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鳳 曾怡
摘 要:數學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課程,運用交互式教學模式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智能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升。文章簡述數學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意義,并從在互動中體驗數學、在探究中感知數學、在實踐中體悟數學、在創(chuàng)新中理解數學幾個方面對數學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構建進行詳細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數學教學;交互式教學;構建;數學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3-0080-02
青少年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關鍵期,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家庭背景等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可以運用交互式教學模式來最大化地滿足每位學生的需求,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fā)展。
一、數學交互式教學模式概述
交互式教學模式,是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Palincsar和Brown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在該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需要不斷變換,轉變了教師與學生在傳統課堂中的固有角色,促進了師生的共同進步與成長,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師生成為學習共同體。此外,將交互式教學模式充分融入數學課堂,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構建“民主、平等、開放、和諧”的師生關系,緩解傳統課堂師生之間僵化的關系,可以提高數學學科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二、數學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意義
1.合理分組——營造良好的交互氛圍
分組是交互式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成員之間的協調性與互補性對課堂的教學質量有很大程度的影響。在課堂上一般有兩種分組方式。第一種是學生自由分組,教師不作干預。這種情況下的分組,學生往往會選擇比較優(yōu)秀的同學或者比較熟悉的同學,這不利于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導致組間的差異性較大,從而造成組間的不公平。第二種分組方式是教師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進行分組,這種分組方式需要考慮學生的性別差異、個性差異以及特點特長等多方面的因素,這樣的方式可以促進組間的公平競爭,組內的優(yōu)勢互補,從而促進學生的共同成長。這兩種分組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分組方式,以更有利于課堂教學的有效展開,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和進步。
2.分工協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
交互式教學模式的特點之一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與特長進行分工,不僅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特長,還能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學習到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在交互式教學過程中,分工協作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而且能使每一位學生明確和完成自己的任務,營造合作互動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思維以及動手能力的發(fā)展。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工,必要時可參照學生的個性進行任務的分派,讓學生承擔一定的角色,包括組織者、記錄者、收集材料者、實施者、總結發(fā)言者等,從而使學生融入教學,融入課堂,融入集體。
3.規(guī)劃時間——保證交互式教學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交互式教學模式,不僅要讓學生較快地掌握知識與技能,而且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交互式教學時,應該合理規(guī)劃時間,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全程把控教學進度,保障課堂的效率與質量。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圍繞教學目標與內容開展交互式學習活動,讓學生緊扣教學中心進行合理的分析與交流,避免偏離主題,浪費課堂有限的時間,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師生對于課堂時間的有效利用,把握好課堂的每一分鐘。
三、數學交互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構建
1.在互動中體驗數學
交互式教學模式注重雙向的信息交流與傳遞,教師和學生可進行多元互動、雙向溝通。教師不再是以往居高臨下的“傳授者”,而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實施者,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建議;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的客體,而是在教學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這有利于發(fā)揮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長。在互動中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學生吸收他人的看法與意見,獲取不同的數學體驗。
(1)自主交互。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普及、推廣與運用,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擁有自主權,能根據自己現有條件和需要選擇學習活動。例如,預習教學內容,觀看教學視頻,運用思維工具(XMind、幕布等),完成作業(yè),做任務贏積分等。
(2)師生交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引導者,實時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能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輔導。個別輔導、群體輔導、實時討論、課后輔導等多種形式的貫穿,能夠讓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多元化,使學生獲得最佳的體驗效果。
(3)生生交互。小組合作是學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對于課堂的有效呈現非常重要,包括基于主題的合作學習、基于資源的協作學習、基于問題的討論學習、基于情境的體驗學習等,這些都能增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促進信息的實時交流與傳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2.在探究中感知數學
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接受能力、學習能力的不同,每位學生學習的進度不一樣,存在的問題也不同,需要學生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學習進行解決。如果組內無法解決,那么就需要組間進行討論、探究,從而更好地感知數學,從自主探究、小組探究以及組間探究中學習數學知識與技能,提升數學素養(yǎng)。
3.在實踐中體悟數學
交互式教學模式需要學生親身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可以通過調節(jié)課堂氣氛等方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當教師和學生圍繞一個數學問題進行探討時,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在民主平等、自由開放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發(fā)言,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適時進行指導與建議,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運用到實踐中,更好地體悟來源于生活的數學。
4.在創(chuàng)新中理解數學
數學交互式課堂不是一成不變的,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未知性。首先,自主交互、師生交互以及生生交互可以使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數學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中產生別樣的理解,打破僵化的課堂,實現多向信息的傳遞、共享與開放。其次,現代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料,比如教學視頻、音頻、圖書資料、課后拓展等,教師也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切入學生的興趣點,拉近數學課堂與學生的距離。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的關鍵期,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快樂學習”。再次,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可以連接碎片化知識,有利于學生建立數學知識框架體系,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綜上所述,基于數學學科的特性與學生的年齡特性,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完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交互式教學法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可以營造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有效教學提供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姜晶花.“交互主體性”教學理念與模式[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10).
[2]陳華.交互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觀察,2019(29).
[3]聶東明.交互式數學課堂教學的結構[J].教學與管理,2012(03).
[4]劉斌.暢言交互式教學系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9(01).
[5]侯婉婷.基于交互式一體機的數學教學互動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17).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s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Wu Caifeng1, Zeng Yi2
(1.Zhanjiang No.8 Primary School, Guangdong Province, Zhanjiang 524037, China;
2.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China)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course to cultivate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nd ability. Us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can meet students' personalized and intelligent learning need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literacy.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mathematics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and mak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s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from the aspects of experiencing mathematics in interaction, perceiving mathematics in exploration,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in practice and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in innovation.
Key words: mathematics teach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construction; mathematics lite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