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聰明,田芮溪
(沈陽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沈陽 110159)
習近平新時代黨的建設思想最鮮明的特質就是將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之中,并強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凸顯了黨的政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思想的理論邏輯和實踐特質,有助于進一步科學把握習近平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思想的精髓。
政治建設是指政黨為維護其合法性基礎、保持其先進性和純潔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政黨是具有天然的政治屬性的政治組織,一個政黨如果喪失了政治屬性,那其作為一個政黨的組織力量就將土崩瓦解。正因為如此,無產階級政黨歷來高度重視政治建設,強調要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大局思考和處理問題。
為保持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黨的政治立場、政治綱領、政治理想、政治品格。而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根本在于堅守住黨的基本政治原則。馬克思、恩格斯還明確指出,政治就是黨和國家的大局、大事,尤其是集中和權威,對政治方向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1]。而權威正是一致行動的必要基礎。革命導師列寧在組建布爾什維克黨時曾指出,政治上不合格的黨員,白給我都不要。他曾明確表示,“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看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tǒng)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產任務?!盵2]政治建設是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應有之意和內在要求。
就現(xiàn)實黨情而言,有著百年歷史的中國共產黨猶如定海神針一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穩(wěn)健發(fā)展。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不可諱言,黨內還存在一些政治問題,例如:有的同志忽視、淡化政治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有的同志“四個意識”淡漠,將黨的領導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有的同志我行我素、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如此等等。黨面臨著這些政治上的嚴峻挑戰(zhàn),嚴重影響著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黨情,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保證其沿著正確方向發(fā)展,就必須首先確保黨在政治上的堅定性,只有進一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才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進而才能更好地擔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所以說,習近平總書記將政治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首要位置,凸顯黨的政治建設在黨的其他建設中的統(tǒng)領地位,既是順應全面從嚴治黨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國共產黨更好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的執(zhí)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可謂正當其時。
從總體國際形勢來看,當今時代仍是一個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但與此同時,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期,世界格局正在發(fā)生深刻調整,不同國家的政治形態(tài)激烈交鋒,國際政治風云不斷變幻,中國治理和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國際環(huán)境的復雜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對此,全黨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判斷,不斷提高防范各類重大風險的能力。特別是進入新時代,共產黨人還必須做好進行具有許多新的特點的偉大斗爭的思想準備。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敏銳指出,各級黨員干部要不斷加強黨性和政治修養(yǎng),面對外界形形色色的誘惑時要有堅守信仰、嚴于律己的定力。只有這樣,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增強黨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
船重千鈞,掌舵一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因此,任何國家和政黨,都離不開黨這個領導核心,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至關重要,關系國家事業(yè)成敗,關系政黨興衰,特別是像我國這樣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有著9 1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不可以沒有堅強的領導核心與強有力的中央權威。如果離開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偏離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全國全黨就會成為一片散沙,出現(xiàn)各自為陣、各自為政的亂象,那樣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必須要做到“兩個維護”,就是要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就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皟蓚€維護”是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點、出發(fā)點,只有堅定維護,才能確保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在正確方向上向前邁進。政黨本身就是一個以實現(xiàn)其政治綱領為目標的政治集團,要實現(xiàn)政治綱領就必須心往一處想、步往一處邁,為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而不斷奮進。要保證統(tǒng)一行動,首先要有統(tǒng)一的領導。反之,如果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中國共產黨的戰(zhàn)斗力就會因此而削弱,中國共產黨就難以擔當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使命,社會主義建議事業(yè)將停滯不前。
歷史已經并將繼續(xù)證明,正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可以說,一部百年中國共產黨歷史,就是一部維護黨中央堅強領導的歷史。然而社會上總有一些人歪曲近現(xiàn)代中國革命歷史、宣揚歷史虛無主義,其害處就在于搞亂人心、敗壞政治風氣。如果任由這些言論滋長蔓延,那么不僅中國人民接續(xù)奮斗積累的成就會毀于一旦,就連黨的執(zhí)政地位也要丟失。因此,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定做到“兩個維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全黨服從中央,保證中央的政令暢通,才能在改革中妥善處理不同地區(qū)、不同群體以及地方和中央的關系,才能使黨員站穩(wěn)政治立場。一個政黨只有團結得堅如磐石,才能形成強大的戰(zhàn)斗力,才能激發(fā)全國各族人民奮斗的信心。因此,全黨必須有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在維護黨中央權威和習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上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做到堅定不移。
