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
摘 要:在如今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老師要意識到對學生開展讀圖能力訓練的重要性。若是學生具備此種能力,那么會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所以,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十分重要。由此,在日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成為眾多老師需要研究的一項任務。對此,文章首先介紹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優(yōu)勢,然后概述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中存在的問題,最后詳細說明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訓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地理;讀圖能力訓練;有效性
一、 引言
和其他學科進行對比,地理學科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地理學科中文字雖然能夠展現(xiàn)出地理概念以及知識,卻無法直觀展現(xiàn)出地理事物的位置等內容。所以,圖表既是學習地理的一種工具,又是地理知識的一種載體。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遇到這些問題時,借助讀圖能力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一些難題,提高學生自身的自學能力。
二、 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優(yōu)勢
(一)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
因為地理這門學科是一門涉及地球,甚至是太空的學科,它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研究對象呈現(xiàn)多樣化特點,內容相對更加復雜,學生經歷相對過于簡單,故此,無法借助自身的認知去學習地理知識,需要利用地理地圖以及圖表,將各種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的地理知識為他們展現(xiàn),這樣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老師要探索和分析如何在日常教學中借助地圖,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地理圖表中隱藏的信息,改變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方式,從單一借助文字描述挖掘地理轉變成借助圖表和文字同時學習地理知識,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降低地理學科學習難度,促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
(二)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地理位置,促使其掌握空間概念
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學習某個地區(qū)或者國家、城市的相關內容。在學習這些內容時,最重要的就是學生需要建立某個地區(qū)或者國家的空間概念,為后續(xù)了解某個地區(qū)或者國家地理特點打下堅實基礎。如果想要達到這個目標,那么就需要借助地圖,其他方法無法達到這個目標。所以,老師要研究和探究如何借助地圖幫助學生明確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這一內容也是高中地理老師的重要研究課題。若是學生具備讀圖學習能力,那么他們就可以明確地理事物的明確地理位置,其中包括其所處的經緯度、海陸位置等內容,當學生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間概念后,后續(xù)在學習地理事物的氣候等內容時,也可以更加簡單。
(三)能夠讓學生掌握地理事物的形態(tài)
每種地圖可以為地理事物展示出不同的形態(tài),像是形狀、高低等內容,最重要的內容是怎么樣在日常教學中運用各種地理地圖,使地圖的效果能夠發(fā)揮出來。若是想完成這些目標,那么學生就需要具備讀圖能力,這項能力能夠指導學生如何運用地圖了解和掌握地理事物的形態(tài)。在學習有關我國的知識時,老師可以先帶領學生觀察中國政區(qū)圖,在這幅地圖中能夠看過我國所有省、區(qū)、直轄市的形狀以及海岸線形狀等內容。或者還可以觀察中國地形圖,在這幅地圖中學生能夠了解我國的地形,其中包括山地、高原等,我國的主要地勢為東方低、西方高,呈現(xiàn)階梯式分布的趨勢。
三、 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是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學習興趣的存在能夠讓學習地理知識變得更加簡單和有趣。一旦學生產生地理學習興趣,那么他們就會想要主動學習和探索有關地理的知識。高中地理學科中包括有關地球自轉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相對過于抽象,如果想更好地學習這部分內容,學生需要將抽象復雜的地球運動內容具體化。然而學生沒有掌握堅實地理知識,缺乏良好的空間想象力,無法把各種光照圖轉化成圖文。學生不能讀明白地圖,導致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逐步喪失學習地理學科的興趣,乃至最后放棄學習整個地理學科。地圖是地理學科的語言之一,通過觀察地圖,學生能夠掌握不同地區(qū)的地理條件,借助語言以及文字的形式表達出現(xiàn)。然而因為老師教育方式存在滯后性的問題,以至于學生缺乏地理認知。老師在教學中無法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學生不能在大腦中建立地理知識導圖和知識體系。若是不具備讀圖能力,那么長久下去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地理知識的想法,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老師無法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調整教學進度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這種問題的存在使理想教學與實際教學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四、 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訓的對策
(一)創(chuàng)設讀圖環(huán)境,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習慣
營造優(yōu)質的地理讀圖環(huán)境可以推動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習慣以及讀圖能力,老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讀圖環(huán)境,那么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強化自身的讀圖意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
舉個例子,在針對《常見地貌類型》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讀圖意識。將各種地貌類型圖片粘貼在班級墻壁上,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內觀察各種地貌類型的特點,同時老師可以將各種地貌類型圖片復制成多份,給學生發(fā)放。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習地理知識,學生自身的讀圖意識能夠有效強化。并且,在這種讀圖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開始觀察地理地圖,針對地理地圖中的內容發(fā)現(xiàn)地理知識,還能夠讓學生認為地理學習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老師要根據學習內容適當更改粘貼的地圖,確保班級粘貼的地理圖片和學習內容相符,加深學生對這些地理知識的印象,幫助學生掌握地圖中展示的地理知識。
(二)傳授學生科學的讀圖方法,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
現(xiàn)階段,高中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求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綜合素質。地理這門學科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空間想象力、觀察能力等綜合能力,還可以使學生的眼界更加廣闊。如果是想學好地理這門學科,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那么就要學會看地圖,在地圖中發(fā)現(xiàn)地理信息。如果想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能力,那么學生要具備堅實的基礎。這個基礎包括學生要掌握基礎地理知識,以及掌握讀圖的方法等。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嚴格要求學生,確保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地圖上的常見元素,這樣能夠促進學生讀圖能力的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