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叔
(溫州正大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溫州 325000)
現(xiàn)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Peter F.Drucker)曾提出,管理者的素質、能力對企業(yè)發(fā)展影響是決定性的[1]。對于經營管理者而言,其具有經營管理決策的權限與職能,發(fā)揮著主導、支配作用,因此管理者能力直接決定能否開展有效管理活動,能否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yōu)勢地位,也決定企業(yè)在一時成功后能否走向持久的輝煌。由此,長期以來企業(yè)經營管理者的能力問題受到廣泛關注,不同的研究人員站在不同角度探索了大量經營管理能力模型,然而此類模型的運用雖可提高組織效率,但在經營管理績效預測方面存在不足?;诖吮尘跋?,“勝任力”概念被提出,本文主要就此其與經營管理績效展開詳細分析。
“勝任力”源于拉丁語Competere,本意是“適當”,國內翻譯為素質、能力、勝任力、勝任特征等。20世紀初,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科學管理之父Frederick Winslow Taylor[2]提出了每項工作均有一定的勝任力特征,但是還未真正提出“勝任力”概念。直至1973年David·C·Mc Clelland[3]真正提出勝任力概念,1980年Patricia Mc Lagan首次將勝任力模型運用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將勝任力與組織績效相聯(lián)系,在招聘、培訓、個人職業(yè)發(fā)展以及領導者接任中,勝任力模型均占據重要地位。1982年,Richard E.Boyatzis在《The Competent Manager: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一書中,明確了勝任力在管理工作中的價值,推動了勝任力模型的成熟與發(fā)展。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管理界對勝任力概念開始了深入討論,十來年間各種理論與時間研究成果均被各行業(yè)專家、學者以及管理人員所論證,在推動企業(yè)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本文以房地產經營管理者為研究對象,詳細探討了經營管理者勝任力與經營管理績效的關系。
在房地產企業(yè)中,經營管理者包括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重要領導崗位或部門負責人,同時也包括一些重要參謀崗位人員。根據經營管理者在組織中所處層級的不同,可將其分為高層、中層以及基層管理者。其中,基層管理者在房地產企業(yè)中依舊處于執(zhí)行層,績效評價方面與普通員工差異不大;中層管理者是企業(yè)的內部管理與執(zhí)行者;高層管理者則負責確定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分配資金、資源以及與重要外部各利益相關者聯(lián)系,保證管理人員的供給,確定企業(yè)管理組織機構的使命、愿景等。基于上述分析,下文主要就高層、中層管理者勝任力與經營管理績效的關系展開研究[4]。
2.2.1 經營管理者勝任力
對于房地產企業(yè)經營管理者而言,其勝任力可定義為:能夠對經營管理者的工作績效產生顯著影響,區(qū)分優(yōu)秀與一般績效的經營管理能力。
2.2.2 高層管理者勝任力與組織績效關系
本文通過調查分析,對高層管理者的勝任力與組織績效關系展開分析。其中,組織績效分為四大維度,分別是財務績效、市場績效、流程績效以及發(fā)展績效,經統(tǒng)計分析經營管理能力要素對組織績效的影響情況如表1所示。
