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勇 黃瑩
【摘要】大學生自我效能感與教師期望是當前教育學與心理學發(fā)展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以高校英語教學作為研究背景,基于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教師期望與英語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結合當下大學生英語學業(yè)的發(fā)展與教師的期望進行闡述說明,從而找到有效提升大學生英語學業(yè)成績的措施方式。
【關鍵詞】自我效能感;教師期望;學業(yè)成績;高校英語
【作者簡介】張志勇(1971.02-),男,漢族,山東蓬萊人,蘭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黃瑩,蘭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2020年外教社-甘肅省職業(yè)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一般項目)“教師期望與學生英語學業(yè)成績相關性的研究”。
引言
國內外很多學者積極研究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心理及行為方式,在研究中有了新的發(fā)現,也取得較理想的成果。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fā),基于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教師期望與英語學業(yè)成績的關系所研究的成果內容,從不同的層面出發(fā),本文將進一步展現學習心理以及學習行為的重要性,同時提出有效提升大學生英語學業(yè)成績的措施方法。
一、自我效能感與學習策略
自我效能感與學習策略的闡述說明。自我效能感所指的就是個人在運用有效策略的過程中對自身的行為所表現出來的全新看法。它的形成與影響其改變的主要原因有:既往取得的成績、代替性實踐經驗、言語引導及自身情感經歷。很多學者在持續(xù)的探索中發(fā)現,自我效能感對被研究個體的行為方式起到了一定調控作用:自我效能可以結合個體的興趣愛好及本體能力認知水平規(guī)劃活動的方向,還作用于他們的學習生活過程,起到一定影響。
從概念層面上將,學習策略即是學習者為提升學習效率與成果,主觀上有意識、有規(guī)劃的編制和學習過程相關的執(zhí)行方案。邁克爾將策略細化成如下部分:自我效能感及學習策略均是個體學習心理的重要構成部分,并且得到了研究學者的關注,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關系,能形成合力作用,為學習者學習發(fā)展進步提供堅穩(wěn)的支持。
二、自我效能感在大學生英語學習中的實際運用
在當前的高校英語教學當中,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學習者對自身在運用相關學習策略所完成的能力判斷的全新認知。自我效能感對于學習者的語言發(fā)展以及調節(jié)有著關鍵的作用以及影響,是當前大學生英語學習中影響學習成績的重要變量。尤其在網絡英語學習盛行的大背景下,自我效能感主要影響著學習者的選擇過程、認識過程、動機過程以及個體發(fā)展情緒反應的成熟度等方面,這些對于學生的自身能力的發(fā)展來說十分重要。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面臨不斷減縮的教學時間的限制,同時還要應對網絡學習的背景下的全新挑戰(zhàn)。自我效能感與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兩者之間相互影響,有效地利用自我效能感,可以更好地發(fā)現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在當前的教育領域,教師也應當積極地研究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及學生個體的自我效能感,進而幫助他們提升自身的學業(yè)成績,在專業(yè)領域中獲得更大的進步。結合當前的發(fā)展現狀我們不難發(fā)現,在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如果高校英語教師能夠積極提升自我教學效能感,那么將對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起到正面積極推進的作用。除此之外,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對其自主學習的監(jiān)控能力的影響力較強,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效能感,可以最大程度地發(fā)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潛力。
三、運用教師自身人格魅力提升學生全面發(fā)展
1.教師高尚人格塑造學生心靈發(fā)展。人格是人生發(fā)展當中的主要方向,主要是一個人氣質、性格的總體表現。教師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形成良好的教師人格就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正面影響力。關愛學生發(fā)展是教師人格魅力的基礎,在處理學生問題時避免主觀臆斷,并運用良好的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地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親切、摯愛的情感。教師要運用自己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引導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積極培養(yǎng)人格成長,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學生,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2.教師淵博的知識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衡量教師是否稱職的根本依據,就是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是否足夠扎實。如果一個教師缺少真才實學,那么即使教師再溫婉、和藹可親也不能真正地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以及權威的人格力量。教師在不斷提升師德修養(yǎng)的過程中更要注重專業(yè)知識的提升,在面對新技術發(fā)展的時代也應當積極調整自己,努力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跟上新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3.熱愛學生,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F代高校英語教學中,仍不乏教師在教學活動組織的過程中,運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內容,并且讓學生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現代英語教育應更加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從促進學生的語言綜合素質并使其更好的發(fā)展與提升。教師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將主動權交給學生,積極引導學生發(fā)展自身的管理意識,指導學生拓展自主學習能力。
