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是英語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化的必然結果,對一線英語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養(yǎng)—課程標準(學科素養(yǎng))—單元設計—課時計劃”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師教學活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其中教學活動設計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進行,因此教學目標的制定尤為重要。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06-0046-02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主要指向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是英語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化的必然結果,對一線英語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解析教材;目標統(tǒng)整,內容整合;創(chuàng)設語境,強調語用;以生為本,挖掘文化和主題意義。由此可見,英語課時教學目標的制定關乎課堂活動如何設計、運用何種教學策略、教師評價的導向性以及主題文化挖掘的深度等問題。
下面,以牛津上海版小學英語教材M2 Unit 3《About me》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基于核心素養(yǎng)制定課時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的定義
何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關于教學將使學生發(fā)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學習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進行。同時,教學目標是一個多層次的系統(tǒng),包括國家培養(yǎng)總目標、學科(課程)教學目標、階段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
二、制定教學目標的理論依據(jù)
1.以課程目標為依據(jù)
《課標》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小學英語教學的核心目標?!墩n標》作為上位目標,體現(xiàn)國家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五個維度上對不同年段學生的基本要求,各版本教材的內容、功能和話題都能在其中找到對應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先仔細研讀《課標》。
2.以教材為依據(jù)
目前,蘇州市實驗小學使用的是牛津上海版英語教材,這個版本教材的每一冊書包含四個模塊,一個模塊即為一個大主題,每個模塊下面含有三個單元,細化為三個平行的小主題。同時,教材中的同一模塊主題不變,而難度和話題的廣度逐年呈螺旋上升態(tài)勢。根據(jù)教材的這一特點,我校編寫了《蘇州市實驗小學英語學科目標體系》,梳理了整套教材的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給予教師一個基本的參照標準。這樣既可以幫助教師確定本單元的核心板塊和核心內容,又能避免出現(xiàn)制定的教學目標與舊知重復、脫節(jié)等問題。
3.以學情為依據(jù)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所以合適的教學目標,一定是精準地指向學生學情的。學情分析既要了解學生已有的英語水平,即學習起點,又要符合該年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性格特點。
三、以M2Unit 3《About me》教學為例制定課時目標
1.制定單元目標
本單元的核心板塊包括“Look and learn”“Look and say”“Look and read”“Learn the sound”等內容,其中“Look and learn”“Look and say”的圖文內容都是“描述我的五官”,“Look and read”的圖文內容是“描述我的身體部位”;非核心板塊包括“Say and act”“Listen and enjoy”等內容。本單元內容,對應的是《課標》里“個人情況”中的“個人信息”這一話題。
根據(jù)我校編寫的《蘇州市實驗小學英語學科目標體系》,該單元的任務、目標和話題呈現(xiàn)如下。
不難發(fā)現(xiàn),本單元的核心內容是hair, eye, ear, nose, mouth這五個核心詞匯以及“My...is/are”這一核心句型。作為3A的英語教材,有必要梳理同一模塊主題下學生學過的內容和掌握的技能,以明確學生的學習起點。如在1A M1 Unit3《My face》這一單元中曾學過eye, mouth, face, nose, ear等單詞和“This is my...”句型,學習要求是“能在語境中聽、說單詞,能正確認讀單詞圖片,能運用‘This is my...指認自己的五官”。在2A M2 Unit3《My hair is short》這一單元中,學生學過hair, head, face等單詞和 “My... is/are... Your... is/are...”句型,學習要求是“能在語境中運用單詞,包括聽說讀寫看五個維度;能運用句型說出自己和對方的五官特點”。
通過梳理,筆者發(fā)現(xiàn)本單元的核心單詞和核心句型已經全部出現(xiàn)過,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一方面要在核心單詞和寫句型方面提高要求;另一方面,整合“I am...”“I have...”“Your...is/are”等句型,讓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介紹自己外形的特點。因此,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知識與技能方面:
(1)To use“hair, eye, ear, nose, mouth” to identify our face.
(2)To use the sentence “My... is/are...” to describe our appearance.
(3)To use “Who am I?” to let others guess and find out me.
(4)To know the pronunciation rules of “/i/” in word.
文化與情感態(tài)度方面:
(1)To know the unique of being “me”.
(2)To accept and like “me”.
(3)To be confident.
學習與策略方面:
(1)oread, listen, think and ask about information to finish thetask.
(2)To write correctly and fluently.
2.制定課時目標
在單元目標制定之后,劃分課時目標時,不是簡單地對單元目標加以細化,而是要在課時之間注意教學內容的整合、復現(xiàn)。同時,注意聽說讀寫看五個方面訓練的全面性,活動設計形式的多樣化,育人目標的發(fā)展性??偟膩碚f:一要關注每一課時目標之間的整體性和遞進性;二要關注知識技能、文化情感、思維策略等方面的目標;三要關注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的導向和評價作用;四要關注教學目標敘寫的規(guī)范性、具體性和可操作性。
基于此,本單元三個課時目標及其語言活動可以制定如下。
課時目標之間呈現(xiàn)相關性和遞進性,學生可以在語境中不斷運用、積累語言,從而推進整個單元的學習目標。這符合學生語言學習和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全國第十屆有效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研討會上,鐘啟泉教授指出:“核心素養(yǎng)是國際教育界潮流,而‘核心素養(yǎng)—課程標準(學科素養(yǎng))—單元設計—課時計劃正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師教學活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筆者通過對3A M2 Unit3 《About me》課時目標制定的嘗試,發(fā)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課程標準(學科素養(yǎng))—單元設計—課時設計”這一模式的可操作性,說明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的設計、作業(yè)設計和評價設計等方面都有積極的導向作用。當然,在立德樹人的根本前提下,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不斷反思、完善和改進教學目標,使之更符合學生實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