結合上文分析可得,高層管理者對組織績效產生影響勝任力共計12種,具體分析如下:(1)影響最為顯著的勝任力要素是自信管理能力。高層管理者對自身的認識與自信力,可通過多方面影響組織績效。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經營管理者樂觀、自信可通過影響風險承擔實現(xiàn)對企業(yè)績效的間接正向影響[5]。(2)影響較顯著的勝任力要素包括:個人特質、整合能力、維護關系、工作習慣以及人事管理,其中,個人特質對財務、發(fā)展績效均起到正向促進作用;整合能力對財務、市場績效主要起到反向作用,經分析顯示高層管理者過度傾聽他人意見時,容易降低自身判斷正確性,以至于對財務、市場帶來不利影響;維護關系能力對市場、流程績效均起到了正面的營銷,而工作習慣能力對市場、發(fā)展績效的影響也是正面的;人事管理對市場、發(fā)展績效存在正面影響,原因是當高層管理者可較好組織人事時,在市場、組織長遠發(fā)展方面可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3)剩余的影響勝任力要素包括壓力管理、計劃決策、解決問題、指導他人、公民責任和預測能力,其中,壓力管理對財務績效產生影響顯著,這也是高層管理人員的重要能力;計劃決策、解決問題的能力均對市場績效產生正面影響;指導他人能力對流程績效影響正面,即當高層管理者可對員工進行指導時,有利于優(yōu)化員工工作行為,切實提高流程績效[6];公民責任能力有利于正向促進發(fā)展績效,高層管理人員若是能夠給社會做出較大貢獻,必然有利于企業(yè)長遠發(fā)展;預測能力對發(fā)展績效顯示為負面影響,此結果懷疑在統(tǒng)計分析時受到特殊變量影響,還需進一步論證。
表1 高層管理者經營管理能力要素對組織績效的影響情況
表2 中層管理者經營管理能力要素對組織績效的影響情況
2.2.3 中層管理者勝任力與部門績效關系
本文中也對中層管理者的勝任力因素展開了調查分析,主要探討了其與部門績效的關系。其中,部門績效主要可分為三大維度,分別是內部合作績效、責任程度績效以及客戶滿意績效。經統(tǒng)計分析中層管理者經營管理能力要素對組織績效的影響情況如表2所示。
結合上文分析可得,高層管理者對組織績效產生影響勝任力共計16種,具體分析如下:(1)工作習慣這一勝任力要素對內部合作、責任程度績效均存在正面影響。究其原因,當中層管理者具有良好工作習慣時,可對部門下屬產生正面影響,增強員工責任心,促進員工更為優(yōu)質地完成部門任務。(2)個人特質能力在責任程度、客戶滿意績效方面均存在正面影響。當中層管理者在工作中的一些良好特質展現(xiàn)時,可給部門內人員、客戶等產生良好印象,提升客戶滿意度。(3)壓力管理對責任程度的影響是正面的。中層管理者通過合理調整壓力,不僅可較好地完成自身任務,也有利于鞭策下屬完成工作,將壓力轉變?yōu)閯恿?。?)學習能力、責任規(guī)章可對客戶滿意績效產生正向影響。通過學習可提升知識技能和自身素質,更好完成工作,提升客戶滿意度。責任規(guī)章則是部門運轉的重要保障,嚴格按規(guī)章辦事有利于提升客戶滿意度。(5)維護關系、指導他人能力對內部合作、客戶滿意績效均存在正向影響。(6)績效管理能力對內部合作、責任程度績效的影響也是正向的。中層管理人員具有良好的績效管理能力時,可提升部門內各種績效,相應地提升內部合作、責任程度績效。(7)變革能力是所有勝任力要素中唯一的對兩種部門績效(內部合作、責任程度)都會產生反向影響的能力要素。此種情況的出現(xiàn)可能是因為中層管理者過度強調變革,導致部門員工感到變動頻繁,以至于績效受到不利影響。(8)責任品質能力、對待他人能力在內部合作、客戶滿意方面的影響均是正向的,此種能力要素可幫助中層管理者獲得部門成員、外部客戶的良好評價,提升相應的績效。(9)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在客戶滿意方面的影響均是負向的,懷疑存在特殊變量,需進一步開展研究。(10)公民責任能力對責任程度、客戶滿意績效的影響是正面的,此項內容有幫助社會、保護環(huán)境、慈善事業(yè)等,有利于樹立良好形象,獲得部門下屬和客戶的認可。(11)計劃決策、自信管理能力對客戶滿意績效的影響是正向的,有利于促進目標達成,提升客戶滿意度。
綜上所述,基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對于房地產企業(yè)而言人才的任用極為關鍵,尤其是經營管理者的能力對房地產企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決定性影響。傳統(tǒng)基于崗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提出了勝任力模型這一概念,著重分析了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勝任力與經營管理績效的關系,并得出了具有顯著影響力的勝任力要素。在房地產企業(yè)運營中,應根據勝任力分析情況實現(xiàn)人力資源的最佳配置,完善企業(yè)經營管理者各項能力,全面提升企業(yè)經營管理績效與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