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素質教育以及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斷推進,專家和學者也在不斷地研究著應該如何進行教育改革才能讓學生們提高學習能力,做到全面發(fā)展。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在教學的同時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提高小學生的思維發(fā)散程度,讓小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更加輕松和愉悅。同時,對想象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僅為小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幫助,更是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拓寬了道路。本文針對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對想象力的培養(yǎng)情況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為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方面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供了參考,讓老師們更好地豐富學生們的想象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想象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7-0041-02
【本文著錄格式】滿小紅.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課外語文,2021,20(07):41-42.
與中學生不同,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能夠對事物產生一系列聯想。中學生由于受到一些環(huán)境的限制,其想象力程度有所下降,而小學生由于其年齡的特點,他們對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也很容易進行思維發(fā)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根據這一特點對小學生進行教學,要用不同的方式激發(fā)小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在學習知識時可以將所學內容與生活密切聯系,讓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求度更高,也學得更好。同時,想象力豐富的學生在進行閱讀和寫作時也更容易下手,而閱讀和寫作也是貫穿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重要內容。相關人員必須根據現階段小學生的特點,應用現有的科學技術,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性
如今,課程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專家對各個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根據本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狀態(tài)來對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上,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去設計一些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到相關知識,提高語文水平。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更加注意的是,要對小學生的想象力進行不斷的培養(yǎng)和提高,要讓他們充分利用想象力來解決生活中的事情。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學生在進行語文訓練時,也會更加得心應手,能夠更好地去進行閱讀和分析,寫作也會變得如魚得水。同時,想象力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讓學生做到全方位發(fā)展。
二、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象力培養(yǎng)現狀
(一)語文教學中對想象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較低
盡管教育部門對教學改革提出了要求,但是現在還有很多學校沒有在想象力方面進行加強。由于受到傳統(tǒng)思維的影響,相當一部分思想陳舊的學校和老師認為學習僅僅是為了考試,只要考試時能夠得到高分,其他的并不重要。這樣的應試教育使得學校在學生想象力方面并不重視,他們現在使用的教學方式還僅僅是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教授,不會拓展,更不會花費時間來進行想象力的培養(yǎng)。久而久之,這些孩子就會缺乏想象力,在面對稍微發(fā)散的問題時,這些孩子便會顯得手足無措,因為他們不會進行創(chuàng)新和思考,最后導致這些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被社會淘汰。
(二)教學方式存在缺陷
目前,許多偏遠地區(qū)的學校存在這樣的問題。他們雖然想盡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讓孩子們在學習方面更進一步,但是由于受到環(huán)境、思想、設備等的限制,他們無法進行合理有效的創(chuàng)新或者教學方式不科學,也導致小學生無法對想象力進行提升。這些教師中,很多都采用傳統(tǒng)的思維去進行教學的改革,學生們在這樣的方式下,學習能力也根本沒有提高,甚至想象力受到了限制。
三、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措施
(一)充分結合課題,幫助學生產生想象
當接觸到一篇新的文章時,首先是對題目的理解。讓小學生在仔細閱讀文章時首先對文章題目進行分析,思考作者可能要表達的情緒和內容有助于小學生對文章更感興趣,讓他們對這篇文章更加好奇,也能更好地去理解文章要表達的深沉含義,同時,文章的題目往往簡短有力,小學生通過對文章題目的解讀也能讓他們的想象力逐漸增加,讓他們在腦海中想象如果他們是作者的話,文章應該怎么寫。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通過帶領學生們對課題進行研究和探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們的想象力,讓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也能在不經意之間得到提升。
(二)加強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很少有人能夠在第一次閱讀時就完整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小學語文老師通常會要求學生們對文章不停地進行朗讀甚至背誦。小學生帶有感情地去朗讀文章時,可以逐漸體會到文章的深沉含義,也能在朗讀的同時進行思維的發(fā)散,想象到其他的事物,逐漸對文章更了解。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對文章進行全文誦讀,并要求學生們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去體會作者對圓明園的感情。教師: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學生: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教師: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學生: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在閱讀的同時,學生們就可以逐漸感受到當時圓明園的宏偉壯麗和作者對它的惋惜。
(三)合理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小學生的特點,對他們進行積極合理的引導,讓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斷豐富起來??梢栽诮虒W中提出一些合理的問題,讓學生們進行思考和想象,并對其回答進行進一步的引導和糾正,讓學生們在恰當的范圍內進行充分想象??茖W有效的問題有助于小學生豐富自己的想象力,讓他們思維更加活躍。
(四)利用課本中的插圖,豐富學生的想象
考慮到小學生對圖片的喜愛程度和好奇程度,在制作教科書時相關人員就有意在課本上添加了相關的圖片,一方面讓小學生能對文章產生興趣,另一方面也是要讓小學生能更加充分地去理解文章表達的意思,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圖片的轉化,小學生更容易在圖片中產生聯想,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比如,在學習《游子吟》時,在詩篇的旁邊,有一幅圖畫,畫中有一個年輕人在燈光下學習,而他的母親也是在微弱的燈光下為兒子縫著衣服,通過這幅畫的描繪,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們想象一下這幅畫背后發(fā)生的故事,從而體會母愛的深沉。
(五)通過對比與比較,幫助學生展開想象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對比的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們通過不同情景的體驗來感受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同時,利用對比的方法,小學生能更容易地在不同情景下進行想象,對文章產生屬于自己的獨特理解。比如,在學習課文《三個和尚》時,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去分析幾種不同場景下發(fā)生的事情,讓學生們通過對比來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六)續(xù)編故事,拓展學生的想象
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是開放式的結果,即在一個故事中,作者并沒有完全將故事的結尾告訴讀者,而是讓讀者去體會,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去想象自己想要的結局。這就給了學生們足夠的范圍去想象,讓學生們自己對故事進行續(xù)寫,學生們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讓故事的主人公按照自己想要的情節(jié)去發(fā)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比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去續(xù)寫故事,第二天小女孩醒來了,會發(fā)生什么新的故事呢?也許她突然發(fā)現自己居然靠在火爐旁邊,爸爸媽媽也圍在她的身旁,也許她只不過是又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夜晚。通過續(xù)寫故事讓小學生的想象力不斷提高。
(七)利用課堂作業(yè),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對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還可以通過課外作業(yè)來加強。小學語文的課堂作業(yè)通常是對本篇課文的拓展和延伸,能夠讓學生們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體會到更多的東西,也能讓學生們通過作業(yè)產生進一步的聯想和想象,讓他們的閱讀能力提升,也讓他們在遇到同類型文章時,能輕松地理解文章意義。比如,在學習完《題西林壁》以后,布置作業(yè):請同學們根據這首詩的內容畫一幅畫,并簡單闡述自己畫的內容。通過這個作業(yè),讓學生們對詩中描繪的景象進一步了解。
四、結語
總體來說,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小學語文科目的獨特性,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狀態(tài)和現有教學方案的特征,不斷完善并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yǎng)并且提高小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們在語文方面的能力不斷加強,也有助于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涯中更輕松和快樂。
參考文獻
[1]牛玉芳.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J].文學教育(下),2020(3).
[2]辛梓.小學語文階段教學的導入方式[J].職業(yè)技術,2020(2).
[3]姜紅.淺議如何利用微課輔助小學語文教學[J].科技風,2020(6).
[4]王洋.解析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2).
[5]沈寧.引生活之源促語文學習——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2).
[6]薛小鋒.傳統(tǒng)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20(2).
[7]陳芳.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途徑[J].西部素質教育,2020(5).
作者簡介:滿小紅,女,1978年生,四川松潘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