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冠肺炎爆發(fā)后,為確保中小學學習效果,全國各地積極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線上教學,傳統(tǒng)授課方式受到沖擊,為推動師生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fā)生了極大改變。在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下,各級院校應積極組織現代化教學技能的培訓,組建現代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現代化教學技能,同時與社會各界積極溝通,構建線上教育綜合引導機制,維護健康的現代化教學環(huán)境。
◆關鍵詞:線上教學;網絡環(huán)境;引導機制
2020年新冠肺炎突如其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它給各個行業(yè)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疫情之下,為保護師生安全,教育部先后發(fā)出通知,要求全國大中小學延遲春季開學。同時,為確保疫情期間中小學生居家學習效果,又提出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的明確意見。全國各地積極響應,拉開了在線教育帷幕。
一、疫情對教育教學的影響
傳染性極強的疾病疫情對教育教學造成了重大影響,為保障師生生命安全,以及隨著國家信息網絡環(huán)境的提升,充分利用線上教學以確保學生能夠連續(xù)而安全的接受教育。那么,在大時代的環(huán)境變化下,疾病疫情對教育教學必然造成一定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對教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傳統(tǒng)授課方式受到強烈沖擊。1632年夸美紐斯(捷克)出版《大教學論》后,班級授課制形成了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理論體系,并迅速成為學校教育的主流。班級授課制可以大規(guī)模地向全體師生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適應了當下社會對人才的迫切需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學生個性關注度的提高,在學校教育中又輔之以個別教學、分組教學和現場教學等,以滿足教學活動多種形式的需求,促進教學效果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在新冠肺炎出現前,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雖不斷變化更新,但就其平臺而言,始終是建立在現實中的課堂或校園里。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時,師生雙方需要面對面在教室里完成相應的教學活動,在時間地點上有一定的固定性和限制性。
疫情爆發(fā)后,中小學春季開學時間一度推遲。但國之大計,教育為本,為確保中小學教學活動正常合理有序進行,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相關意見。各地教育部門、中小學為保障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做了大量工作,至此,網上教學開展地如火如荼。依托于現代化互聯(lián)網技術和各網絡平臺,學校既可以采用平臺上設計好的模塊化課程教學,也可以利用平臺提供的工具,組織本校教師結合本校特點向學生推送學習資源。相較于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利用網絡進行線上教學其方式更加多樣化、豐富化、便捷化和現代化。
線上教學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在空間、時間和教學環(huán)境等方面的限制,疫情的出現又極大地推動了線上教學的發(fā)展,強烈沖擊著傳統(tǒng)授課方式,教學活動的組織再也無需局限于學校教室這一狹小的天地。
其次,教師教育觀念被動轉變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不斷變化更新,從赫爾巴特的以教師為中心,到后來的以學生為主體,一方面反映出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而無論是何種改變,在疫情出現前,其場所多數是依托于學?;颥F實里的教室,在其教育觀念的指引下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網絡化教學暫未成為一線中小學教師的主流教學方式。疫情爆發(fā)后,鑒于特殊的社會大環(huán)境,同時也為保障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下,中小學教師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線上教學。教學組織形式的變化推動教師教育觀念的被動更新,也間接加深了師生對網絡化教學的了解。一線中小學教師由之前對網絡課堂的懷疑態(tài)度,轉為現在的嘗試與接受,并探索使用多樣化地網絡授課方式,融入多種元素去應對時代的發(fā)展與學生的需求,教師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被動進行觀念的更新與轉化。而且這種轉變是被動多于主動,期初多數一線教師更傾向于使用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進行授課,線上教學暫時處于一種較為復雜的過渡期。
