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茗
【摘 要】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許多新型的教學方法得到了應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分層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貫徹“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的有效教學法。本文基于初中體育實心球教學,就如何貫徹“分層”教學理念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初中體育? 實心球? 分層教學? 教學對策
前言:
投擲是人體最基本的活動之一,是田徑運動的基礎項目,同時也是初中田徑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的正確用力順序和投擲時的快速用力方法,能夠提高學生上下肢和腰腹力量、以及全身協(xié)調用力等身體素,并能發(fā)展學生的投擲能力和堅毅、果斷的意志品質。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力、性格以及心理都存在差異性,所以教師必須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采用分層教學理念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教學對象的“分層”,體現(xiàn)因材施教原則
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是不一致的,特別是初中男女學生的力量、身體素質、心理特點以及對技術動作的理解能力都存在差異,因此在初中體育實心球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對教學對象的分層,以實現(xiàn)教學的針對性,體現(xiàn)因材施教原則。
例如,在“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技術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能力以及技能水平等方面,可以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如A層次的學生力量、協(xié)調等素質較好,對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的技術動作理解也比較到位;B層次的學生身體素質一般,力量不足,對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技術動作的理解還有所欠缺;C層次的學生不管是力量還是協(xié)調能力都不足,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技術動作掌握也不好,對投擲項目不感興趣。將教學對象進行分層后,再開展教學,不過這個“分層”不是固定不變的,在整個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
二、教學目標的“分層”,奠定分層教學基礎
對教學對象進行分層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確保目標“分層”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確保實心球教學課堂的效率,同時也是為分層教學的內容奠定基礎。教師在制定學生學習目標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宏觀課程目標,還要切合實際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科學性地制定層次化學習目標。
例如,在“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技術教學中,A層次的學生要基本掌握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的完整技術動作,全身協(xié)調發(fā)力,通過不斷練習提高投擲的遠度;B層次的學生能正確掌握用力方法,不斷改善出手角度;C層次的學生能做出正確的持球方法與引球后的預備姿勢,借助輔助練習逐漸體會用力順序,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對教學目標的分層,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感受運動的快樂。
三、教學內容的“分層”,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實心球是一項以力量為基礎,以動作速度為核心的投擲項目,分為握球和持球、預備姿勢、預擺和最后用力四個環(huán)節(jié),對技術性要求比較高,且投擲內容相對比較單調,重復性練習比較多,因此在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同理,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學習目標分層基礎上,需要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技術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體會出手速度與角度以及用力順序,更好地完成技術動作,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A層次的學生各項身體素質較好,已經基本掌握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的技術動作,所以在練習中可以對他們投擲的遠度有所要求,激發(fā)他們的好勝心,不斷提高投擲能力;B層次的學生能完成動作,但是動作質量還存在不足,比如出手角度不夠好、出手速度太慢或者腰腹力量不夠,需要通過輔助練習來改善他們的動作質量,可以指導學生對墻投擲標志物和設置一定高度的障礙物等練習來改善出手角度,進行重復鞭打練習和蹬地、挺髖練習來提高出手速度,以此不斷完善實心球技術動作;C層次的學生是最需要教師關注的,可以指導他們多做“徒手模仿練習”,或者持輕器物進行投擲練習,讓他們體會完整動作,同時也要適當加強力量練習,直至能逐漸做出完整技術動作,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多關注C層次學生的心理,多以鼓勵和表揚為主,提高他們體育學習的興趣。
四、教學評價的“分層”,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實心球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項目之一,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又不能單一地根據(jù)最后成績判斷學生的“好”與“壞”,因此在分層教學中設定不同的分層考核標準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技術教學中,對A層次的學生要求高一點,以80分為基礎,每進步一個點加2分;B層次的學生以70分為基礎,每進步一個點加3分;C層次的學生以60分為基礎,每進步一個點加4分。當然在評價學生進步的過程中,除了技術動作外還可以包括學生學習態(tài)度、進步情況、團隊意識等方面。這樣不僅老師可以做到客觀地評價學生,學生也能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不斷取得進步。
總之,分層教學法是一種符合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實心球教學的有效手段,符合“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在實心球教學中順利融入分層教學理念,本文從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這四個方面的“分層”入手,力求確保分層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便達到不斷提升實心球教學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