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燕 梁晟 方艷萍 蔣藝欣 殷平
隨著我國工業(yè)化的發(fā)展,車床、沖床、切割機等常造成手指指體離斷傷。只要條件許可,均應力爭再植,重建功能,而斷指再植患者為預防血管收縮、痙攣,需臥床休息7~10 d,長時間患肢及頸肩部保持姿勢不變,>90%患者誘發(fā)頸肩部疼痛癥狀,致舒適感下降,從而影響心理情緒,不良心理情緒會直接影響斷指再植成活率[1]。作者應用拇指罐治療斷指再植術后頸肩部痛癥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手指離斷傷行斷指再植術患者51例,其中46例出現(xiàn)頸肩部疼痛癥狀,年齡19~64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3例,對照組男17例,女6例;平均年齡41.36歲。觀察組男19例,女4例;平均年齡39.7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護理、飲食宣教、斷指再植指體血運觀察、頸肩部按摩、進行聳肩及抬臀活動等。(2)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措施基礎上加用拇指罐療法。選用本院自制劑溫經(jīng)通絡散(艾葉、伸筋草、海桐皮、桂枝、獨活等),取475 g藥物置入紗布袋后加5 L水鍋內(nèi)浸泡30 min,煮沸30~40 min,放入直徑3~5 cm,長6~10 cm拇指罐,同煮10 min,患者取健側臥位,同身寸法選取肩髃、肩井、肩貞、阿是穴,用長鑷子將藥罐撈出,快速在毛巾上甩干,借助熱力作用與中藥滲透作用,吸附于腧穴,留罐10 min[2]。術后第2天起1次/d,7 d為1個療程,1療程后評價療效[3]。
1.3 評價方法 (1)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將疼痛程度用0~10數(shù)字表示,7~10表示重度疼痛;4~6表示中度疼痛;1~3表示輕度疼痛;0表示無痛。(2)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表》,對患者或家屬進行調(diào)查,包括服務態(tài)度、基礎護理、護理技術、健康教育、效果評價5項進行評分,總分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基本滿意;0~59分為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人數(shù)+基本滿意人數(shù))/總人數(shù)×100%。
1.4 臨床療效 療效評價標準參照 《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療效指標=[(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治愈:≥85%,或癥狀基本消失;顯效:60%~84%,或癥狀較前明顯改善,但仍有輕微疼痛;有效:40%~59%,癥狀較前有改善;無效:<40%,治療前后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傆行?(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6]。
2.1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比較[分,(±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3 5.18±1.09 1.87±0.74對照組 23 5.34±1.06 2.68±1.02 t值 -3.646 P值 <0.0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痛癥是以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證統(tǒng)稱[7]。中醫(yī)學認為,痛癥發(fā)生的主要病機有“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不通則痛”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機能失調(diào),氣血、經(jīng)脈之氣運行不暢而致[7]。頸肩部疼痛屬于“痹癥”范疇[8],大多數(shù)由于氣滯血瘀、風寒濕邪、肝腎兩虛等因素造成,行氣活血,疏通經(jīng)絡是治療該疾病的關鍵[9]。
斷指再植術后患者由于治療需求,患肢肢體制動,長時間保持姿勢不變,使經(jīng)脈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出現(xiàn)頸肩部疼痛癥狀。本院自制劑溫筋通絡散藥物,其中艾葉:性溫、味辛、苦,具有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功效[10],伸筋草:性溫、味辛、苦,具有強筋骨、舒筋鎮(zhèn)痛的功效[11],海桐皮:性平、味辛、苦,具有祛風除濕、疏通經(jīng)絡的功效[12],諸藥合用,能舒筋祛風、通絡止痛。與拇指罐共煮沸,使藥物與竹罐相配合,既能通過拔罐負壓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又能通過吸拔起皮膚時,將藥物蒸汽透過張開的毛孔滲透到局部組織,起到熏蒸作用[13],形成拔罐、熱療、藥物治療三重功效[14],充分發(fā)揮疏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等作用。拇指罐療法對斷指再植術后患者頸肩部痛癥療效顯著,總有效率95.65%,未出現(xiàn)燙傷、過敏等不良反應,且該方法操作簡單,為傳統(tǒng)中醫(yī)藥技術的創(chuàng)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