最后,學生學習方式發(fā)生巨大改變。授課方式的改變必然引起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在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教學中,學生獲取知識時對學校、教師的依賴性較大,即教室里與老師面對面共同完成學習目標,課下完成家庭作業(yè)。在一定的空間、時間上具有不可逆反性,例如周二上課某學生請假,那么周二該時間的課程學生是缺席的,我們不可能將時間倒轉回周二,使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只能是選擇其他時間進行補課或輔導。線上教學則不同,學生依托網絡平臺或教學APP,通過觀看直播或錄播完成學習任務,形式上已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的線上教學,時間、空間上更加自由。例如某學生周二請假,那么周三或某個其他時間學生可以觀看回放,線上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空間、時間的局限性。
線上教學相對于線下教學,對師生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對學生的自主、自律能力。在教室里上課,教師會起到一個良好的監(jiān)督與引導作用,學生跑神或出現其他意外情況,教師都可以及時發(fā)現并采取一定措施。但是依托于APP或網絡平臺的線上課堂則大大削弱了教師的監(jiān)督作用,即使是視頻授課,也會出現師生雙方視域的局限性和環(huán)境的模糊性。在該環(huán)境下,從學生角度考慮,學生為完成教學目標,便需要更多的專注力和意志力,進行元認知調控。
二、中小學在線教育的相關建議
線上教學推動了我國現代化教育的發(fā)展,豐富了我國教學實踐案例,引起了教學實踐的諸多變化。在線上教學的實踐中,一線教師遇到了線上授課技術、網絡狀況、師生互動難度增加等方面的問題。綜合線上教學發(fā)展情況及影響,建議如下。
第一,建立現代化的師資隊伍,樹立現代化教學觀念。疫情爆發(fā)后,為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國家相關部門提出了線上教學的應對策略?!斑m者生存”,若想有效促進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則舊有的教育觀念已不合時宜,各教育部門領導需以身作則,從自我做起,積極接納教學新方式,做好帶頭引領作用。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各級各類院校應快速組織建立現代化教師隊伍,同時引導所有教師積極轉變觀念,快速融入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中。只有教師首先做到接受并掌握線上授課模式,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積極引導學生適應新的學習模式。
第二,組織線上教學技能培訓,提高現代化教學手段。隨著線上課程的發(fā)展,網上授課方式會逐漸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形式,教師培訓內容中有必要加入線上教學技能的相關知識,重點針對網絡資源如何選取、多媒體設備的運用、軟件的使用技巧、線上與線下的融合角度、錄制微課、慕課技巧等方面進行現代化職業(yè)技能培訓。
第三,構建線上綜合引導機制,維護現代化教學環(huán)境。線上教學意味著課堂上的空間更大,資源更廣泛,教學環(huán)境變得更為廣闊。學校、教師和家長三合一的教育合力形式也需更新。學??珊托M饨逃Y源加強聯(lián)系,成立電子化教學資源庫。教師應科學選取教學資源,合理融入到線上課堂中,并加強對學生的正向引導,避免學生沉溺于虛幻世界。家長應緊隨世界步伐,了解目前學校使用的教學軟件或APP,督促學生正確使用軟件,養(yǎng)成良好的線上學習習慣。
三、結語
線上課程開展后,對中小學教學現狀產生了巨大影響,一線教師通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積累經驗,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融合,既促進了線上教學的快速發(fā)展,也推動了線下教學的現狀、方式、手段等的改變。線上教學不同于線下教學,國家相關部門及各級各類院校應積極建立現代化的師資隊伍,樹立現代化教學觀念。同時積極組織教師教學培訓,快速提高現代化教學技能,并制定好現實可行的線上應急預案。在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下,各級院校、教師、家長與社會應相互配合,構建線上綜合引導機制,維護健康的現代化網絡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大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閆淑情,楊院.在線教學背景下中小學家校合作的問題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20(36).
[2]張忠華,王連喜.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國在線教育實踐的困境、挑戰(zhàn)與對策[J].教育傳媒研究,2020(05).
[3]劉來兵,曲曼鑫.信息技術支撐的在線教育透視[J].現代教育管理,2020(08).
[4]孟春瑩,盧軍.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實施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40(07).
[5]范國睿.后大流行時代的教育生態(tài)重建[J].復旦教育論壇,2020,18(04).
[6]楊曉哲.中小學在線教育的經驗與趨勢[J].教育傳播與技術,2020(03).
作者簡介
劉歡(1993.01—),女,漢族,河南安陽人,碩士,河南師范大學新聯(lián)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基金項目:2020年度鄭州市社會科學調研課題《在線教育背景下鄭州市中小學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ZSLX2020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