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濱
摘要:智慧課堂是以培養(yǎng)具有高智能和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為目標,依賴于大數據、學習分析等技術,實施學情診斷分析和資源智能推送,開展“云+端”學習活動與支持服務,進行學習過程記錄與多元智能評價的新型課堂。本文主要從學情智能診斷、資源智能推送、學習活動設計、多元智能評價四個方面來討論智慧課堂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智能診斷;資源推送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21)S1-0007-02
內涵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tǒng)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環(huán)境、教學資源、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進行具體計劃的系統(tǒng)化過程[1]。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是面向智慧課堂的教與學活動所展開的教學設計,它以智慧課堂教學理念為指導,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需求,對智慧課堂教學資源、教學活動與教學評價進行系統(tǒng)設計的過程。它的一般流程包括學情智能診斷、資源智能推送、學習活動設計、多元智能評價。
智慧課堂教學設計
1.學情智能診斷
學情診斷是指對學生的起點能力、學習風格、學習動機、信息素養(yǎng)、學習問題等的分析。起點能力包括認知結構、認知能力、學習態(tài)度三個方面;學習風格包括環(huán)境偏好、信息處理方式、認知個性表現三個維度;學習動機包括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其中,學生對某一知識內容的興趣、好奇屬于內部動機,學生希望獲取教師、家長的獎賞或者避免懲罰屬于外部動機;信息素養(yǎng)則包括信息技術應用技能、對信息內容批判與理解能力、融入信息社會的態(tài)度與能力[2]。
學情診斷是智慧課堂教學設計的起點,也是其他設計環(huán)節(jié)的依據?;谥腔壅n堂教學環(huán)境的支持,智慧課堂學情診斷凸顯其智能化特征。學情智能診斷,就是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學習分析等技術,了解學生的起點能力、學習風格、學習動機、信息素養(yǎng)、學習進程和學習問題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訂切實可行的個性化的干預措施或學習方案。
2.資源智能推送
研究發(fā)現,在傳統(tǒng)大班教學中開展個性化學習、分層學習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實施效果不佳。而針對不同學習者推送適合其學習的不同學習資源,可以有效地解決資源多、難以查找、學生學習需求不同等問題。
智慧課堂也能夠根據學習者的學習情況與知識掌握程度,動態(tài)及時地為學習者推送相關資源,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從而實現個性化、自適應的學習。
資源智能推送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登錄空間學習,平臺記錄并分析學生行為數據,據此搜集與學生學習需求相匹配的資源,然后將資源推送到學生個人空間,學生獲取系統(tǒng)智能推薦的資源進行學習,如此迭代循環(huán)。通過這一過程,實現資源的“精準推送,個性推送,動態(tài)推送”。
資源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學習者特征,結合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和技術水平,獲取或開發(fā)相關教學資源,針對不同的學習推送不同的學習資源,從而實現資源的智能推送。在推送之前,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http://www.eduyun.cn/)”獲取課件、題庫、試卷、仿真實驗、微課、優(yōu)課、慕課等資源。此外,一師一優(yōu)課網站、中國微課大賽網、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中學學科網等都為我們提供了涵蓋各個學科與學段的豐富資源。還有一類資源不容忽視,那就是APP。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涌現了大量的可供選擇的教育APP,其中,有的支持特定的學習活動,有的支持特定的學科教學,有的支持特定的學習目標。如果網上的資源不能為我所用,我們也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自主開發(fā)針對性資源,如制作微課、交互式課件、教學軟件等。
3.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是學習者及學習群體基于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群體中的游戲規(guī)則,利用高效實用的學習工具而實施的相關學習程序的集合。
智慧課堂學習活動設計主要包括活動目標的設計、活動任務的設計、活動規(guī)則的設計、活動流程的設計四個部分。
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是,每個學習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目標,落地有效,能夠解決實際教學問題。二是,提供明確的活動規(guī)則,便于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管理。三是,體現學科教學特點與規(guī)律,確保教學結構設計完整,教學活動設計詳實,師生互動過程流暢。此外,智慧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要充分、合理利用智慧課堂中的教學云平臺、智能學習終端、學科教學工具以及數字化教學資源等,支持學生學習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利用豐富的富媒體資源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利用網絡空間深化互動交流、利用認知工具支持作品創(chuàng)作、利用實時監(jiān)控記錄活動過程等,幫助學生完成任務,實現活動目標。
4.多元智能評價
為了診斷教學情況、激發(fā)學習動機、調節(jié)教學行為,教師應積極利用合適的信息技術開展多元、智能的評價。
多元評價包括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方式多元。智能評價是指利用大數據、學習分析、可視化技術等開展評價,記錄學習與成長過程,自動反饋評價結果。
在智慧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強化學習評價的動態(tài)性和伴隨性,即開展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動態(tài)學習診斷與評價,其中包括課前預習測評與反饋、課堂實時檢測評價與即時反饋、課后作業(yè)評價及跟蹤反饋,從而實現了即時、動態(tài)的診斷分析及評價信息反饋。課前,學生預習新內容并完成相關測試或任務,課程平臺根據完成的情況動態(tài)實時地分析、顯示學生的學情。利用學習平臺的學習儀表盤診斷教學與學習,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可視化與動態(tài)分析,能夠幫助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狀態(tài)。課中,學生完成教師下發(fā)的測試題目,課程平臺實時顯示每個題目的正誤率,教師選擇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進行講解。課程平臺的實時檢測與教師的即時反饋相結合,能夠凸顯評價的意義。課后,利用課程平臺發(fā)布、跟蹤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可以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
結束語
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是“互聯網+”時代學校教育信息化聚焦于教學、聚焦于課堂、聚焦于師生活動的方式方法。教師應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智能、高效的課堂設計,實現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應用,促進學生智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曉鳴.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培養(yǎng)研究[D].寧波大學碩士論文,2011(04).
[2]葉小艷.信息素養(yǎng)文獻綜述[J].情報探索,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