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林莉
摘要:目的:探討細節(jié)護理和精準護理配合在神經外科介入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行神經外科介入手術的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給予細節(jié)護理配合精準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與焦慮自評量表(SAS)]、護理滿意度及病人舒適度調查表(Kolcaba)評分。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后NIHSS評分、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P<0.05),且研究組護理后上述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5.83%高于對照組75.00%(P<0.05);兩組護理后Kolcaba量表評分高于護理前(P<0.05),且研究組護理后上述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介入手術在神經外科患者中的應用普遍,通過細節(jié)化護理聯合精準護理可有效降低神經外科介入手術患者的NIHSS評分、SAS評分、SDS評分,促進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緩解不良情緒,全面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舒適度。
關鍵詞:細節(jié)護理;精準護理;神經外科;介入手術;護理效果
神經外科患者一般病情較重,癥狀較復雜多變,需及時進行手術治療,一旦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極有可能給患者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1]。介入手術是一種新型微創(chuàng)手術,是近年來影像學技術、介入材料學持續(xù)發(fā)展的產物,其是在影像設備的輔助下,在體內引入導絲、導管等以探查病灶,從而進行診療的一種技術[2]。例如腦梗死、顱內動脈瘤、動靜脈狹窄、腦缺血、頭部腫瘤、腦血栓等神經外科疾病均可通過介入手術進行治療,此技術無須開刀,具有微創(chuàng)的優(yōu)勢,對患者的傷害較小,術后恢復較快,且不良反應少[3]。為提升介入手術的療效,確?;颊叩闹委煱踩?,我院將細節(jié)護理與精準護理配合應用于神經外科介入手術患者術前、術中和術后護理中,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納的行神經外科介入手術的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通過臨床診斷確診為顱內損傷;②意識清晰;③無腦卒中病史;④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一般資料不完整;②不配合研究;③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統疾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其中對照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齡為22~60歲,平均年齡為(40.17±7.22)歲,其中動脈瘤15例、腦動靜脈血管畸形5例、腦血管栓塞4例。研究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齡為21~60歲,平均年齡為(40.19±7.16)歲,其中動脈瘤14例、腦動靜脈血管畸形4例、腦血管栓塞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如血壓、血糖等生命體征監(jiān)測。
研究組采取細節(jié)護理配合精準護理,主要包括:(1)術前護理。將相關疾病知識、治療方法和病因提前告知患者,護理人員需提前準備手術器械和物品,檢查相關設備,調控好手術室的溫濕度,囑咐患者全面休息,實時監(jiān)測其血壓。(2)術中護理。幫助患者擺放合適的手術體位,告知其手術配合和注意事項,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握緊患者的手部,以安慰患者,從而消除其緊張、恐懼的不良心理。術中嚴密監(jiān)測其心率、血壓、瞳孔等臨床指標。(3)術后護理。觀察患者穿刺部位有無出血。患者入住病房后,采取平臥或側臥姿勢,頭部向一側傾斜。觀察其血壓是否穩(wěn)定?;颊咔逍押?,清潔呼吸道,確保其呼吸順暢。對于未置引流管的患者,將床頭抬高一定角度。每天進行皮膚護理,定期更換輔料,幫助患者翻身,防止壓瘡的發(fā)生。密切監(jiān)測其血壓,引導其正確呼吸。還需注意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日常護理過程中,保持引流管通暢。檢查引流管時,輕輕移動,不要拉動或折彎引流管。(4)藥物和感染護理。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定期定量服藥。在輸液過程中,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輸液量進行輸液。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注意手衛(wèi)生,做好病房通風、消毒和設備滅菌等工作,防止感染。
1.3 觀察指標
(1)護理效果:于護理前后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2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分數0-42分,分值越高說明神經功能越差。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與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2組患者的不良情緒,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越佳。(2)護理滿意度:在2組患者出院前發(fā)放研究人員自行設計的問卷,滿分100分,>90分說明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70~90分比較滿意;<70分說明不滿意??倽M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3)舒適度:采用病人舒適度調查表(Kolcaba),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和環(huán)境五方面,采用1~4 Lier Scalt評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4表示非常同意;該量表總分120分,分值越高說明其舒適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后NIHSS評分、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P<0.05),且研究組護理后上述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5.83%高于對照組75.00%(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舒適度評分比較
兩組護理后Kolcaba量表評分高于護理前(P<0.05),且研究組護理后上述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神經介入手術是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主要手段,如今已普遍應用與臨床。然而,此手術還具有很高的風險,因此對醫(yī)護人員間的協作和配合要求較高。而實際治療此病時,不僅需要采取對應的手術外還需配合有效的護理,從而提升療效。介入手術在神經外科患者中的應用普遍,加強術前、術中與術后護理,確保護理服務的細節(jié)化和精準化,最大化提升手術治療效果,降低手術風險,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促進術后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4]。本文經臨床實驗證實,研究組護理后NIHSS評分、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且護理滿意度為95.83%(23/24),對照組為75.00%(19/24),組間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護理后Kolcaba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提示通過細節(jié)化護理聯合精準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NIHSS評分、SAS評分、SDS評分,促進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緩解不良情緒,全面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舒適度。細節(jié)護理和精準護理均為當前較新的護理方式,通過術前、術中以及術后護理貫穿于整個神經外科介入手術圍術期,在各護理階段中的護理質量均進行有效把控,例如加強心理、藥物及感染護理。且嚴格遵循以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目的在于為患者提供更細節(jié)和精準化的護理服務,如此護理方式,對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和控制以及護理滿意度的提升均十分關鍵。高莉等[5]研究通過細節(jié)化護理后,研究組滿意度和舒適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而李思思[6]等研究通過對神經外科患兒進行精準護理后,觀察組患兒壓瘡、感染的發(fā)生率等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細節(jié)配合精準化護理可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體驗。綜上所述,介入手術在神經外科患者中的應用普遍,通過細節(jié)化護理聯合精準護理可有效降低神經外科介入手術患者的NIHSS評分、SAS評分、SDS評分,促進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緩解不良情緒,全面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舒適度。
參考文獻
[1]龐啟英,侯春華,楊一瑤,等.神經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管理的循證護理實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14):7.
[2]關欣,王軍,紀媛媛,等.神經外科介入治療術后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20,17(11):661-664.
[3]林玲.神經外科介入治療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圍術期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7):139-141.
[4]楊秀.神經外科介入治療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及效果[J].醫(yī)學美學美容,2020,29(7):154-155.
[5]高莉.細節(jié)化優(yōu)質護理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評價[J].2021,12(20):32-33.
[6]李思思.小兒神經外科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20,12(31):20-22.7961F3CB-8156-4CEE-B097-F27409C0EE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