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紅
摘要“內省”課是武昌理工學院開設的一門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課,它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延伸,進一步拓寬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徑,對大學生健康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本文將重點介紹內省課的基本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積極探索內省教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對相關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 內省教學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2.036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Introspective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YUE Xiaohong
(School of Marxism, 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Introspection" is a characteristic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t isanextensionof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whichfurtherbroadens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basic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form of introspection, actively exploretheroleofintrospection in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of college students,andanalyzetherelevantpath.
KeywordsIntrospection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ole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更多新的挑戰(zhàn),然而大多數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然沉迷老舊模式,要么執(zhí)著于理論課教學,要么實踐活動流于形式,要么脫離學生實際刻意灌輸等,這些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為了更好的迎接新時期的任務,很多高校開始了思政教育的新探索,內省課程就是武昌理工學院近年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新課程新途徑,結合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和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內省教學有著顯著的育人效果,值得更多新的探索和嘗試。
1內省教學基本涵義
1.1內省課程設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1]內省這門課是武昌理工學院依據學校辦學理念,遵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嘗試的一門特色思政課程,已經探索實施了很多年?!皟仁 本褪莾然头词?,“內”是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省”是“吾日三省吾身”,課程的目標就是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反思反省和總結,真正把知識內化于心,外化到具體實踐中,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內省課是大學生思政課體系的進一步延伸,它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課,貫穿大學四年時間,每學期達標考核要求即可拿到相應學分。內容上主要包括勵志、修身、內化、人生、協(xié)作、成功、就業(yè)等七個主題,每個學期每個主題再設置若干內省思考題,激發(fā)學生思考人生,自覺反省個人思想與行為,主動內化和實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和文化素養(yǎng),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人生價值觀和學習觀。
1.2內省教學形式
內省教學主要以內省思考題為主,教師引導學生對該思考題進行思考和解讀。在大學四年的前七個學期,每學期學習一個主題,每一個主題里面包含若干道思考題,比如第一學期的主題是勵志,那么思考題類似“為什么說學業(yè)成功是事業(yè)成功的基礎?”“上什么大學與實現成功有必然聯(lián)系嗎?”等,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勤于奮斗。這些思考題根據學生發(fā)展要求設置,既貼近學生實際,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此外,每學期每名學生還需要進行一次個人演講,充分發(fā)表個人對思考題的理解和認識,每次課演講人數均勻分布,演講的分數納入課程總分。
內省基本教學流程有:課前任課教師要發(fā)布與本主題思考題相關的學習資料,引導學生在指定教學軟件進行自我預習并回答教師提問;課中任課教師要花15-20分鐘對該思考題進行深入剖析,其余時間結合學生特點設計小組研討、小組辯論、情景表演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接著進行學生個人演講,演講結束后其他師生互動點評,最后教師結合上課成效進行總結;課后學生要再次提煉觀點并撰寫一篇反思心得,教師批閱后評分,并納入課程成績。整個教學過程更加突出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2內省教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五個方面的內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核心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2]由此可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乎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和質量,在新浪潮的影響下,高校需要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內容和方式方法。內省課和內省教學作為思想政治課的延伸,對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影響。
2.1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內省課結合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成長發(fā)展特點,制定了與學生學業(yè)和成長相關的主題與思考題,這些主題涉及的內容緊跟時代步伐,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傳統(tǒng)的思政課更注重系統(tǒng)化和規(guī)范化的政治理論課教學,更側重于各種政治理論的宣講;內省課的不同之處在于并不執(zhí)著于政治理論宣講,而是把厚重的理論知識濃縮為簡單精練的人生發(fā)展主題與思考題,通過對思考題的思考再回溯到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探究,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積極地去尋找和挖掘知識點,不僅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此外內省課作為大學生通識類必修課,早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yǎng)管理方案,需要完成相應的教學要求和目標。
2.2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內省課教學脫離傳統(tǒng)思政課的授課形式,堅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巧妙融合,努力實現共贏效果。內省課采取小班教學既便于老師開展多種活動,也提高了學生聽課的質量。教師運用啟發(fā)式教學,課前布置學習內容,由典型案例導入理論知識,小組討論加強互動交流,而學生演講則實現知識的輸出,點評打分注重及時反饋等多種趣味化的形式加強學生對主題的學習,同時啟發(fā)了學生對自身的思考和反省。整個課堂輕松活潑,豐富有趣,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自主性,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
2.3強化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
內省課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fā),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需求為出發(fā)點,把紅色文化、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新精神、做人修業(yè)等知識納入主題和思考題,運用典型人物和精彩案例引導學生對相關政治人文知識點進行探討和學習,通過理論解釋、探討思辨,榜樣學習等,幫助大學生廓清思想迷霧,找到正確的為人處世之道,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一步培養(yǎng)大學生自覺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和積極踐行者。
