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晨潔
摘 要:在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實踐作為主要的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實際授課中,教師可以通過對道德與法治課程實踐活動的設計,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特點,從小事做起。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悟到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讓學生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實踐性活動;策略和方式
在小學的道德法制中,要求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容,要讓學生能夠自覺的養(yǎng)成良好的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關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踐性,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教學的內(nèi)容連接在一起,不斷的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教師應該關注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在活動的選擇上,教師要依據(jù)豐富多彩的生活元素,選擇適合學生的話題,提高實踐活動的可操作性,讓學生掌握課本中的法制內(nèi)容,約束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能力。實踐性的活動對道德與法治教學有著良好促進作用。良好的實踐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參加到活動中。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自己問題,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zhì)。
一、從實際生活出發(fā)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單純,認知能力和智力發(fā)展的水平都比較低。學生道德水平和法治水平都處于一個起始階段。在設計實踐活動的時候,教師就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幫助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教師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可以選擇許多有趣的活動,用多種多樣的游戲形式,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接受新的知識。由于實踐課程的多樣性和趣味化,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能告別傳統(tǒng)的枯燥形式,改善以教師講授為主穩(wěn)定單一型課堂,讓學生能夠自由自在的翱翔,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學生也能享受課堂。
例如: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對比的教學讓學生約束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習慣。在講授“班級生活有規(guī)則”的時候,教師讓學生觀察班級的環(huán)境。將明亮的窗戶,干凈的地板,整齊的桌椅這些拍成圖片讓學生感受。隨后,在展示當學生不在課堂時的教學環(huán)境。亂七八糟的書桌凳子、胡亂擺放的勞保用具等,讓學生對比這兩種情境給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這些真實的場景能夠喚起學生的思維。通過簡要的分析,讓學生明白教室環(huán)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之后,也可以讓學生模擬自己以后離開教室應該做什么,增強學生的認知。
二、從自身行為做起
在學生的生活中,只有學生將學習過的知識與生活中實際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時,學生的認知才能成為習慣。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當學生在生活中能夠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時,學生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實現(xiàn)教育的意義。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多學生也能明白道理,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因此教師就要通過實踐活動來落實學生的行為,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例如:在“愛護課桌椅”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從行為上愛護班級的公共物品,當然,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也知道如何愛護班級的物品。因此,教師就可以舉辦實踐活動,讓學生動手,自己擦洗桌子、椅子等公共物品,將教師的環(huán)境整理妥善。學生通過實際活動的參加,也能了解公共物品的重要性,愛護班級。
三、采用多樣的方式
道德與法治的課程的實踐性比較強,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實踐活動的開展形式等,選擇最合適的實踐活動。教學將改變枯燥的講授式教學,讓學生能夠不斷的進行探究活動,在合作和交流學習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在選擇實踐活動的時候,教師要依據(jù)活動的性能,從科學的角度出發(fā),選擇安全的教學材料,讓學生也能在互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多元化的發(fā)展。
例如:在選擇實踐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投票等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需求選擇想?yún)⒓拥幕顒印=處熆梢詫W生之間玩的游戲進行改良,比如故事講述、角色扮演、主持人面對面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能夠提高自覺性。以“我們不亂扔”為例子,教師可以讓學生接受采訪的形式進行學習,通過對學生平時行為的了解,引導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讓學生能夠樹立良好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三、結(jié)束語
小學生的思想簡單、好奇心強、愛玩,因此,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給學生設計相應的實踐活動。在活動前,教師應當想盡設法的參加到學生的課外生活中,讓學生能夠和教師平等的交流溝通;在活動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踴躍的參加到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在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還要對實踐活動進行總結(jié),評價學生的行為,讓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潘卓翡.道德與法治課堂實踐性活動設計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9,000(015):74-75.
[2]王向榮.人教版《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探究與分享”活動教學策略研究[D].2017.
[3]陳雨梅.道德與法治課堂情感體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000(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