政治領導力是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最鮮明的標志。評判一名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的素質和能力,首先看他在政治上是否站得穩(wěn)、靠得住。而這最重要的就是應該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時刻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八膫€意識”是指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只有將“四個意識”牢記于心、落實于行,才能使黨更加團結統(tǒng)一、堅強有力。這深刻揭示了增強“四個意識”和實現(xiàn)“兩個維護”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指明了做到“兩個維護”的現(xiàn)實路徑。“四個意識”集中體現(xiàn)了根本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要求,是一個意蘊深刻、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其中,政治意識是根本,主要指黨員干部要堅決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服從黨的政治紀律,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大局意識主要指黨員干部自覺從大局出發(fā)看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從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做到正確認識大局,所有的言行都要符合大局的需要;核心意識是指在思想上堅決擁護黨的領導核心地位,認同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全黨要在思想上始終認同,在行動上始終跟隨,在統(tǒng)一思想的基礎上凝聚更大力量;看齊意識是指要經常、主動、全面地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政治路線看齊,切實做到政治立場始終不移、政治方向始終不偏。
由此可見,增強“四個意識”是實現(xiàn)“兩個維護”的內在要求和具體路徑,是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題中應有之意,是增強團結統(tǒng)一、凝聚發(fā)展動力的重要思想基礎,是攻堅克難、應對風險考驗的可靠保證。
新時代政治建設的關鍵在于黨內政治生活能否增強凝聚力、提高戰(zhàn)斗力,同時強化創(chuàng)造力。要做到這一點,必然要在落實黨中央各項方針政策上下功夫,切實增強黨員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黨內政治生活“四性”中,政治性為核心,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靈魂,指引黨內政治生活發(fā)展方向;時代性是關鍵,要求黨內政治生活不僅要保持優(yōu)良傳統(tǒng),而且要保證與時俱進;原則性是基本要求,開展健康有序的黨內政治生活,是解決存在的突出矛盾與問題的必然要求;戰(zhàn)斗性則是檢驗黨作為一個戰(zhàn)斗組織的重要標準,一個黨組織只有具有戰(zhàn)斗性,才能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
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建設中特別強調紀律要嚴明?!霸谒悬h的紀律和規(guī)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紀律和規(guī)矩。”[3]如果黨的政治紀律不嚴明,允許黨的組織和黨員干部各搞一套,我行我素,中國共產黨就會像蘇聯(lián)共產黨一樣,分崩離析以至解體,歷史教訓慘痛,發(fā)人深省。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可以說,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是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的鐵血法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排在首要位置,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頑強的意志品質,頂住壓力,全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管黨治黨的新成效。
生態(tài)是生物生存和發(fā)展的狀態(tài),包括生物的生理特征、生活習性以及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緊密相連的關系。因此,它通常與自然、環(huán)境相關聯(lián),如自然生態(tài)、生態(tài)環(huán)境。2014年6月,立足當前政治大環(huán)境,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首次提出“政治生態(tài)”這一概念。政治生態(tài)是指一個地方政治生活現(xiàn)狀以及政治發(fā)展環(huán)境,它是黨風、政風的綜合性折射。全面從嚴治黨要全面加強黨的各項建設,尤其要從深層次上加強黨內政治生態(tài)建設,將其作為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基礎性系統(tǒng)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正風肅紀、標本兼治,要求黨員干部堅持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規(guī)范言行,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梢钥吹?,純潔的、健康的、富有生機活力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正在形成?!罢紊鷳B(tài)好,黨內就會正氣充盈;政治生態(tài)不好,黨內就會邪氣橫生?!盵4]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同自然生態(tài)一樣都需要正本清源,如果出現(xiàn)污染而不加以制止、予以清除,必將造成嚴重的后果。只有保證黨內政治生態(tài)風清氣正,才能厚養(yǎng)黨的優(yōu)良作風形成的土壤,成為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歷史使命的有力保障。因此,只有筑牢黨的政治建設的思想和文化基礎,營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才能守住政治生態(tài)的“綠水青山”。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通過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努力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態(tài)。