2.4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養(yǎng)和能力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復雜多變,需要全體教師、輔導員和行政管理人員等全員參與和共同奮斗,而作為大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輔導員隊伍理應成為思政教育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在內省課教學中,師資力量主要是學校輔導員隊伍,內省課教學結合學校思政工作總體要求,不斷的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與考核測評,這一過程為廣大輔導員提供了學習新事物的機會,也讓他們從繁忙的生活管理站在了思政教育的特色課堂講臺。通過內省課教學,他們可以有效掌握班級學生學習和思想動態(tài),及時給予引導和教育,同時由集體備課到獨立授課,不僅加強了輔導員之間的交流合作,也提高了輔導員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授課能力,進一步增強了輔導員隊伍的職業(yè)化建設和發(fā)展。
3內省教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索
盡管內省教學在經過十多年的探索,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成效,但是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思政教育整體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也逐漸顯現了內省課教學在思政育人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與思政課的協(xié)同育人作用有待加強,整體師資力量匱乏,沒有權威性教材做指導,教學內容中的主題和思考題面臨更新和規(guī)范,教學形式的改進等等都需要亟待解決,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內省教學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必須探索新的路徑和方法。
3.1加強內省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想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學生,不僅需要良好的教學條件,更需要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所以要大力提升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教學工作水平,不斷增強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成就感。目前,內省課的教學工作主要由大學生輔導員隊伍組織開展和落實,眾所周知,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大都很繁忙,每天沖鋒在學生工作一線,每天有不同的任務和活動,要解決學生學業(yè)問題,思想問題,心理問題,生活問題等等,幾乎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內省教學中,勢必會影響內省教學的整體效果。所以需要培養(yǎng)一批高素質內省課教師隊伍,具體由思政課專業(yè)教師牽頭引導,并選拔優(yōu)秀的輔導員或者其他教師進入團隊,然后進行系統(tǒng)化的教學培訓和理論學習,不斷提升內省教學師資隊伍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
3.2筑牢內省教學與立德樹人關系
立德樹人是高校立身之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tǒng)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3]所以要充分挖掘內省教學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要素”,比如各個主題和思考題本身,以及資源和案例中所蘊含的思政理論和德育理論,教師要做好引導和釋義,通過案例示范和小組討論活動等形式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內化,要堅持內省教育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發(fā)揮協(xié)作優(yōu)勢。要堅決杜絕內省教學中只重知識傳授而輕思想引領,只重處事能力養(yǎng)成而輕道德品質傳導,以免出現內省教學和思政教學“兩張皮”現象。要始終把立德放在第一位,不斷完善內省教學過程育人機制,鞏固內省育人成效。
3.3完善和規(guī)范內省教學內容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引領新時代航向的指南針,也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指南。[4]作為一門特色思政課,內省課的教學內容必須要有科學的理論做指導,要結合新時期思政教育發(fā)展新要求,嚴格遵循教育教學基本規(guī)律,進一步完善和規(guī)范內省課的教學內容,比如完善和修正相關主題和思考題,過時的題目或者存在爭議的題目、案例或者內容要及時刪除,以免誤導學生。此外,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增加當前新的政治理論和主題教育思想,堅持與時俱進,堅持以人為本,有的放矢,不斷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并力爭用新思想新觀點熏陶和啟發(fā)新時代大學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
3.4完善和創(chuàng)新內省教學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5]內省教學要做到因主題而化,而年級而進,因班級而新,因人而異,因地制宜。要結合學生實際設計課堂教學形式,充分開展案例導入,小組交流,個人演講等環(huán)節(jié),通過豐富的活動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fā)現疑問和不足,培養(yǎng)學生探究質疑精神;要注重啟發(fā)式教學,不要直接灌輸或者給出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更側重引導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和思考模式;要善于運用信息化技術教學,結合云平臺,QQ群、微信等多種軟件開展資源學習和課前討論,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從而實現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3.5完善和研究內省教學教材
上好內省這門思政課,需要關注教師和學生,還要關注教材。好的思政課教材是內省教學質量的保障。目前內省教學缺乏專用教材,也沒有一般可通用教材,給教學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利。盡管教師會集體備課,查找很多有價值的資料,但沒有教材作為指導,很容易出現一些理論問題和常識問題。所以教材問題急需重視,亟待解決,可以邀請思政類專業(yè)編著團隊來研究內省教學具體內容,此外教材編寫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教材內容的設計一定要具有科學性、時代性、知識性、思想性和政治性,力爭為探索思政類教材留下有用的痕跡。
3.6完善和探索內省教學實踐
習總書記強調教育要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6]內省教學注重啟發(fā)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引發(fā)學生思考和改變。要改變就需行動和實踐,所以在內省課教學中增加實踐教學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在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基礎上,在思品素質學分中設置實踐素質學分,對本??拼髮W生進行一定的實踐要求,比如本科2個素質學分,???個素質學分,大學內完成即可,時間要求25天左右,主要形式有社會調查、勤工儉學、志愿服務、實習實訓、打工、家教、創(chuàng)業(yè)等,學生結合實際自主選擇,完成一次獲得一個素質學分。這種探索有利于引導學生思考“知”與“行”之間的關聯(lián)性,在實踐中檢驗自我,在勞動中完善自我,學會尊重勞動,學會知行合一。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內省教學作為思政課的延伸,是積極探索思政教育的一種新嘗試,教學既有思想的高度,也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通過學習與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相關的主題與思考題,引發(fā)學生對自我的思考、探索、覺醒和改變,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有效促進大學生內省品質的養(yǎng)成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傊?,內省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的結合融合,進一步提高了大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和思想品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積極的補充和完善作用,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汪宗田,張潔,王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3][6]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01).
[4]楊光坤.新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三項使命[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9).
[5]習近平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