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暉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教學方式的變革提供了很大的動力,同時它與教育的結合,也為教學工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進行結合,使數學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本文針對信息技術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明確的描述。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教學
初中傳統(tǒng)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隨著信息技術的廣闊運用逐漸的消失,使教學模式更多樣,使教學形式更豐富,這為教學方面的改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僅靠簡單的口耳相傳,沒有形象的技術表達,導致學生對知識的了解不是很透徹,尤其是對一些抽象概念理解起來特別的困難。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應用多媒體來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突破重難點,可以聲情并茂的很形象的表達出所學的知識要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信息技術的利用使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沒有了限制,使學校和家長的溝通更有效率,從而增強了數學教學的利用水平和學生綜合水平,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擁有了更好的基礎。
一、創(chuàng)設教學的情景,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初中數學的難度對學生來說還是很大的。他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夠解決一些復雜的數學難題。由于學生的數學思維還處于發(fā)展階段,所以學生學習數學要比其他的科目難一些。而信息技術的應用使這些難題都能夠一點點的解決。教師可以經常的運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為學生建立一些良好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能夠將知識很形象的記住,并且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使學習氛圍增強,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整體跨越一大步。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備課時,可以運用課件PPT的形式為學生更直觀具體的來體現教學知識點,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積極思考。
例如,在解說北師大版九年級中的第三章《 用樹狀圖或表格求概率》的時候,由于學生對概率的概念不是很熟悉,尤其樹狀圖和表格在表達過程中如果只靠教師自行畫出,會浪費很多時間。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概率的表達,可以形象地畫出樹狀圖和表格,是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概率的相關概念。除了樹狀圖和表格,還可以為學生展示餅圖、柱狀圖、折線圖等等其他形式的概率表達方式。這樣既鞏固了學生對課本的基礎知識,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通過這種直觀、具體的表達方式,使其實很乏味的各種知識點以圖形、動畫等多種形式很形象的顯示出來,增加了數學的趣味性,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學習的喜歡和動機,從而提高了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水平。
二、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由于數學知識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所以初中數學知識中必定存在一些比較難的問題,而初中學生的理性思維還發(fā)展的不太充分,因為感性思維在初中學生的思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初中的學生對于數學知識中的難點、重點問題的學習和理解不是很到位。數學邏輯思維在初中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中有一定的限制,導致學生不能靈巧地記憶一些數學概念和數學公式時,不能做到融會貫通,而是通常運用一些比較刻板的記憶方法,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習數學的效率。這種方法只能勉強應付考試,而真正的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沒有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以達到重點、難點問題的突破。通過把抽象知識變得具體化,讓知識易于理解,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的理解和記住,有效增強了解決數學的實際能力。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北師大版教材的第六章《反比例函數》時,由于這部分知識有些抽象,所以很多學生對于如何正確畫出函數這部分的知識掌握的不是很好,如果僅靠老師簡易板書和枯燥的講解,恐怕學生也不能很好的掌握這部分知識。并且這部分知識需要實際畫圖,如果只用粉筆和黑板,老師畫起來還會很費時間,留下講解的時間少,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因此,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突破數學教學的重難點問題,實現數形結合、方便快捷清晰的向學生呈現出反比例函數的畫法和圖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會如何準確的畫出反比例函數,從而更好的解決數學中的實際應用能力。
三、應用信息技術加強師生、家校之間的聯(lián)系與溝通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為實現老師和學生、家長和學校的交流溝通提供了一條新的道路,使老師和學生、家長和學校的合作交流更加便捷,使教師能夠及時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的各種狀況,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問題和障礙,也能防止一些不良情況的發(fā)生,更有利于學生的更好的成長和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在導入階段,可以介助投影儀向學生播放本節(jié)課的相關視頻或圖片,考完之后,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大膽發(fā)言,并且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使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都活躍起來,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欲望。信息技術溝通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不僅存在于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于課余生活中。
例如,在課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和學生布置家庭作業(yè),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掌握的數學知識也可以在網絡上尋求解答,掌握知識故意也可通過網絡請教老師,這樣大大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和答案的渠道和方法。同時,老師也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渠道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以便家長能及時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所作所為,老師也能根據家長所描述的學生在家里的情況選擇更好的教育方式,以做到“因材施教”。還可以通過建立家長互相溝通交流群,與家長共同合作幫助學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增強學生對學習的欲望,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變成具體簡單易接受的知識,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快樂中的學習數學,同時能夠提高自己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通過信息技術手段還可以實現老師和學生、家長和學校的交流溝通,為學生解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學習障礙,共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和綜合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連軍.淺析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2018(34):152.
[2]付斌.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1):24.
306950033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