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余秋麗
◆摘? 要:隨著新高考的逐漸提出與實施,教育事業(yè)也不斷改革與發(fā)展,教育事業(yè)越來越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诤诵乃仞B(yǎng)基礎下展開教學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基礎知識,同時還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質量與效率,促進高中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模式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受到教育學者的關注,由此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生物學科作為一門研究自然生命現(xiàn)象的基礎科學,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由此將生物學習創(chuàng)新性的方法運用起來融入到了生物教學當中,能夠更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觀察力和思維素養(yǎng),更能夠促進教師對學生的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應該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新知,形成生物知識系統(tǒng),為更好的實踐奠定基礎。
一、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存問題
(一)教學內容陳舊
第一,教學改革雖然更新了一定的教學內容,但是主體并沒有發(fā)生較大的改變,高中生物教材總體還是偏向于老師個人的能力,學生不能從書本上開展進一步的學習研究,這突出反映了高中生物知識更新緩慢、知識嚴重不足的問題。由于絕大多數(shù)學校都是應試教育,只有少部分學校比較重視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部分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育,忽視實驗課程,但是往往在實驗中學生能得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第二,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好。教材知識的不足、教師個人能力的缺陷和教學模式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生的學習很大程度上還依賴教材和學生個人水平,因此要注重教材內容的更新,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第三,學生實際動手能力較低,由于實驗教學條件的缺失,很多學生缺少實驗教學,因此學生的動手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導致動手能力低下,這是比較難克服的問題之一。
(二)大環(huán)境下的教學條件限制
目前受我國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生物課與其他大課(如語文、數(shù)學、英語)相比處于劣勢。學生沒有很好的學習意愿,導致實際教學效果受到干擾,因此改善傳統(tǒng)學習中的偏見是迫在眉睫的。此外,由于生物學課程涉及的知識面較大,需要付出的時間比較多,但是在缺乏正確引導的情況下比較難取得成效,這也是學生難以學好生物學課程的重要原因,加上學生在多年義務教育階段基本處于被動地位,在課堂上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高考中生物的分數(shù)占比相對語數(shù)英三科來說較低,并且三大主科教學任務和難度同樣不低,因此,部分學生和家長對于生物等科目的重視程度也比較低。大部分學生和家長對高中生的學習方法有偏見,認為生物課程主要依靠學生的記憶,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學習技巧,但實際上生物知識靠單純的背誦記憶是很難學習的。而且生物學本身的內容比較細膩,有眾多的細節(jié)需要注意,相比其他科目要更加細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和熱情。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生物教學成效
1.利用任務導學方法鼓勵學生合作學習
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利用任務導學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使他們在合作中獲得更加完善的知識信息,并不斷強化個人的靈活思維,進而順利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如在講課之前,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本內容設定具體的教學任務,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引導他們通過有針對性的討論和分析,更加全面地把握知識內涵,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借助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活動,將微觀世界放大,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或者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生動、直觀的場面和景象展示給學生,由此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有效降低知識點的理解難度,最終不斷增強本學科的教學效果。如在講解各種細胞知識時,生物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圖片,創(chuàng)設視頻情境,使學生從感性出發(fā),了解和分析知識內涵,繼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3.豐富實驗內容
在近年來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中,實驗教學比重大大提高??荚嚧缶V要求的必考模塊中需要進行的學生實驗有19個,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各個實驗,并達到滿意的效果,所以要求學校實驗教師不斷地優(yōu)化實驗教學內容,且豐富實驗教學形式。首先應該精簡驗證性實驗的數(shù)量,增加探究性實驗的比例,讓學生通過探究性實驗了解做生物實驗的方式方法,并且不斷培養(yǎng)學生運用基礎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到生物實驗的奧秘。由于驗證性實驗缺乏創(chuàng)造力,所以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其次及時更新內容,不斷了解社會與科學,不斷尋找適合學生實驗的課題,然后通過對課題的改進,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設計問題,并且進行實驗,最后得到總結。讓學生在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及時的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并且將生物學的內容應用到生物實驗內容中來,這樣的方式可以極大地引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和愛好,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并且通過在生物學的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嚴謹?shù)目蒲袘B(tài)度,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僅學到生物知識,還能夠學到如何分析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實驗學習從被動變?yōu)橹鲃印?/p>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模式要不斷創(chuàng)新與改革,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拓展學生思維能力與解題能力,促進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幫助高中生養(yǎng)成良好的應用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促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為日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丁魯杰.高中生物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改革模式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20(05):68+111.
[2]李秋影.高中生物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改革模式探析[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8(1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