四、大學生自我效能感,感知教師期望和英語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的研究
1.研究對象與方式。
(1)被測對象:本地某高校一年級與二年級的學生,人數為300人。
(2)研究方式:利用《英語學習自我效能問卷》《外語學習策略量表》檢測學生在學習英語學科過程中產生的自我效能感應與歸納出的學習策略、方法。以上兩份量表中共計設定了20道問題,采用5分制評分(1、2、3、4、5分依次對應的是完全不符合、通常不符合、時而符合、通常符合、完全符合)。研究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在統(tǒng)一的時間和統(tǒng)一的教室進行,并以班級為單位。
2.測評結果。從調查問卷的結果可以看出,關于學習英文知識所付出的努力程度,68%學生對應的結果是一般,28%學生主觀上認為自己不夠努力,而剩余的4%的學生根本沒有付出任何努力。個體自我效能方面的調查主要是考查“你自信自己能夠學好英語嗎?”這一問題。統(tǒng)計調查結果發(fā)現,對自己能學好英文充滿信心、信心一般、沒有信心的學生占比依次是41%、40%、19%。
通過問卷還調查了大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自我效能與學習成績兩者的關聯性。具體是觀察高校英語的期末成績或隨堂測試成績,發(fā)現在學習英語知識中表現更自信的學生自我效能感更高,且能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及任務,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很少有焦慮表現,并且可以積極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對于有低自我效能的學生來看缺少自信心,并且在英語的學習當中會產生畏懼的情緒,如果遇到困難就會想辦法躲避,以上這種行為習慣如果長期不被解除,勢必會削弱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能動性。另外,自我效能感還是影響大學生學習策略選擇情況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英語知識學習實踐中,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大學生更傾向于采用管理性策略,且還會更積極地利用“規(guī)劃——測評——調整”三聯階過程去控制自己學習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在功能性策略方面,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學生能更勇敢地面對新的挑戰(zhàn),日常學習中樂于探索新方法去提升效率,進一步拓展了學生對課外憂郁的接觸。但對于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學生來說,會盡量避免在學習當中出現焦慮的情況,學生會找到一種安全的學習方式,因此這部分的學生并不會傾向于使用功能操練策略。
3.建議。
(1)設計明確的英語教學目標。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設計明確的英語教學目標,從而讓大學生對英語學習進行明確的了解,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期待心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讓高校的學生有效地了解到英語學習的目的以及任務,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潛在學習意識,將被動的學習變?yōu)橹鲃拥慕邮?,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2)引導學生積極歸因。在高校英語教學當中,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歸因會直接關系著他們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情況,正向的歸因會使學生有更大的自信學習學科知識,反之,消極的歸因就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消極。教學中,教師應主動確立歸因意識,具體是對自身的學習成敗進行歸因,并要在長期的觀察溝通過程中,更深度地探查到學生的個體歸因情況,以此為據構建適宜的學習場景,幫助學生高質量地完成學科學習任務。
(3)根據學生的心理,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教學實踐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并創(chuàng)建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學習氛圍,進一步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情感的進步,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從而促進英語的自我效能感。也可以通過前人的成功經驗給學生增加學習的自信心,并且促進英語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針對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學生,教師應當為他們多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從而讓學生可以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成就感。
(4)在教學中采取積極的評價。評價是為學生提供成功的有效支撐,可以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機會。評價,指的并不僅僅是某一次考試的成績,高校英語教師應該采用有效的課堂評價模式。如果只是單純注重學習結果,那么就會忽略學生的學習的自信心,并且也不利于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大學生的考試成績、課堂的情緒、作業(yè)完成情況、合作精神等都可以納入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體系,從而為全面積極的評價提供有力的支撐。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自信心,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結語
總而言之,自我效能感以及學習策略對大學生英語學習來說至關重要。因此,英語教師應重視學生英語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并適當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測試的訓練,從而使學生明白英語學習的意義,掌握學習策略,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俠牧,鐘海青,李雪榴.表揚和心理懲罰在教師期望和學業(yè)自我效能感之間的中介作用——以廣西壯族聚居地小學生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8(6):119-126.
[2]魏軍,劉儒德,何伊麗,唐銘,邸妙詞,莊鴻娟.小學生學習堅持性和學習投入在效能感、內在價值與學業(yè)成績關系中的中介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4(3):326-332.
[3]張野,張煥.初中生英語自我效能感與知覺到的教師期望、英語成績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8(1):230-23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