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巖 祁夢蕊
【摘要】大學生是祖國未來,也是民族希望。當前,立德樹人教育環(huán)境之下,對于人才培養(yǎng)道德教育為首要內容??倳浟暯教岢觥叭恕边@一思想,是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綱要和宗旨。下文對于“三全育人”內涵進行解讀,并對課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提出“三全育人”環(huán)境下課程思政教改策略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三全育人”? 高校? 思政課程?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026-02
高等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決定著社會和國家的發(fā)展,思政教育對于人才素質有著決定性影響,也關系高等院校育人目標能否完成。思政教育可以與專業(yè)課程融合進行,打造課程思政,借助專業(yè)作為課程思政的教學渠道,讓專業(yè)課、思政課能夠同步進行,形成全主體參與、全過程實施和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創(chuàng)新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
一、“三全育人”概念解讀
思政工作是社會現代化建設根本所在,當前,社會主義信息化時代,受到多元文化與生態(tài)影響之下,大學生的思想也發(fā)生了諸多變化。新時期,立德樹人是黨對于高等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高等院校需要將思政工作育人的全過程,并且和專業(yè)教學相互融合,打造全過程育人生態(tài),實現全方位育人。
“三全育人”的內涵主要指的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其中全員育人是指在思政教育階段,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又或者是社會、家庭等主體都需要參與其中,形成教育合力,在不同的方向上展現育人功能,提高思政育人效果。而全過程育人是根據高等教育特點,將課程思政滲透在不同階段。比如,在專業(yè)課堂上體現思政教育要素;在課外活動當中,組織以思政為主題的活動內容,讓思政教育能夠和大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相互融合,促進其思想健康成長。全方位育人是從空間角度而提出的,要求高等院校利用豐富的思政教育載體,將思政內容滲透到專業(yè)課堂、生活、課外活動、實踐活動、文化活動當中,構建豐富的活動機制,完善高校思政教育機制。
整體而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能夠為高等院校課程思政教改指明方向。“三全育人”不但是黨對高等教育的全新要求,也是課程思政教改依托的重要綱領,需要教師以此為核心,探索課程思政的改革路徑,高質量完成育人工作,彰顯專業(yè)課程在學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優(yōu)勢。
二、“三全育人”指導下高校課程思政改革價值
(一)體現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性
高等院校在課程思政的教改過程,以“三全育人”為思想引導,有助于思政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應用,發(fā)揮專業(yè)教師在思政教育中的主體作用,讓高等院校所有教職工都能參與課程思政當中,形成全員育人的局面。依托“三全育人”要求,在全員參與的環(huán)境之下,建立課程思政體系,制定綜合育人目標,并將育人目標向院系、班級當中有效落實,明確每個教職工在思政工作方面的任務,使高校所有教育者能夠自覺承擔育人職責,將專業(yè)教師的工作潛能充分激發(fā),彰顯全過程育人特點,讓思政教育與高校各專業(yè)課程教學深度融合。在育人過程,教育者需要充分觀察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及時給予其指導,讓思政工作能夠起到引導學生思想、激勵學生行為的作用,有效落實育人目標。反之,合理展開課程思政改革,也能夠將“三全育人”要求有效落實,發(fā)揮社會和家庭等育人主體的力量,形成聯(lián)動作用,通過合作育人的方式,點面交叉,編織完善的育人網絡,讓思政教育能夠全方位開展,使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不斷更新。
(二)創(chuàng)新課程思政教育方法
建立完善的課程思政教育體系,能夠完成“三全育人”工作要求,探尋全新的育人方法,高效完成人才的思政教育工作。從“三全育人”內涵方面分析,要求高等院校所有教職人員都應積極參與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當中,轉變傳統(tǒng)工作觀念,思政教育不僅是思政教師的責任,也是專業(yè)教師的重要職責。在全員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之下,專業(yè)教師需要密切關注學生在專業(yè)課堂的表現,洞察其思想變化,通過豐富的教育活動,將思政內容滲透于專業(yè)課堂育人過程,時刻準備好以課程思政育人。除此之外,全方位育人還需要將課程思政教育體系優(yōu)勢發(fā)揮,全面整合課程思政教育資源,運用豐富的教育載體、教育形式,向大學生提供更多接受思政熏陶的機會,開辟全新的育人渠道,為課程思政改革提供更多教育方法。
(三)完成“三全育人”目標
國家2020年頒布《高等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綱要》對于課程思政的建設提供綱領性引導,并對新時期高等教育思政工作提出全新要求。在課程思政改革過程,融入“三全育人”精神及內涵,將教育內容和專業(yè)學科深度融合,讓思政元素能夠在專業(yè)課堂上綻放光彩,將三全育人要求有效落實,全方位做好育人工作,豐富思政教育素材和內容,占領專業(yè)課堂教育渠道,為學生開發(fā)思政學習第二課堂,開辟“大思政”教育格局,幫助學生學習思政理論,樹立正確“三觀”。
