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中職財經專業(yè)“財政與金融”課程的教學方法,即任務驅動,建立生本學習意識;案例教學,強化生本學習體驗;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生本學習興趣;活動組織,開闊生本學習視野。認為教師應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對學生認知基礎進行理性梳理,借助更多輔助手段展開教學設計,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財政與金融專業(yè)知識、技能的把握。
【關鍵詞】經濟教育 財政與金融 生本教育 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30-0140-02
在中職財經專業(yè)“財政與金融”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有創(chuàng)新探索的主動意識,通過任務驅動、案例投送、情境設計、活動組織、實踐對接等多種途徑,為學生順利進入學科學習提供優(yōu)質服務?!柏斦c金融”課程主要闡述財政政策、政府預算、金融業(yè)務等內容,與社會對接較為緊密。教師在教法應用時,需要對學生生活認知基礎、專業(yè)積累情況有充分把握,利用多種輔助手段,推進學科教學進程,讓學生獲得更多知識儲備,為以后的就業(yè)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一、任務驅動,建立生本學習意識
任務驅動,是指教師將學習任務作為調度手段,讓學生組成一些合作團隊,在共同協(xié)作下完成相應任務,將任務轉化為學習理念,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導學習探索的狀態(tài),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展開教學設計和組織。特別是學情調查活動,能夠為教學設計提供更多有效參數,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任務驅動有不同選擇,教師要從幾個方向做出積極探索,以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不同需求。首先,教師要進行詳細的學情調查。學生學習基礎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其經濟認知更是存在較大差距。如關于通貨膨脹的問題,很多學生生活經歷較少,也未參與過專業(yè)研究,因而知之甚少。教師進行學情調查,其目的是讓教學內容與學生思維形成高度對接,提升教學設計的適配性。其次,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專業(yè)研究,為任務設計提供更多信息支持。學生認知處于不同水平,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限制,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增刪,對教學目標進行適時調整,對具體任務內容進行科學篩選,以提升教學適配性。再次,學生接受任務時,需要借助團隊力量。中職學生學力基礎普遍不佳,唯有建立團隊,才能形成攻堅合力。教師鼓勵學生自主建立合作團隊,能夠形成強勁的學習支撐,確保任務驅動順利展開。最后,在任務執(zhí)行過程中,教師需要跟進指導,在專業(yè)技術方向確定時、在團隊運行時、在遇到困難問題時,教師都需要給予及時的指導,確保研究團隊正常運作,讓更多學生獲得鍛煉的機會。
任務驅動是學科教學的重要方法,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選擇,也能夠有效激活學生學習思維,在廣泛對接體驗中建立學科認知基礎。教師在教學設計、教學執(zhí)行、教學評價等方面做出積極探索,在教學方法方面嘗試創(chuàng)新,都能夠帶來全新的教學體驗。
二、案例教學,強化生本學習體驗
“財政與金融”這門學科理論性較強,教師不能單純解讀理論,否則學生會感到枯燥疲倦。教師要借助一些鮮活的案例作為教學調度手段,讓學生自然進入案例解讀環(huán)節(jié),在問題討論、案例分析、話題爭辯過程中,對學科內容進行深度研究。教學案例在生活中有不同程度的呈現(xiàn),教師需要做好案例信息搜集工作,在對接學生生活認知的基礎上推出案例學習任務,讓學生主動展開案例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梢允盏揭恍百J款”的廣告,各種各樣的優(yōu)惠策略顯得較為誘人,但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分辨,很可能會陷入“貸款陷阱”中。教師圍繞生活中的案例設計思考問題:網貸的計算程序是怎樣的?我們該如何面對“網貸”這個話題?大學生如何才能做到理性消費?學生接受這些思考問題后,都能夠主動展開互動研究,逐漸達成學習共識。在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與學生一起研討展示,對一些個性問題進行深度解析,這樣不僅能訓練專業(yè)知識,還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教師為學生投放鮮活的生活案例,讓學生在案例分析解讀之中接受教育,其調度作用更為突出。學生對生活中的案例有較高的接受度,對理性消費也比較有興趣,自然能夠展開深入思考和討論,對如何做到理性消費、避免陷入金融危機開展不同層次的互動交流,逐漸達成學習共識。
教師借助生活案例展開教學設計和組織,將學生帶入案例學習之中。學生對生活中的案例較為熟悉,其學習效果也更為顯著。在案例分析解讀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直接對話,提升了教學品質,給學生帶來了更多心靈上的觸動。中職學生也存在一些過度消費的問題,也有學生接觸過信貸,教師投放生活中貸款的案例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學生在案例分析中獲得的學習體驗更為深刻,由此建立起來的學習認知更有價值。
三、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生本學習興趣
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有不同方法,教師要做好教學篩選和創(chuàng)新,借助媒體、實物、圖表、故事、實驗、操作、數據等輔助手段,形成教學情境,順利引導學生開展深度學習。如果教師能夠細化教學內容,布設一些互動性、角色性、演繹性活動場景,學生接受起來則會更為容易,其助學調度效果也會更為豐富。中職學生思想比較活躍,對直觀性學習情境有特殊的參與興趣,教師需要做好對應設計,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體驗的機會。
