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蘭
【關鍵詞】高中生;生物教學;解題能力
前言
生物作為重點科目之一,要想取得理想成績,解題能力是學生需要具備的,學生要想增強自身解題能力,就需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保證思維靈活,但許多教師不太注重這方面,導致學生理論知識牢固,日常學習中表現(xiàn)十分優(yōu)秀,但在做題時很難得心應手,這是因為學生缺少解題策略,導致學生難以真正發(fā)揮出自身水平,影響學生成績。
1.提升高中學生生物解題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知識的深度較深且復雜化,學生在學習時會因深度與復雜而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即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有效的理解與掌握,但是在解決問題時卻存在著解答錯誤的現(xiàn)象,除了學生存在馬虎與疏忽重要信息的現(xiàn)象外,還與學生未掌握解題方法與技巧密切相關。在傳統(tǒng)高中生物教學中普遍采用“題海戰(zhàn)術”的方式提升學生的生物成績,但是在實踐應用后會發(fā)現(xiàn)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卻不如人意,并且顯著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解題興趣。其實,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因為任何一道生物題都是由基本解題方法構成,即使復雜程度再高也需要從基本解題方法入手。在解決每一道問題時都存在著一定的技巧,掌握解題技巧,提高學生解題能力。高中生在解答問題時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錯誤的結果,需要分析出學生產(chǎn)生錯誤的因素,因為挖掘引發(fā)原因是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元素,能夠針對學生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糾正,進而避免學生在解題時發(fā)生同樣的錯誤。因此,在生物教學過程要注重解題方法與技巧的培養(yǎng),在顯著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的同時提高成績。
2.梳理學生解題思路
思路是否正確與解題結果有著很大聯(lián)系,思路連接著題干與各已知條件,連接各部分知識,在一些考試中,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許多簡單問題,主要考察基礎知識,但其涉及的知識面較廣,雖然這類題目十分簡單,但學生卻很難得高分,這并不是因為學生學習差,而是因為學生對這類題目不夠理解,缺乏理解能力,使得學生在面對這類題目時很難得高分。所以,在面對這類題目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各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打通各知識間的通道,便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聯(lián)系到一起,讓學生構建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同時還要拓寬學生思路,便于學生可以輕松應對與當下熱門話題聯(lián)系緊密的習題。
3.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錯誤
教師應在課堂上說明,說明學生可能發(fā)生的問題,比如容易混淆的概念,通過比較的方法指導學生們理解差異和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只要時間允許,這些事例就可以由學生個人分析和回答,然后由學生進行審查,教師在總結這些事例。教師明確錯誤,選擇合適的消除錯誤的方法,讓學生能夠識別錯誤,并糾正錯誤。具體來說,通過提問和原因分析這兩種方式,來把握學生的狀況,使用反面知識來強化下一步的知識。在課堂練習是另一種方法,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問題,及時解決。也就是說,通過課堂不僅可以向學生傳授知識,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正確和錯誤,了解錯的原因,改正錯誤。
4.糾正錯誤的方法必須多種多樣
在講解知識時,教師應將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編排在備課中,減少學生的失誤,將個人的錯誤和集體的錯誤相結合,如果發(fā)現(xiàn)錯誤的話,讓學生互相討論,這有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自我檢查和自我鑒定的能力。集體糾正錯誤的基礎是以小組學習為單位,共同檢查或替代檢查,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用集體智慧和力量鞏固知識,糾正錯誤,對于學習小組來說,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能夠減少出現(xiàn)錯誤的學生數(shù)量,有時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了解自己,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措施。為了讓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的地方,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老師可以故意解答錯誤,觀察學生是否發(fā)現(xiàn),強化學生的監(jiān)督。對于出現(xiàn)的錯誤必須迅速探討,要想讓學生們完成任務,首先必須仔細分析錯誤在哪里,為什么會有錯誤,公式和定理沒有被誤用,是否及時檢查等。作業(yè)審查是檢驗學生的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糾正錯誤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為了讓學生們在了解各自的錯誤后完成任務,教師應進行統(tǒng)計,分類引導,進行比較分析,以免將來發(fā)生同樣的錯誤。
5.注重實踐,加強復習
生物解題的本質是基于操作的定義及其性質、借助公式與定理得出結果,計算過程的本質是推理和計算的準確性,首先必須進行推理,提高學生的推理技能,通過學生的推理技能訓練來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在實踐中,必須一步一步地學習,增強使用公式推理的能力,有時候學生在學習了新知識以后就會忘記以前所學的知識,對于公式、自然、定理,一些學生不太記得,因為他們的理解不夠深刻,所以使用不好。對于學生來說,為了避免由于學生缺乏基本知識而導致操作失誤,教師應根據(jù)在教育過程中所學的知識、練習等,選擇一些合適的實例。教師可以采用類比方法,總結知識點,通過總結他們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學生可以概括,有助于分析習題,對各種算法進行比較,進行簡單靈活的訓練。
6.解決新型題目的方法
生物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比較密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生物與實事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時常出現(xiàn)一些比較新穎的題目,學生面對這類題目比較緊張,很難處理得當。任何新穎題目本質都是考察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懂題干,便于學生找到關鍵詞,理解題目含義,在學生審題過程中,需要明確已知與未知條件,找出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題意,鼓勵學生專心審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能讓學生一邊審題以便做其它事情,降低學生審題質量,學生審題效率不高。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斷思考,找出具體的解題方案,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結語
總體來說,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學生解題策略對學生影響很大,不管在何種教育體制下,分數(shù)仍然是重點關注內(nèi)容,向學生傳授解題策略可以提高學生解題能力,豐富學生知識體系,增強學生綜合能力,便于學生取得優(yōu)異成績。
參考文獻
[1]童宗敏.提高學生高考生物解題能力的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0(06):78.
[2]沈蓉. 高中生生物解題能力測評體系的開發(fā)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3]楊香嬌.高中學生生物解題能力培養(yǎng)策略[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8(01):69-70.
注明:銅仁市2021年基礎教育教學實驗課題《高中生物規(guī)范答題策略的研究——以一輪復習中必修部分的非選擇題為例》 ?課題立項號2021sj119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