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建慧
摘 ?要:紅色文化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激勵作用,而傳承紅色基因、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又是新時代輔導員的自覺擔當和重要使命。文章以陜西藝術職業(yè)學院為樣本,在深入分析當前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的基礎上,挖掘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價值意蘊,提出藝術類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徑,形成紅色文化育人機制,提高思政育人實效。
關鍵詞:新時代;藝術類高職院校;輔導員;紅色文化教育;路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48-0017-03
一、藝術類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現(xiàn)狀及問題
本研究以陜西藝術職業(yè)學院為例,針對18名輔導員和350名學生群體分別展開調(diào)研,通過課堂調(diào)研、座談交流、調(diào)查問卷等形式展開。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藝術類高職院校輔導員在開展紅色文化教育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機制不完善
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當前藝術類高職院校在紅色文化教育方面缺乏統(tǒng)一領導和長效機制,大多都是根據(jù)臨時性的工作安排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相關活動,沒有統(tǒng)一的制度性文件支撐。在藝術類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過程中,歸口管理部門較多,學工部、團委、輔導員所在二級學院基層黨組織均要求輔導員要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紅色文化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重要內(nèi)容,在這個過程中各部門之間權責不清晰,沒有統(tǒng)一的制度支撐。另外,為保證紅色文化教育的效果和質(zhì)量,輔導員需要帶領學生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實踐及考察調(diào)研活動,需要一定的經(jīng)費支持。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有18%的教師和學生表示,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成本較高,缺乏專項經(jīng)費支持。因此,藝術類高職院校亟須解決這一問題[1]。
(二)開展紅色文化教育過程中存在形式單一,流于表面的現(xiàn)象
從工作內(nèi)容上看,輔導員承擔著學風建設、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理論和實踐研究、黨團和班級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校園危機事件應對、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職業(yè)規(guī)劃與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指導等方面的工作[2]。這些只是輔導員的基本工作職責,近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輔導員在原有的工作內(nèi)容基礎上還要完成大量的疫情防控工作。除此之外,由于管理職責不清晰,輔導員可能還需要承擔公寓管理方面的工作。工作任務重、壓力大,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時間和精力被嚴重擠壓,導致輔導員在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時只能通過主題班會、看紅色電影、讀紅色故事等單一形式進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只是被動地接受,缺乏參與感,導致紅色文化教育結果欠佳,流于表面[3]。
(三)與專業(yè)的結合度較低
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有38.57%的學生認為,輔導員在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與專業(yè)結合度較低的問題。本研究所選取的樣本學校是一所藝術類高職院校,專業(yè)主要包括戲曲、影視表演、音樂、美術等專業(yè),輔導員在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可能過于注重課程教學,而忽視了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的結合,學生沒有參與感,使紅色文化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見,要讓紅色文化教育入腦入心,輔導員在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結合起來,探索一條適合藝術類院校開展紅色文化的新路徑[4]。
(四)對周邊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利用不夠
紅色文化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31.14%的學生認為輔導員在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存在對周邊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利用不夠的問題。眾所周知,陜西作為紅色旅游資源大省,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完全可以利用好“家門口”的紅色文化資源,加強學生的紅色文化教育[5]。
(五)紅色文化教育的宣傳力度不夠
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大學生群體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居多,而藝術類高職院校輔導員在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校內(nèi)辦公平臺以新聞稿的形式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宣傳,只有少數(shù)質(zhì)量較好的稿件能被學校宣傳部門選中并推送到學校官網(wǎng)、微信公眾號及上級部門的官網(wǎng)官微,導致宣傳的時效性大打折扣,并且校內(nèi)的辦公平臺學生是無法登錄查看的,最終都變成了一種工作記錄,沒有真正起到宣傳的作用。由此可見,輔導員在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運用好各種新媒體手段,增強宣傳實效[6]。
二、新時代藝術類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價值意蘊
(一)有助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輔導員在青年大學生中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就是要通過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幫助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成為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7]。
(二)有助于抵御歷史虛無主義,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有效抵御歷史虛無主義及西方思想的侵蝕,增強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文化自豪感,不斷豐富當代大學生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認同,喚醒當代青年大學生“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擔當[8]。