方向決定事業(yè)未來,而“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fā)展第一位的問題”[4]。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我們黨的根本性建設,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這是對我們黨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以史為鑒,堅持黨的政治建設,是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也是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從挫折中奮起、在苦難中鑄就輝煌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如果在方向問題上出現(xiàn)偏離,就會犯顛覆性錯誤?!盵4]誠然,當年紅軍長征,上面有敵機轟炸,下面有敵人圍追堵截,沒有吃,沒有穿,還要爬雪山、過草地,為的是革命勝利。長征為什么能勝利?靠的是共產黨人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靠的就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而如今,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她已發(fā)展成擁有9 100多萬黨員,領導14億中國人肩負民族復興偉大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引領中國人民正在進行新的偉大長征。今天所要堅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一點,正是習近平總書記所特別強調的,政治建設的根本就是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這是方向性問題,不得動搖偏轉。同樣,也決不能羞羞答答、語焉不詳,決不能遮遮掩掩、搞自我麻醉。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必須旗幟鮮明緊跟黨的領導、立場堅定有信念。
新時代黨的建設將政治建設置于首要位置,這成為其最鮮明、最突出的特點。把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以此來統(tǒng)領黨的其他各個方面的建設發(fā)展,這樣的總體建設布局就從根本上抓住了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的關鍵點和“牛鼻子”。在實踐中,用這一精神來統(tǒng)領思想建設,會使黨的思想建設更加堅定牢固可靠;用這一精神指導黨的組織建設,會使黨中央的權威滲透到黨的各級組織之中,發(fā)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職能作用和整合能力,以便更好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用這一精神指導黨的作風建設,會營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用這一精神指導黨的紀律建設,會形成良好的政治風氣;特別是在黨的制度建設中,加強政治建設,會使制度建設的根本性得到充分發(fā)揮,確保制度建設更加科學、全面、穩(wěn)定??傊?,發(fā)揮黨的政治建設的統(tǒng)領作用,黨的建設內容會更加豐富、關系會更加清晰、布局會更加科學、體系會更加完善,從而不斷為新時代黨的各項事業(yè)發(fā)展提供堅強保證。
政治立場是共產黨人看待問題的根本立場。黨在建設發(fā)展過程中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更是共產黨人決定言行、判斷是非的根本準則?;趯θ嗣竦纳钋袩釔郏R克思、恩格斯提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盵5]中國共產黨是堅強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深知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以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為己任,實現(xiàn)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立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具有許多新的特點的偉大斗爭。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既是出發(fā)點也是落腳點,無論是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工程,還是深化醫(yī)療衛(wèi)生體制改革,無論是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還是打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都充分彰顯了“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政治情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人民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也是我們黨執(zhí)政最深厚的根基”[6],中國共產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團結奮斗。這就表明,中國共產黨的黨性和人民性從來就是一致的、統(tǒng)一的,每一名黨員都要堅信之、篤行之,永葆為人民服務的政治情懷。
服務是權力的本質所在,心無百姓莫為官。在古代,愛民如子、視民如傷是為官從政最基本的“官德”。于中國共產黨而言,“為人民服務”前面加上了“全心全意”的限定詞,執(zhí)政為民的底色更加厚重。只有永葆為人民服務的政治情懷,才能贏得民心。習近平總書記將政治建設同民生福祉相聯(lián)系,并強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把贏得民心民意、匯聚民智民力作為重要著力點?!盵4]黨的十八大以來,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才凝聚起黨與人民群眾同心同德、共同奮斗的強大力量。也正因如此,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能取得決定性勝利,才能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時,同心聚力,打贏這場防衛(wèi)戰(zhàn),成功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zhàn)。概言之,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真心尊崇人民、真誠相信人民、真誠依靠人民,才凝聚起不可阻擋的磅礴力量,黨的政治根基才得以不斷夯實。
新時代強化黨的政治建設能確保黨無論面臨任何情況都能夠堅定政治定力,不忘立黨之初心,牢記歷史之使命。只有政治建設本領強,才能保證黨即使處在革命勝利和執(zhí)掌政權之后,面臨很可能出現(xiàn)的政治分裂、官僚主義和腐化變質等考驗和危險之時,也能臨危不亂,做政治上的老實人,因此必須長期堅持[7]。黨的政治建設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中國共產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在從嚴治黨中加強政治建設,他認為“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注重政治上的要求”[8]。
對于一個黨來說,政治問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對于一名黨員來說,政治問題關系黨員的黨性原則。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擁有9 100多萬名黨員、在14億多人口大國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9],如果黨員干部不講政治、自行其是,就會污染和破壞黨的政治生態(tài),在風沙來臨的時候,就無法站穩(wěn)腳跟。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永恒課題[10],當前,全面從嚴治黨已經初見成效,但是也必須清醒地看到,一些同志信仰缺失、信念動搖等問題還比較突出,有的領導干部對黨不忠誠,與黨離心離德,不能有效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有的固執(zhí)僵化、思想守舊,有的考慮個人利益多,考慮黨的利益少[11-13]。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任重道遠,必須常抓不懈。
要言之,習近平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思想是一個科學的思想體系,具有豐富的思想內容和鮮明的實踐指向。筆者通過深刻闡發(fā)其理論內涵,有助于全面系統(tǒng)地分析習近平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思想,進而把握好政治建設理論的內在邏輯和實踐特性,科學地把握習近平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思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