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雁群
摘要:高中學生面臨著高強度的學習壓力,對心理健康輔導效果將直接影響了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軌道。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有效疏導學生的不良心理、思想,幫助高中學生步入正確的發(fā)展軌跡,是班主任和各科教師義不容辭的任務。本文針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幾點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策略,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高中;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在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放在首位。當前,廣大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仍存在著一些困境,如對心理健康教育輕視化及形式化等,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也不具備切實有效的輔導辦法,嚴重制約了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班主任,既要注重班級秩序的維持,也不能忽視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積極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垂范作用,和學生交流、反饋,拉近師生距離,樹立學生的自信、磨煉學生的意志,確保每一位學生的身心能夠得到全方位成長。
一、高中班級管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1.?班主任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確認知
高中學生很多行為問題、習慣問題,甚至是一些思想問題,其實都可以歸因為心理問題。然而,縱觀當前的高中班級管理,其實很多班主任都未正確認識到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意義,嚴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在高中這一關鍵時期,更多地將重心放在提升學生的成績中,在班級管理中也是更多地停留在“班會集體”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普適性,導致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疏導。
2.班主任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養(yǎng)不足
高中學生的心理輔導是一門專業(yè)極強、科學性強的特殊的工作,不僅僅需要班主任具備豐富的理論基礎,同時也需要良好的實踐能力。但就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班主任教師在綜合能力上還有很大的不足,或許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知識素養(yǎng),也能夠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的管理,但缺乏專業(yè)的心理輔導策略、方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高中班級管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轉(zhuǎn)變班主任的教育觀念,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養(yǎng)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生發(fā)展的基石,針對部分高中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認知不到位的情況,班主任要及時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深度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今后健康發(fā)展的影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僅僅局限于班級管理中,而是應該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角度出發(fā),把學生的身心健康作為整個教育事業(yè)中的重要內(nèi)容來抓,以更貼近當下高中學生思維與行為特征的形式來組織教學、管理。與此同時,班主任要注重自我心理知識素養(yǎng)的發(fā)展。班主任的整體素質(zhì)直接決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質(zhì)量,在新形勢下,班主任要通過不同形式的同儕交流,以及業(yè)余時間的自我學習、強化理論、鞏固實踐,以適應班級管理的心理健康滲透為具體需要,切實提高心理健康教學能力,采取有效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指導學生。
2. 注重和學生的溝通,實現(xiàn)對學生的針對性輔導
在課余時間,班主任要加大和學生的交互,拉近師生距離,從而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展開打下基礎。其次,班主任要深入探究如何清晰地在班級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理念,怎樣的路徑融入,如在日常教學管理中過程中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動向,對于一些反應異常的學生及時了解情況,比如一些有厭世、厭學情緒的學生,然后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學生積極交互、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既不能回避這些問題,也不能過于放大這些問題,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又要采取有效的手段來幫助他們克服。只有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融入。
3. 注重聯(lián)系家長,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陣地
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并非班主任的單方面任務,而是一個協(xié)同、共育的過程,在課后,高中班主任要和家長積極交流,找出孩子廣泛存在的思想、行為、學習及心理問題,真正發(fā)揮出家長的教育、輔導作用,不能做“甩手掌柜”。在校內(nèi),班主任也可以開展“家長會”,在家長中,同學們暢所欲言,家長作為旁觀者,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評價,有效掌握孩子在校內(nèi)的學習情況、思想動態(tài)、心理健康狀態(tài)等。在此過程中,家長和班主任共同談學生教育、管理的熱點問題,許多家長踴躍發(fā)言,達到了家長在教育管理上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的成效,也能夠有效達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
4.?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高中學生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下,極易出現(xiàn)自閉、煩躁、自卑等情緒,甚至還有學生出現(xiàn)嚴重的厭學心理,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班主任加強賞識教育。通過激勵、賞識,讓學生深刻感知到來自班主任的關懷,有效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在這一機制的促進下,整個班級涌現(xiàn)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此氛圍下健康的成長。因而,作為高中班主任教師,不能吝嗇對學生的賞識與贊揚,通過積極的鼓勵、適當?shù)谋頁P,消除學生的自卑、自閉等不良心理,促使其自信心的形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總結(jié):
高中階段是養(yǎng)成學生堅韌心理素質(zhì)的關鍵時期,班主任作為學生心理教育的主要引導者,承擔著學生人格塑造和心理疏導的重要任務。在新時期,高中班主任要深刻意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加強和學生的心靈溝通,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家長會等,從多角度展開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無形中塑造學生堅韌的心理品質(zhì),讓其能夠勇敢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為其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21]閆梅.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校園心理,2017,15(06):46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