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梅
〔摘要〕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普遍開設的如今,如何將每周一節(jié)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有效地開展,成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們的頭等研究課題。福建省泉州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近年來在積極心理品質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上的研究和實踐較多,結合此背景,從積極心理學視角出發(fā),探討如何設置和進行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促進課堂教學的開展,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達成。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課堂導入;課程思考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04-0036-03
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導入如果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切入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主題,開啟學生思考和參與的序幕,對于教學目的的達成與實現(xiàn)顯得尤其重要,能為課堂的整體活動增光添彩。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強調活動體驗與分享交流,所以教師如何根據(jù)教學目標設置合理而有效地進行課堂導入的設置,是每位心理健康教育老師設計每節(jié)課的首要工作。
近幾年來,以積極心理學為主導方向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的認可和推行。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出發(fā),在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自己學習的優(yōu)勢與不足,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對中小學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重大的意義和影響。因此,本文從積極心理學視角出發(fā),探討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上關于課堂導入的相關策略及注意事項。
一、設置課堂導入的原則
(一)課堂導入需切題
一些教師在設置課堂導入的時候,存在用簡單的暖身活動作為課堂導入的目的,例如在以尋找自身特質為主題的課堂導入中,用“考考你的反應能力”的小游戲進行課堂暖身,然后再展示課堂實質性導入或者直接進入課堂主題,這樣會導致浪費了課堂時間,降低了課堂導入的有效性。應在設置課堂導入的時候,結合暖身和切題兩個目標進行課堂導入的設計。在尋找自身特質為主題的課堂導入中,可以在游戲中結合特質信息,例如對特質詞進行反應的小任務,這樣在導入中就可以直切主題,進入特質的主題教學中?;蛘呖梢栽趯脒^程的提問和引導語中加入對每個人為什么不同的思考,從而引出特質的課堂主題。
(二)課堂導入需引起情感共鳴
課堂導入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就要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促進學生進行思考、探索和學習。情感共鳴的基礎是符合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實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主題大部分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在選擇情景和事例的時候,要考慮與學生年齡段相適應,生活情景有近似性和代表性,貼近學生近期生活的特點;在選擇游戲的時候,要事先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對游戲的勝任程度,注意學生的反應;在選擇視頻等導入材料的時候,要注意選擇學生年齡范圍內能理解和接受的內容和主題。
(三)課堂導入需注意提問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課堂導入通常通過提問和討論來進行引導,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實際水平。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認為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課堂導入的問題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生提供帶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fā)展區(qū)而達到下一發(fā)展階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fā)展區(qū)的發(fā)展。
(四)課堂導入需要分清主次
課堂導入的作用是為整節(jié)課的開展做好知識和情感上的鋪墊,所以教師要記住其基本作用,不要在課堂導入部分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導致整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主次不分,出現(xiàn)頭重腳輕的情況。
(五)課堂導入需鋪墊積極取向的課堂基調
課堂導入是整節(jié)課的鋪墊,意味著對這節(jié)課的課堂基調和取向也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首先,在選擇導入材料和內容上,要選擇正面積極導向的材料與內容。其次,在提問與引導的時候,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尊重他人、積極樂觀等積極品質。特別是在學生發(fā)言的時候,要營造包容的氛圍。
二、課堂導入的方式
(一)游戲導入
游戲在以體驗式活動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游戲導入的使用受到學生的歡迎,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跟著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大部分課堂導入游戲都是從團體輔導游戲改編,隨著游戲的不斷應用和開展,有些事項也需引起注意。首先,游戲需要有新穎性。在觀摩其他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時,多次聽到用“烏鴉與烏龜”的游戲,這是十幾年前就出現(xiàn)并不斷被使用的游戲,建議可以根據(jù)課堂主題去改進相應的方式和內容,降低使用的頻率。
(二)視頻導入
這里的視頻導入分為四種,第一種是影視資源的使用,例如動畫片或者綜藝節(jié)目等相關主題材料的剪輯及使用。比如在小學三年級“友誼的小船”課上,可以用一些《熊出沒》里熊大、熊二與光頭強交往的動畫片段導入,教師提問學生,熊大、熊二與光頭強之間是友情嗎?引發(fā)學生對于什么是友誼的討論與思考;第二種是教師自制的視頻,在找不到切合課堂主題的素材時,可以采取自行拍攝學生情景劇,制作照片視頻等方式進行課堂導入,在“友誼的小船”這一課,就可以組織較為簡單的場景劇場,展現(xiàn)關于友誼的矛盾,從而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探討。
(三)情景導入
這里的情景導入是指通過教師的課件、語言、教具等設置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出故事背景或者提出與課堂主題相關的問題與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將創(chuàng)設的情景貫穿在整節(jié)課中,最后通過情景中的問題和任務推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例如在二年級的“森林外號大賽”課中,教師通過手偶玩具的使用,結合現(xiàn)在的微信視頻,創(chuàng)設小獅子通過微信視頻跟大家傾訴關于外號的煩惱,然后帶大家參加“森林外號大賽”,根據(jù)教學目標設置三個比賽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對取外號這件事情進行認識和理解。
(四)問題導入
所有的課堂導入最后都會用到提出問題的方式,通過學生的回答和理解,引入課堂主題。而這里的問題導入方式指的是運用談話法直接提出這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或者主題,從而帶著這個問題,展開課堂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問題的線索,一步步追尋問題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漸掌握和理解課堂主題,達到課堂目標。例如在五年級“注意力我能行”的課堂中,老師用“大家都知道注意力重要,但是到底怎樣才能集中注意力呢”這一問題讓學生們暢所欲言,打開思考的閘門,邀請學生們探索注意力的秘密,通過尋找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
三、課堂導入的注意事項
(一)把握時間
課堂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頭,是一頓饕餮大餐的開胃菜,重要但是不能喧賓奪主,搶走主菜的味道。在時間上,課堂導入大致控制在2~5分鐘,最長不能超過5分鐘。
(二)把握提問的有效性
課堂導入的時間有限,在有限的時間用有限的提問去引導學生打開這節(jié)課的大門,是教師需要探究的地方。在備課的時候,需要斟酌和推敲設置的問題,是否可以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回答,從而達到課堂導入的目標。
(三)把握課堂紀律
心理健康教育課因為獨有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學生相比在其他課堂會比較放松,所以在課堂紀律方面會有一些松懈,從而影響課程的進展。這是許多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的困惑和短板。在課前制定好課堂約定,強調課堂紀律,在日常做好課堂習慣的培養(yǎng),這些都是日積月累的工作。在每節(jié)課的課堂導入部分,教師的精神面貌和對課堂紀律的態(tài)度,決定著這節(jié)課學生的精神面貌和課堂紀律的態(tài)度。
(四)把握教具
有些教師運用教具進行相關活動來實施課堂導入,因為教具的新鮮和趣味,深受學生歡迎,能迅速地抓住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有利于課堂任務的開展。但是要注意教具不宜太大太多,太大太多會分散學生在其他課堂環(huán)節(jié)的注意力。在課堂導入的教具選擇上,最好選擇可以貫穿整節(jié)課主題的教具,或者用完后能較好收納的教具。
綜上所述,課堂導入是整節(jié)課的一小部分,但是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精心設計好開頭,帶領學生全身心投入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海洋,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們不斷探索和研究的目標。理論和實踐的相互促進能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控課堂導入的設置與運用,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趙艷英,袁景穎.心理健康課新課的導入藝術[J].遼寧教育,2018(3X):43-44.
[2]羅艷.未成曲調先有情——試析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導入[J].中文信息,2018(5):205.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第一中心小學,泉州,362000)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張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