學生對關涉財政與金融方面的內容有一定的興趣,能快速進入學習環(huán)節(jié),在深度研究中建立學科認知。如在展示情境設計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銀行辦理業(yè)務的視頻畫面,并對場景中的人物做了介紹,讓學生自行選擇其中一個角色,現(xiàn)場模擬銀行辦理業(yè)務的場面。學生對這樣的演繹活動有主動參與的熱情,教師對角色做出具體要求,讓學生即興對話。很多學生都有在銀行辦理業(yè)務的經歷,對這樣的場景也比較熟悉,對相關角色語言特點也有一定感知,自然能夠順利進入角色之中。為增強演繹效果,教師飾演去銀行辦事的顧客,讓幾名學生扮演銀行大堂經理、窗口服務員、柜臺調度員等角色。教師進入角色后,故意設計了一些問題,要求學生進行處理。如進入銀行需要掃健康碼,教師裝作不會使用手機,讓“大堂經理”幫忙;在窗口辦理業(yè)務時,教師裝作聽障患者,聽不清“柜臺服務員”的聲音,要求其大聲說話;在簽名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求提供適合的老花鏡,讓“柜臺服務員”幫助。整個演繹過程中,教師成為主角,給學生演繹角色設置障礙,形成更多訓練動機。
學生對課堂演繹活動有特殊的參與興趣,教師借助演繹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學生形成心理沖擊。學生進入演繹環(huán)節(jié)后,需要運用學科知識進行活動應用。教師故意設置難題,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相關考驗。學生與教師一起演繹節(jié)目,使訓練效果更為突出,學生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成長。一個簡單的場景安排,一個情節(jié)的演繹,都能夠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教師做出科學設計,讓學科教程順利打開。
四、活動組織,開闊生本學習視野
學生進入活動環(huán)節(jié)后,其學習體驗會更為深刻,教師應借助活動展開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實踐性活動、演繹性活動、實驗性活動,都是學生比較喜歡的內容,教師要做好篩選和升級處理,讓更多學生順利啟動學科思維,積極參與到學科活動之中,在深度發(fā)掘中形成學科認知基礎?;顒釉O計要與學科內容高度對接,促使學生借助學科知識完成實踐活動任務,這樣助學效果會更為顯著。如果有需要,教師不妨吸收學生的參與意見,對實踐性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和處理。
學科活動形式眾多,教師要進行必要的篩選。如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社會調查、實地參觀、案例分析等,都屬于活動范疇。學生對這些活動有不同的認同感,教師要做好學情調查,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對應設計和組織,讓更多學生在實際參與過程中建立學科認知基礎。如演講比賽,以“黨的十九大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為主題,要求學生介紹我國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主要內容,以及我們如何應對和理解、如何參與其中。學生借助多種信息渠道搜集相關信息,列舉出一些案例作為演講的論據支持。教師在學生準備階段,從演講稿撰寫、演講姿態(tài)設計、演講語氣把握等角度做出具體指導,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方法。經過一番設計和準備,學生順利進入演講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觀摩評價活動,給更多學生提供交互機會,在廣泛互動交流之中建立學科認知能力。經過多輪次的演講展示,教師組織學生評選出一批優(yōu)秀的演講選手,并準備向年級推送。學生對演講學習活動并不陌生,教師針對性地設計,讓更多學生都能夠順利啟動學習思維,自然進入學習環(huán)節(jié),在深入研究和學習鍛煉中建立綜合能力。
教學活動內容很多,教師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素材,鼓勵學生參與演講知識競賽等活動,給更多學生提供內化的機會。中職學生雖然文化課基礎不是很好,但對實踐性活動有較高的參與熱情,其演講和演繹水平并不差。教師應抓住學生學習心理進行深入分析,成功激活學生學習思維,促使學生自然展開學習思考,在廣泛互動展示過程中建立學科綜合能力。
總之,在中職經濟教育課程構建中,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梳理,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對教學訓練進行升級處理,以期帶來更多教學動力。教師借助任務進行驅動設計,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形成;適時引入案例內容,能夠強化學生學習體驗;科學設計教學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合理組織實踐性活動,能夠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中職學生文化課的學力存在較大差距,教師對此需要有理性認識,以便做出最為科學合理的設計。
【參考文獻】
[1]蔣賽飛.中職經濟管理專業(yè)實踐教學的思考和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0(37).
[2]毛春亞.知識經濟下體驗式教育在中職會計中的運用研究[J].現(xiàn)代營銷(信息版),2019(4).
[3]王雪濤.新時代經濟轉型背景下中職物理教育改革與實踐[J].財富時代,2019(9).
【作者簡介】楊小星(1981— ),男,甘肅靈臺人,碩士研究生學歷,現(xiàn)就職于甘肅省平涼信息工程學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職經濟方面教學與研究。
(責編 唐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