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剛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路上最好的導師,也是學生學習路上最大的動力,將興趣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就變得無比輕松。小學語文的內容相對枯燥乏味,需要以興趣為導向來提升教學效果,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主要在于教師如何正確引導學生。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研究,提出相關的教學意見,供同行學習參考。
【關鍵詞】興趣培養(yǎng);語文教學;興趣激發(fā)
興趣是一個人學習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當代教育改革下的必然趨勢。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不要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要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愛好,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為學好語文這一門基礎學科而努力,也為在今后的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及培養(yǎng)意義
小學語文學科是提升小學生表達能力和語言能力的學科。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及培養(yǎng)是傳承歷史文化,培養(yǎng)人才的需要,在教學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意義重大??鬃釉浾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睗夂竦呐d趣是小學生產生積極的原因,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梢姡谛W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策略
第一,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新課程標準中不難看出,其為小學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正確的方向,意味著教師上課單向傳輸?shù)姆绞綄⒈粡氐状蚱?,為了應試而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將消失不見。新時期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學生自己,相比以前的課堂教學沒有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也沒有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沒有愉悅的氛圍。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現(xiàn)今的課堂教學充滿著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從而使課堂充滿了生機。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多鼓勵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從而營造一種興趣氛圍。對于小學生來說,很容易被氛圍所感染,即使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的同學,在氛圍的帶動下,也會產生特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學習《臘八粥》一課中,學生感興趣的部分是等粥和喝粥,讓同學體會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饞、對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驚異,展示了一幅淳樸和睦的圖景。所以只有明確營造氛圍的重要性,才能讓學習的氛圍發(fā)揮作用,帶動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合理安排教學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采取機智靈活的教學方式,合理安排教學方案,在課堂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例如,把音樂和美術帶進課堂,將音樂、美術的內容引入到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并且與之相結合。因為音樂和美術都有著強烈的情緒感染力,可以調動人的情緒反應。試想,如果課堂教學中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欣賞著課文中的古詩詞,感受詩詞中的美韻,靜聽音樂中的弦外之音,這樣的教學效果相較于教師的單向輸出好上千倍萬倍。例如,在學習古詩三首的《十五夜望月》一節(jié)時,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了形象的語言,有豐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環(huán)境氣氛,把學生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的優(yōu)美語言與畫結合,再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這不僅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課堂興趣的效果。所以,將音樂、美術內容引入到教學中也不乏為一個增強語文課堂趣味的好方法。教學中,結合小學生好玩、好動、喜歡新鮮事物的特點,適時在課堂上與學生玩下游戲,游戲前要確定游戲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還使學生專注地投入其中,有利于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梢?,在教學中合理安排教學方案,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提高教師自身能力,努力創(chuàng)新。課堂上,臺上的老師就是學生的指揮棒,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是巨大的。特別是小學階段,學生比較依賴老師。正因為如此,這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上課前需要認真?zhèn)湔n,不放過每一處的細枝末節(jié),熟記所講的內容,課堂內容、課堂問題的設計也需要做到熟記于心,這樣才能把控好課堂,才能調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教師在課堂上更多是做到指揮和引導的作用,在課后要通過提示、點撥、疏導、解疑等,去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
第四,增加語文課堂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由于心智還不成熟,好奇心強,所以很難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照著書本上的文字念,這就讓本來集中不了注意力的學生更加厭倦學習,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其實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自己的口才去傳播文化、傳授知識,因為口才是教師的資本。一名語文教師即使做不到出口成章,也要讓自己的教學語言生動有趣,將知識與樂趣融為一體,這樣學生更加喜歡語文課。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可以用幽默、詼諧的語言適當?shù)貛诱n堂氣氛,幽默是一種能力,是一種智慧。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掌握好說話的腔調,語氣要有抑揚頓挫,不要整堂課從開頭到結尾都是一個音,這樣學生沒有學習的欲望;當然也要控制語速的快慢及聲音的大小,如果語速太快,學生聽不清楚,問題得不到解決,學生也很難去認真思考問題。例如,在學習《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一課時,教師要幽默地向學生拋出問題,讓學生帶著“打破砂鍋問到底”,追根求源,去找答案。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每一組采取一個同學提問,一個同學回答,然后小組討論,最后教師總結。這樣在教學中增加課堂的互動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實現(xiàn)高效,加上教師運用自己的口才進行幽默、詼諧、抑揚頓挫的語言進行教學,很好地確保了學生聽進去、聽明白。
綜上所述,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成為課堂主人的前提。小學語文老師要正確認識到這一點,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講究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安曉鳳.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20(31):40.
[2] 李建華.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