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東港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丹東 118300)
慢性腎功能損害一旦延誤診治,十分容易進展為腎功能衰竭,從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早期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我國腎功能損害的發(fā)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在原發(fā)性腎病中,以腎小球腎炎占比最高,在繼發(fā)性腎病中,以糖尿病腎功能損害占比最高[1]。此外,腎功能損害的發(fā)病率與感染、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呈正相關(guān),老年男性人群發(fā)生腎功能損害的風險更高[2]。有研究表明,慢性缺血性疾病可能是中老年人發(fā)生腎功能衰竭的一個重要原因[3]。目前用于診斷腎功能損害的標志物較多,但新舊標志物均存在一定的優(yōu)缺點,仍缺乏十分理想的標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討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聯(lián)合檢測在腎功能損害的應(yīng)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47例腎功能損害患者為研究組,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齡27~71歲,平均年齡(47.19±6.18)歲;輕度腎功能損害26例,重度腎功能損害21例;高血壓腎功能損害13例,糖尿病腎功能損害15例,腎病綜合征12例,肝腎綜合征2例,慢性腎小球腎炎4例,痛風性腎病1例。同時選擇30例健康體檢正常者作為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4~69歲,平均年齡(45.30±9.08)歲。兩組性別、年齡資料比較P>0.05。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前一晚22:00后禁食禁飲,于次日早晨抽取空腹靜脈血3 mL,檢測儀器為羅氏P-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Cys C的檢測采用乳膠增強散射免疫比濁法,試劑盒為瑞源生物科技公司產(chǎn)品,參考范圍:0.59~1.03 mg/L;Scr的檢測采用肌酐酶法,試劑盒為Olympus公司產(chǎn)品,參考范圍:43~130 μmol/L;BUN的檢測采用谷氨酸脫氫酶法,試劑盒為中國九強生物產(chǎn)品,參考范圍:2.2~7 mmol/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結(jié)果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結(jié)果行t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Cys C、Scr、BUN水平比較 研究組Cys C、Scr、BUN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腎功能損害組Cys C、Scr、BUN水平比較 輕度腎功能損害組Cys C、Scr、BUN水平明顯低于重度腎功能損害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Cys C、Scr、BUN水平比較()
表1 兩組Cys C、Scr、BUN水平比較()
表2 不同腎功能損害組Cys C、Scr、BUN水平比較()
表2 不同腎功能損害組Cys C、Scr、BUN水平比較()
2.3 Cys C、Scr、BUN對腎功能損害的檢出率 Cys C對腎功能損害的檢出率為55.32%(26/47),Scr對腎功能損害的檢出率為44.68%(21/47),BUN對腎功能損害的檢出率為34.04%(16/47),Cys C+Scr+BUN聯(lián)合檢測對腎功能損害的檢出率為87.23%(41/47)。聯(lián)合檢測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單一指標檢測(P<0.05)。
急、慢性腎功能損害是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目前對于腎功能損害尚缺乏理想的診斷標志物,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是診斷腎功能損害的常用生物學標志物,但有研究表明,有很多糖尿病性腎功能損害患者并不能檢測到蛋白尿[4-5]。國際指南建議聯(lián)合尿蛋白和腎小球濾過率來篩查腎小球損害[6],而用于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金標準”是外源性放射性核素標志物的清除率,其檢測費用高昂,很難普及。目前多使用Scr通過一套方程式估算腎小球濾過率,但這套方程式是以西方人為基礎(chǔ)的,用于亞洲人群還存在一定的缺陷[7]。
Scr和BUN都是傳統(tǒng)的腎功能標志物,但具有較多的局限性。研究表明,年齡、性別、肌肉含量、飲食、藥物、血容量、黃疸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均會影響Scr的檢測結(jié)果[8-10]。并且對于慢性腎功能損害,由于設(shè)定Scr的基線值,往往不能區(qū)分Scr的升高是由慢性腎功能損害導(dǎo)致的還是由急性腎功能損害導(dǎo)致的[11]。血BUN是人體蛋白質(zhì)代謝的終末產(chǎn)物,血中的BUN全部由腎小球濾過。研究表明,當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到正常的33%,Scr和BUN仍可保持在正常范圍,對腎功能損害的敏感性降低[12-13]。CysC為非糖基化的堿性蛋白,研究表明,它是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一種比較理想的內(nèi)源性標志物,具有以下特點:生成速率恒定,不能由腎小管分泌,其分子量比肌酐大,帶正電荷,所以可敏感地反映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的改變,血中的CysC含量完全取決于腎小球濾過率,并且不受年齡、性別、炎癥、肌肉量、飲食等因素的影響[14-15]。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Cys C、Scr、BUN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輕度腎功能損害組Cys C、Scr、BUN水平明顯低于重度腎功能損害組。說明腎功能損害患者的Cys C、Scr、BUN水平總體是高于健康者的,并且腎功能損害越嚴重,Cys C、Scr、BUN水平越高。Cys C對腎功能損害的檢出率為55.32%(26/47),Scr對腎功能損害的檢出率為44.68%(21/47),BUN對腎功能損害的檢出率為34.04%(16/47),在這3種標志物中,Cys C對腎功能損害的檢出率明顯高于Scr和BUN,但將Cys C、Scr、BUN聯(lián)合起來,對腎功能損害的檢出率顯著升高到87.23%(41/47),說明三者聯(lián)合檢測能夠較高地檢出腎功能損害,具有重要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