(三)有助于進一步發(fā)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diào):“不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都是黨的寶貴財富。光榮傳統(tǒng)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zhì)。”輔導員要牢記這一重要論述,不斷提升青年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賡續(xù)紅色血脈,發(fā)揚光榮傳統(tǒng),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促進紅色文化育人功能的拓展、深化和升華,形成紅色文化育人機制,提高思政育人實效[9]。
三、新時代藝術類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建立健全紅色文化教育機制,保障紅色文化教育順利進行
建立紅色文化教育機制是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制度保障。學校應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文化的重要論述及藝術類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新時代藝術類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機制,如紅色文化教育管理機制、考核機制、經(jīng)費保障機制及輔導員培訓機制等的建設,為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切實提高紅色文化育人實效[10]。
(二)結合藝術類專業(yè)特色,加強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理論和實踐課程研究和開發(fā)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多數(shù)輔導員更多注重的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而對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視程度和研究不夠。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經(jīng)常利用主題班會、主題黨日、主題團日、重要時間節(jié)點開展紅色觀影、紅色讀書會、紅色經(jīng)典傳唱等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但這種教育往往具有臨時性、分散性,缺乏深度,不能夠真正深入大學生的思想和靈魂。如果能夠加強紅色文化教育理論和實踐課程的研究和開發(fā),形成一套完備的具有藝術類高職院校特色的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將會對開展紅色文化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注重與專業(yè)實際相結合的理論類紅色文化教育課程的開發(fā)和研究。紅色文化教育中理性認識是基礎和前提,而這種認識必須通過課程教育的方式才能傳遞給學生,這就需要輔導員對相關主題的歷史知識和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將離散的紅色資源和紅色故事轉化成教學資源,建立起一整套符合藝術類高職院校特色的紅色文化教育課程體系??梢越Y合影視表演、舞蹈表演、戲曲表演等專業(yè)學生特點將這些紅色課程打造成紅色話劇、紅色戲曲、舞臺劇、微課、網(wǎng)絡作品等不同形式的教育產(chǎn)品,擴大思想政治教育范圍。二是運用好周邊的紅色文化資源,注重實踐類紅色文化教育課程的開發(fā)和研究。紅色文化教育不能靠單純的課程教育,而是要將課程教育和實踐教育結合起來。陜西是紅色文化資源大省,輔導員在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活動課程研究和開發(fā)。在實施過程中,首先進行充分的課前研究及現(xiàn)場調(diào)研,明確教育的目的和意義,在實踐活動開始之前設計問題給學生,由學生進行課前準備,為現(xiàn)場實踐教育活動做好準備。其次在參觀過程中仔細聆聽講解(也可讓學生根據(jù)前期的準備擔當講解員),在參觀結束之后進行現(xiàn)場教學及課后討論,最后讓學生自己談感想、談體會,輔導員再進行點評和總結?;顒舆^程中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專業(yè)特色進行一些個性化活動,例如美術類的專業(yè)也可以讓學生帶上畫板,現(xiàn)場進行革命舊址、革命人物的速寫,作品積累得多了,還可以舉辦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成果展。整個過程中學生全方位地參與了整個實踐活動,能夠深刻感悟革命歷史,引發(fā)思考[11-13]。
(三)加大對紅色文化教育的宣傳力度,全面提高紅色文化教育質(zhì)量
紅色文化教育不是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全面系統(tǒng)綜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這就需要輔導員利用好微信、微博、各類客戶端APP等平臺。新時代下,輔導員不僅要開展好紅色文化教育,還要對活動的成果宣傳到位,引導學生愛國愛黨,積極向上,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營造良好的新聞輿論氛圍及校園環(huán)境,真正做到讓新聞宣傳服務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紅色文化教育質(zhì)量和育人實效。
參考文獻:
[1] 郭世平,劉仰浩. 高校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創(chuàng)新研究[J]. 高校輔導員學刊,2019(1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3號)[EB/OL]. (2017-09-2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3] 李雯娟,張妍. 紅色文化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實現(xiàn)路徑探究[J]. 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9(21):218-219.
[4] 陶風華,鄧美英. 紅色文化融入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 阿壩師范學院學報,2018,35(02):63-66.
[5] 張琪. 北京高校輔導員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調(diào)查研究及提升路徑[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10):152-155.
[6] 劉琪. 關于運用陜西紅色文化資源增強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探討[J]. 法制博覽,2020(09):51-52.
[7] 鄧喜英,譚小雄. 新時代視閾下高校輔導員開展“紅色文化”育人的路徑創(chuàng)新[J]. 才智,2019(29):138-139.
[8] 張小清. 運用紅色文化資源增強高校輔導員工作實效性探究[J]. 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03):60-62.
[9] 張琛,田玉. 高校輔導員作為實踐教學教師的素養(yǎng)提升路徑探析——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為例[J]. 長江叢刊,2020(18):97-98.
[10] 姚國聯(lián). 活動化思政教育是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有效途徑——廣西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紀實[J].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34):140-142.
[11] 卞建寧. 地域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研究——以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 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 18(06):47-51.
[12] 譚小雄,鄧喜英. 高校輔導員“五步”育人引導大學生“拔節(jié)孕穗期”健康成長[J]. 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04):80-82.
[13] 朱元鋒. 高職院校輔導員利用紅色文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以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 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5(23):42-43.
(薦稿人:張莉,陜西藝術職業(yè)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