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識字量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識字是一切學習的基礎,不斷提高漢字識字量,可以為學習其他學科奠定良好的基礎。趣味識字教學模式的應用,除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外,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深入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加強語文識字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識字;現(xiàn)狀;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6-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56
識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學生識字階段,教師應注重識字教學質量。然而,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同時,在語文識字課上,很多教師都是通過示范教學的方法,讓學生認真觀察寫字的過程,之后進行簡單的模仿。顯然,這樣的識字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味心理,甚至給學生識字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教師在教學中應用趣味識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量,增強識字教學的效果。
一、趣味識字教學的含義與優(yōu)勢
趣味識字教學法與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有著很大的區(qū)別。趣味識字教學是指教師將多種識字方法融入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手段,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習慣、認知水平等開展識字教學活動[1]。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趣味識字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方法上更為科學,且融入了素質教育的理念。同時,趣味識字更注重教學過程的簡潔性與高效性,可以強化學生對漢字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存在一些問題,比較突出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枯燥乏味,內(nèi)容單一
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在備課時往往存在教學內(nèi)容設計不合理的問題,導致識字教學內(nèi)容較為單一[2]。教師并沒有結合當前階段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教學設計,限制了個性化教學活動的開展。將趣味識字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則可以達到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熱情,提升識字教學效率。
(二)教學方式不合理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下,教師習慣于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很多教師在識字教學這一板塊教學中,僅停留在講解表面知識,教給學生組詞造句以及字的讀法,并沒有結合相關的漢字進行延伸,因此學生印象不深,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識字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長此下去,就會使學生陷入疲憊中,對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產(chǎn)生不利影響。
(三)教師缺乏變通意識
部分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完全依賴課本,很難與時俱進,也沒有結合學生生活教授正確的識字方法,更不會應用新型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識字的過程脫離實際生活,增加了學生識字的難度,對學生而言,識字就是一件復雜、低效的事情。
(四)學生識字過于機械化
識字是學生學習各個學科的基礎。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是重要的科目,但識字教學卻是枯燥乏味的。在實際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并沒有運用趣味性的方法給學生講解漢字,僅是簡單地就字論字[3]。同時,學生學會認字之后,教師就要求其組詞,學生死記硬背,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此外,傳統(tǒng)教學方式?jīng)]有注重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影響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識字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認字能力、識字興趣,其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扎實的認字基本功,為日后的學習與閱讀奠定基礎。然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生的識字能力整體發(fā)展比較緩慢,有些教師并不很重視識字教學,因此整體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有些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時,仍然無法脫離應試教育的束縛,并不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從學生角度分析,小學生年齡小,很難獨立、高效識字,這對廣大教育工作者來說,無疑是增加了識字教學的難度。
四、小學語文教學中趣味識字教學的應用
小學階段語文識字教學中趣味教學模式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結合教學實踐進行分析。
(一)營造良好識字教學氛圍
教師要深刻意識到,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是提高識字效率的關鍵,可以為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要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也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從學生角度著手開展識字教學。這就意味著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要積極給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與情感,使其主動投入學習中,這也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意識到識字教學主要是幫助學生夯實基礎,讓其更好地進行寫作學習與閱讀。可見,教師在趣味識字教學中,要將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串聯(lián)起來,逐步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教師也可以應用朗讀教學模式,給學生構建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強化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識字教學中融入競賽與游戲,這樣,學生為了流利且有情感地朗讀文章,就會做好相關準備,初步了解生字生詞。這樣一來,在朗讀與誦讀訓練中,學生可以快速地融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識字教學效率自然就能得到提高。在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逐步提高學生的認讀能力,之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通過朗讀競賽的方式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的趣味識字教學方法,能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熱情,使其在識字過程中體會到識字的樂趣,加強對生字生詞的理解[4]。
(二)改善識字教學方式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科學設計教學方法,積極改善教學方式,在不改變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如同雨后春筍,為教師備課提供了更多選擇。因此,為了更大程度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教師要改善識字教學方法,采取新穎的模式開展教學,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質量。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要將學生從枯燥的課堂上解放出來,提高學生的識字參與度,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將要學習的漢字展示在多媒體屏幕上,讓學生猜一猜漢字的意思,之后由教師給學生講解漢字的故事,以此點燃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實現(xiàn)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標。
(三)豐富教學內(nèi)容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設計趣味識字教學活動,使趣味性教學在識字過程中得到有效應用。教師要積極組織教學活動,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開展識字教學,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其內(nèi)心世界。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上述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基礎,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避免所設計的活動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熱情。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拼寫漢字的游戲,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識字[5]。教師將提前準備好的卡片展示出來,要求學生結合偏旁部首寫出自己熟悉的漢字,看哪個小組寫得多。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課堂教學內(nèi)容也更為豐富,學生的動腦能力也逐步提升,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學生多方面的健康發(fā)展。
(四)發(fā)揮多媒體作用,優(yōu)化漢字形象
通過觀察與分析本班級學生狀況可知,當前大多數(shù)學生正處于初級認知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注意力也在有意無意地轉變著,他們對所有新鮮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對新生事物的興趣更為濃厚。然而,當前階段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很難長時間在某個事物上集中注意力。漢字教學比較枯燥,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解決漢字教學的枯燥性問題就成為當前教學的難點??茖W技術快速發(fā)展,最新的信息技術融合了聲音、動畫等,可以給學生展示更為直觀的畫面,通過多樣色彩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漢字象形這一特點,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把方塊字轉變?yōu)樾蜗蟮漠嬅?,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xiàn)趣味漢字教學目標。
(五)結合實踐開展趣味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應用漢字。因此,教師在開展趣味性教學活動時,要引導學生積極運用課堂所學知識,這樣的教學實踐活動也能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幫助他們增強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構建完善的知識網(wǎng)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掌握知識,然后找到科學的識記方法。在識字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分享自己記憶字詞的方法,之后提問學生,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6]。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一部動畫片,學生在繪聲繪色地描述動畫情節(jié)時,教師可以順便讓學生回憶某個生字怎么寫。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逐步提高識字效率。
綜上所述,趣味教學有利于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體會樂趣,高效掌握識字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認知能力,高效開展教學活動,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將識字當作一種興趣,提高實踐能力,高效完成語文識字任務,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胡春亞.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6(12):59.
[2]陳玉欽,李莉.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6):215.
[3]朱龍杰.淺談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4):61.
[4]鄭楚慧.小學語文教學中趣味識字教學措施的分析[J].語文課內(nèi)外,2019(5):66.
[5]黃小菊.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的實踐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9(18):34.
[6]彭春林.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8(9):70.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焦銀香(1978.11— ),女,漢族,甘肅張掖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