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源娣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各個階段的教材都增加了課外閱讀的內容,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但可以增強其口頭表達能力和作文寫作能力,從而在各種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而且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精神世界,促其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的人。但是,目前我們地區(qū)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是相對被忽視的,如果學校、教師、學生與家長在小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都發(fā)揮好自己的作用,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從小學中低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的概念入手,闡釋了目前小學中低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現狀,分析現狀的原因并根據原因提出了一定的解決對策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中低年級課外閱讀;重要性;現狀;原因;解決策略
一、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一)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學生在課內閱讀中學習到了一定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自身在課外閱讀過程訓練了閱讀速度、閱讀技巧和答題能力,從而提高了對文本的解讀能力和綜合理解能力,最終在各種考試中也能高分,也為其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理解基礎。
(二)開闊學生的眼界,陶冶情操
行百里路,讀萬卷書。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本身就是汲取書中生活經驗、感悟人事,品味人生美好的最直接、簡單的方式,眼界、心胸自然也會開闊。其次,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中包含著豐富的語文要素、語言文化藝術、人文情感等,學生長期大量閱讀這些優(yōu)美課外讀物,自然而然地陶冶情操。
(三)彌補課堂閱讀教學的不足
課堂閱讀教學目的性比價強,而且一般教學過程比較條條框框,難免讓學生失去閱讀的積極性。課外閱讀是比較自由的,可以自己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所以積極性也會高一些,從而提高閱讀數量和能力,反過來補充課堂閱讀教學。
二、目前粵東北地區(qū)中低年級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現狀
(一)課外閱讀數量少
現在的小學生課業(yè)壓力也不小,學校的學習已經占用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了,課后就不想再進行課外閱讀。其次,現在有電視、網絡等多種娛樂方式,小學生們難以靜下心來閱讀。還有各種藝術輔導班,擠壓小學生的課外時間,使得他們的沒有時間閱讀。山區(qū)中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也有限,學生中不少是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督促,他們對閱讀也比較松散。
(二)課外閱讀質量參差不齊
除了上面的各種原因,目前市面上的課外讀物質量良莠不齊,有些是不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所以,學生受到的影響也是各有差異。還有中低年級的小學生們更加喜歡圖文并茂的書籍,比如漫畫、繪本等。
三、原因分析
(一)教師方面
不重視課外閱讀。小學生中低年級的語文檢測主要都是考察課內知識,特別是基礎知識。教師為了應付考試,更加重視課內知識點的傳授,布置作業(yè)也是更加側重于考試內容,又不能留給學生太多作業(yè),所以經常顧此失彼。
(二)學生方面
1.缺乏課外閱讀興趣。大多數小學生都是無目的、粗略地瀏覽課外讀物或是根據教師布置的要求完成課外閱讀任務,缺乏興趣。一遇到有問題的課外讀物就表現出畏難,退縮等情緒,沒有仔細閱讀文本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2.課外有效閱讀時間有限。小學生們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完成學習任務;要有一定自我娛樂時間;要進行各種藝術輔導班的補習,看書也是喜歡看搞笑漫畫,留給靜下心的課外有效閱讀時間是少之又少的。
(三)家庭方面
首先,很多家長在課后都是重點培養(yǎng)孩子的特長和藝術,忽視培養(yǎng)孩子的課外閱讀能力;其次,沒有創(chuàng)造有利的課外閱讀氛圍,為孩子提供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還有一些家長沒有給孩子買課外書的習慣或是不知道該給孩子買哪些課外讀物。
根據以上分析的原因和本人教學的實際,提出以下幾點解決策略:
(一)做好閱讀準備,培養(yǎng)閱讀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毕胍岣咝W生的閱讀能力,首先得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語文教師可以先創(chuàng)設一個濃厚閱讀氛圍,在圖書角添上各類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在班級上貼一些名言警句等,讓學生接受熏陶和感染,使得閱讀環(huán)境變成一種無聲的語言。接著提供給學生一個安靜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們在閱讀中找到樂趣,激發(fā)閱讀興趣。
(二)傳授閱讀技巧,因文、因生而異閱讀
雖然有考試壓力,教師也要認識到課外能力反過來會促進學生對考試閱讀理解內容分數的提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傳授科學的閱讀技巧。比如,讀經典性文章,要引導學生感受文質兼?zhèn)涞拿溃毤氃u讀;讀人物傳記,要引導學生關注人物的背景和時代環(huán)境,并把這些加入到對人物的理解中,感受時代與個人命運的火花;閱讀科普書籍時,可以整合創(chuàng)新精神、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等正能量思維,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志向和愛國主義,從而豐富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做到因“文”而異。閱讀技巧也要因“生”而異,對于喜愛閱讀,能夠流暢閱讀的學生,可以用教授他們快速閱讀,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故事情節(jié)和閱讀感悟等;對于閱讀基礎薄弱,流暢閱讀都是有難度的學生,則更多要求他們慢慢閱讀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字詞的意思,把握文章的大概內容,慢慢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自信心。
(三)確定閱讀范圍,明確閱讀任務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還不能很好地分辨書籍的好壞和哪些是適合自己年齡段閱讀的書籍。這時候教師和家長就要幫助他們選擇合適課外閱讀的范圍,并對他們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一定訓練,做到帶著問題進行課外閱讀,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悟,總結閱讀的技巧,從而更好地提高閱讀能力。
(四)舉辦閱讀活動,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外閱讀后,語文教師可以適時安排一些集體性的閱讀活動。每個星期有全班集體閱讀的時間;定期小組分享自己所讀書籍、所學到的知識;上臺說說自己的讀書體會和感悟等,逐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學校創(chuàng)設學生可以隨手可及的閱讀環(huán)境,舉辦全校性的閱讀活動,打造書香校園,比如“閱讀之星”,讓學生在濃濃的閱讀氛圍中,接受文化熏陶,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五)家校共育,親子閱讀
課外閱讀需要在學校、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也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家校共育。首先,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輕松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孩子能不受其它事物的干擾;其次,按照學校、教師的推薦給孩子買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課外書。如果家長能跟孩子一起閱讀最好,孩子讀完后和孩子交流閱讀心得感悟,遇到的問題等等,不僅能提高閱讀興趣還能促進親子關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關系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考試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所以,學校、教師和家長必須重視起來,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傳授一定的閱讀技巧、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定期開展閱讀活動等讓學生在濃濃的家校閱讀氛圍中課外閱讀。
參考文獻:
[1]陳美云.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8(9):49-50.
[2]蔡麗雅.快樂閱讀,高效收獲——小學語文閱讀高效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2):113.
[3]劉麗花.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策略[J].黑河教育,2018(12).
責任編輯? 林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