠得到提升,在學習中尋找對自己問題解決的方法。通過鼓勵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堅定自己的信心,從而更加配合教師的教學計劃,使教學的效率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
五、總結
小學是學生打下基礎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非常重要,學生如果能夠主動對語文進行學習,那么教學效率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提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要針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行提升,讓學生能夠對語文產生更加充足的學習欲望,使學生能夠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得到提升。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解題方法,為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還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進行鼓勵,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對教學效率進行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繼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初探[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1).
[2]曾麗珠.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考試周刊,2020(91).
[3]張春玲.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小學生(下旬刊),2020(12).
作者簡介:郭斌,女,1985年生,甘肅舟曲人,本科,一級教師,主要研究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