三、“三全育人”之下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策略
(一)落實頂層設計,借助課改推進“三全育人”
高等教育者需要對“三全育人”內涵有深刻的解讀,認識到思政教育并非思政教師或者某一學科教師的工作,需要多主體合力才能完成教育任務。從高校角度分析,應該充分明確課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將專業(yè)課程納入思政育人體系當中,完成教育目標。從“三全育人”要求出發(fā),探索和本校課程思政建設相適應的教育方案,制定能夠體現“三全育人”“課程思政”特色的教育方案,通過頂層設計的完善,讓教育過程能夠遞推式進行。與此同時,課程思政教改需要和客觀規(guī)律相適應,彰顯思政工作特色,圍繞大學生思想發(fā)展規(guī)律,讓“三全育人”能夠穩(wěn)步推進。
在“三全育人”觀念之下,課程思政改革需要目標明確、方向清晰,切勿將思政教育、德育和專業(yè)教育相混淆,而是要將不同課程當中的思政要素深度挖掘,尋找思政教育的落腳點,秉承立德樹人教育觀念,讓思政教育、專業(yè)課程之間深度融合,為思政教育尋求機會,凸顯其價值引領,助力思課程思政的教育改革,通過分類指導,讓不同的育人主體相互配合,體現出課程思政教育體系的先進性特點,高效完成“三全育人”工作要求。
(二)育人主體協(xié)同,通過改革落實“立德樹人”
協(xié)同育人是“三全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將協(xié)同育人要求有效落實,能夠推動課程思政的全面改革和教育落實。高校人才應該具備崇高的愛國理想,堅定的信念,才能承擔建設祖國的重要使命。“三全育人”理念之下,課程思政改革目標的有效落實也是協(xié)同育人有效落實的要求。高等院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應該做到專業(yè)課、思政課育人目標需要同向進行,為其協(xié)同作用的發(fā)揮奠定基礎。因為思政課的落實需要思政教師、專業(yè)教師和其他教師共同完成,對此,要求高校所有教職人員都應該準確把握“三全育人”要求,明確課程改革方向,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育人水平。在課程思政教育實施過程當中,能夠調用自身知識儲備,向學生彰顯自身的優(yōu)秀品德,自覺肩負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任務,在專業(yè)課堂教學方面,兼顧專業(yè)知識講解和思政內容滲透;還可以依托實踐課堂,傳授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同時滲透職業(yè)價值觀念,充分關心學生思想動態(tài),當學生出現畏難心理、迷茫心態(tài)、錯誤觀念的時候,教師應該及時與之溝通,對其引導,讓學生從錯誤的觀念或者價值觀當中走出,并且通過思政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職業(yè)觀、價值觀,推進“三全育人”目標的完成。
除此之外,高等院校還需要關注教職工隊伍的教育和培訓,強化思想指導,讓每位教師都能充分理解課程思政教育改革重要性和“三全育人”內涵,積極學習全新的教育政策、指導思想,借助課程思政教育體系,開創(chuàng)“三全育人”工作模式。如各學科教師可以集體備課,針對專業(yè)課中的思政要素提煉方法展開溝通交流,相互協(xié)商解決問題,讓課程思政內容的呈現更加精煉。在課堂授課環(huán)節(jié),保證為學生呈現的思政內容高度精準,打破學科限制,彰顯多主體育人優(yōu)勢,讓課程思政改革與“三全育人”要求深度融合。
(三)挖掘教育資源,彰顯課程思政改革的作用
課程思政的改革,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引導下,要求專業(yè)教師能夠理清專業(yè)教學、思政教育二者之間關聯(lián),對于專業(yè)知識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儲備思政知識,在課堂當中選擇合適的時機向學生滲透,培養(yǎng)學生務實精神,自覺承擔祖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重任。無論是哪種學科,其中內容都包含和思政教育有關的要素,比如,針對工科專業(yè),可以依托專業(yè)課程培養(yǎng)學生工匠精神,讓學生能夠形成敬業(yè)精神,在未來崗位上,盡忠職守,兢兢業(yè)業(yè)完成本職工作。
四、結束語
總之,高等院校在課程思政改革階段,以“三全育人”作為核心,能夠運用全新的育人理念,探索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發(fā)揮專業(yè)課程對于人才思想政治觀念培養(yǎng)的優(yōu)勢。在課堂思政改革階段,可通過頂層設計,完善育人過程,多主體合作,全方位育人,挖掘專業(yè)課中的思政教育資源,體現課程思政的應用優(yōu)勢,讓“三全育人”理念能夠有效落實,完成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袁廣盛.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J].時代報告,2021(5):102-103.
[2]黃建中.“三全育人”視野下高校思政教學改革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1(6):99-101.
[3]蔣鵬.“三全育人”視域下的高校思政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3):70-71.
[4]馬喜寧.高?!叭恕崩砟钕抡n程思政教學的探析[J].法制博覽,2020(19):233-234.
[5]谷磊.“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的困境與解決[J].昭通學院學報,2020,42(6):13-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