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燕
摘要:本文基于新課程標準與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針對小學美術課程內容,對情境介入教學手法在造型·表現(xiàn)領域的運用做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造型·表現(xiàn);情境創(chuàng)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7-216
情境導入是很多課堂教學中都會用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通過合理恰當?shù)那榫硨肟梢院芸旒袑W生的注意力,并激發(fā)其內在的學習積極性與自覺性,對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充滿好奇。正如愛因斯坦所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所產(chǎn)生的濃厚興趣無疑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整體的質量和效果有直接影響。
一、信息技術的使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其也已經(jīng)成為了當今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組成。無論是哪一門課程,其課堂教學之中都能夠或多或少看到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身影。而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更加直觀地來為學生呈現(xiàn)美術作品,或是講解繪畫原理,這種直觀具體且集中的呈現(xiàn)方式也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例如,在“畫汽車”一課中,本課的主題是汽車,作為現(xiàn)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交通工具,每一個兒童想必都會對其充滿了好奇和喜愛。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圖片,來總結不同汽車的不同特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汽車的外形特點。根據(jù)情境導入原則,教師可以在教學一開始就為學生播放一段動畫《汽車總動員》中的片段,引出本課教學主題的同時,引導學生感受卡通形象的汽車,集中注意力,多角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注意力集中在投影屏幕上的學生也會更加放松,這種放松的狀態(tài)也更利于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接著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汽車圖片,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進行辨認,找到這些汽車們的共同點,如車門、車輪、車燈、車窗等等。對于不同點教師則可以用汽車的用途來引導學生進行分辨,比如救護車是長的,貨車是有車斗的,消防車是紅色的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概念車或是新能源汽車,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其想象力。要知道,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其心智成長雖然尚未成熟,但是在情感和想象力方面是十分豐富的,他們在表達心中所想時不會有過多的掩飾,教師也應當充分利用美術課程造型·表現(xiàn)領域內容的優(yōu)勢,通過多元的事物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表達欲望,將興趣轉化為學習動力。
二、角色扮演活動
角色扮演可以說是小學階段課堂教學中獨有的形式,因為對于年級較高的學生來說,這種形式會過于躁亂,不利于專心學習。反之,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講,其童真與活潑好動的特點恰恰與角色扮演這種教學形式相吻合。教師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來調動起小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以使其輕松、愉悅地融入到教學當中來。例如,在“童話城堡”一課中,童話故事是廣受兒童喜愛的一種語言形式,那么遵循興趣培養(yǎng)和維持的原則,教師可以讓學生分飾童話故事的中角色,以自己的理解來進行呈現(xiàn),設計出獨一無二的城堡,最后以多媒體投屏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本次教學的印象,在直觀感受體會童話世界的美好。情境創(chuàng)設:王子想要蓋一座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城堡,送給心愛的公主作為禮物,但對于設計是的作品總是不滿意。于是王子決定舉辦一次城堡設計大賽,邀請全世界所有建筑設計師都來參加……這樣,每一個學生便以小設計師的身份進入到了教學情境當中,教師充分利用到了小學生情感豐富的特點,來根據(jù)課程內容為其創(chuàng)設出一個美好的教學情境,在觀察各種各樣城堡的過程中,從組合、外觀、形狀、顏色搭配等方面學習借鑒,從而引出本課的主題。
在作品展示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還可以結合設計大賽的一些元素來讓“設計師”們依次介紹自己作品的特點和設計思路,教師則可以與其他同學扮演評委的角色來共同評出最佳創(chuàng)意與最美城堡獎,并告訴學生本次大賽的冠軍作品將會作為王子送給白雪公主的禮物,延續(xù)學生對于童話故事中美好的憧憬。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新課程標準中對于教學情境實施的要求給出了界定,以問題情境來看,問題情境指的是包含有問題的現(xiàn)實情境,其作用是激勵學生帶有目的性地進行知識和技能獲取,從而學會綜合運用跨學科觀念和思維能力來解決問題。具體在小學美術課堂造型·表現(xiàn)領域教學中,問題情境還可以分為社會、生活、職業(yè)、個人等類型,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創(chuàng)設也都必須要遵循趣味性原則,以確保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以最常見的教材設問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教材內容來創(chuàng)設交流互動的場景,讓學生在交流探討中進行思維碰撞,最終去勇敢地嘗試和探索。例如,在“假如我是巨人”一課中,作為造型·表現(xiàn)領域中的一課,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去嘗試用多種工具和方法來自由大膽地進行表現(xiàn),達到該效果的前提就是問題,比如“你認為巨人應該是什么樣的?”“假如你是巨人,你想為世界做些什么?”向學生拋出問題后可以播放一段動畫,內容是“格列佛游記”里的片段,通過學生喜愛的形式來加深其直觀印象和真實感受,從而將巨人這一形象深深地烙印在學生心理,如此學生也就能夠憑借觀察記憶來描繪出自己認為的巨人,以及準確把握和處理巨人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
綜上,無論是造型·表現(xiàn)領域還是其他課程內容,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進行教學導入,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本文在此也希望通過簡單的介紹和分析,能夠讓更多教師認識和體會到情境對于美術課堂的價值,也期望能夠有更多的相關理論研究出現(xiàn),推動新課改下小學美術課堂的更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繆晨.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中的導入法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8(10):91.
[2]陸曄.論小學美術課程中“造型·表現(xiàn)”領域的教學方法[J].名家名作,2018(07):25.
[3]鹿樹山.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促使學生回歸童心[J].中華少年,2018(28):157.
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區(qū)梁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