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深入,小學語文在教學中,識字量明顯增加,因此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識字教學也成為了語文老師的教學重點。在教學課堂中,老師應(yīng)該從學生的年齡出發(fā),根據(jù)他們現(xiàn)階段的性格特點來采取相應(yīng)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學習去識字,在探究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鑒于此,本文通過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的方法進行分析,并根據(jù)現(xiàn)有教學問題提出合理性建議。
【關(guān)鍵詞】部編版 ?小學語文 ?教材識字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3-0119-02
正確識字和寫字是小學語文最基本的教學目標和任務(wù)。為了保障學生的閱讀需要,教育部對各個年級段的識字做了很明確的要求,例如一至二年級的學生要會認常用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此埔粋€簡單的數(shù)字,但真正讓小學生識記這800多字,認讀這1800個字,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識字本身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厭倦心理。所以說識字教學是目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剛剛接觸語文學科,所以識字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老師需要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識字,掌握識字的方法,提高自身的識字能力等。因此,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成為目前的首要問題。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漢字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傳承載體,它也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識字教學是目前我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習漢字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基本素質(zhì)。但在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都忽略了識字的重要性,希望通過大量的閱讀和寫作來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雖然閱讀和寫作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但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識字基礎(chǔ),能夠認識漢字中的偏旁部首和拼音,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識字。如果學生還沒有掌握偏旁部首和拼音等相關(guān)基礎(chǔ)知識,很難直接通過閱讀和寫作提升識字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通過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再逐漸讓學生接觸閱讀和寫作,逐漸將識字過渡到寫作中,不僅提升了識字能力,也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學生需要在識字過程中不斷得到基礎(chǔ)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和語文功底。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教學方法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生這個年齡段正處于對事情充滿好奇,活潑好動的階段,所以老師應(yīng)該積極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產(chǎn)生對漢字的好奇心理及興趣。部編版教材已經(jīng)開始大面積實施情景對話的教學方法了,所以老師需要在課前查找一些寓言故事,通過講故事的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故事中滲透識字知識,并向?qū)W生解釋漢字的組成。通過教師不斷深入的講解,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領(lǐng)悟到漢字的精髓和意義,激勵他們在學習的同時還要繼續(xù)將我國歷史與文化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教師在課前可以設(shè)計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例如腦筋急轉(zhuǎn)彎、成語接龍等,這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不僅可以帶動學生大腦的運轉(zhuǎn),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烏鴉喝水》這節(jié)課中,老師可以根據(jù)“喝”和“渴”這兩個形近字的不同來進行舉例“人在喝水的時候是用嘴,所以喝的左邊是口字旁??柿诵枰人钥实淖筮吺侨c水”,根據(jù)這樣巧妙的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讓他們更容易記住這兩個字的讀法及區(qū)別。
(二)講授識字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漢字中有很多的形近字,讓學生難以區(qū)分。為了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老師不僅改變教學方法,還要教會學生利用字典識字的方法。積極引導(dǎo)孩子運用詞典進行識字,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方法。漢字的識記是一個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過程。詞典可以通過拼音、偏旁部首和筆畫來查找漢字,所以老師需要教會學生如何利用詞典進行識字。借助詞典識字,可按漢字的結(jié)構(gòu)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一般獨體字都是象形文字,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理解漢字的由來和造字規(guī)律,了解字理知識,快速地識記漢字。教師引導(dǎo)學生在詞典中找尋學過的獨體字,一邊記住它們的字形,一邊可以明白這個獨體字充當偏旁部首時的意思。例如木、日、毛、山等,再加一個基本字就是一個合體字。而合體字大多是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是它的特點。在引導(dǎo)學生識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偏旁部首,一般“山”字旁,多與山有關(guān),“口”字旁,就與口有關(guān),“扌”與手有關(guān)。在掌握了這些獨體字和偏旁部首的規(guī)律后,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進行換偏旁或者換基本字的游戲。通過這種游戲教學,讓學生在游戲中積極地去加偏旁、減偏旁,換偏旁,寓教于樂,提升識字的效率。另外還可以引導(dǎo)學生通過讀音相同或者字形相似進行辨字、識字訓練。只有教給學生識字認字的方法,才能激發(fā)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識字,去閱讀。這樣學生的識字速度就快了。有時候即使學生不認識某個漢字,他們也能根據(jù)自己的漢字積累大致猜測該字的意思和讀音。
(三)運用字理教學
識記漢字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采用字理教學增添學生的識字趣味,提升識字效率。字理識字的指導(dǎo)思想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為核心,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字理教學主要是老師在教會學生識字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正確理解生字形成的原理,從而加強漢字的記憶,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識記,效率會事半功倍。字理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大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1.圖文并茂形象法。顧名思義就是某些象形字可以引導(dǎo)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與字義之間的關(guān)系,引導(dǎo)學生了解漢字變化的過程,加深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如“日”字的字理教學可以這樣展開,先出示“日”字甲骨文形體⊙,圓圓的圖形像太陽,里面的一點像太陽里的黑斑,然后教師進行綜合分析圖形、字形與字義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引導(dǎo)學生理解“日”字的構(gòu)形原理。
2.編制字謎聯(lián)想法。謎語是低年級學生感興趣的游戲。語文課的識字教學教師可以自主編制字謎,讓學生猜謎語,這樣在猜字謎的過程中也理解了這個字的原理。例如:“少女”打一字是(妙),“因為自大一點,惹得人人討厭”打一字(臭),“一月七日”打一字(脂)……教師隨機編制的字謎不但要通俗、形象,又富有思想性、益智性,在猜字謎的過程中也做到了寓教于樂,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識記漢字和娛樂益智的雙重功效。
3.部首表意求同法。為了方便人們使用字典檢索字詞,編撰字典的工作者把同一偏旁的漢字歸為一類,這就是部首。每個部首都有自己特定的意義。教會學生掌握部首的表義類屬,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在漢字識記中可以做到對漢字“望文生義”的理解能力。例如:“月”字旁,既可以讀作“月字旁”,也可以讀作“肉字旁”,其實還可以叫“肉月旁”,因為本意就不是“月”,而是“肉”。它所構(gòu)成的字大多數(shù)與人體器官有關(guān)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個偏旁,老師可以讓學生找一些“肉月旁”的漢字,并將這些漢字進行練習。例如,“腿”“胳膊”“腰”“腳”“脖”等字,讓學生明白“月字旁”的字大多與身體有關(guān)。以后的學習中即使學生不認識某個“肉月旁”的漢字,他們也會“觸類旁通”猜一猜這個字與什么有關(guān)。
4.動作示意示范法。動手師范也是了解漢字形成原理的一種辦法,而且動手實踐會加深學生的記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學生在寫“染”的時候經(jīng)常會忘記偏旁部首。為了增強學生的記憶,老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水彩筆等帶顏色的筆來進行試驗,準備好紙巾,將帶有顏色的水彩筆在紙巾上面滑動,會發(fā)現(xiàn)紙巾會被水彩筆染色;老師還可以用彩色鉛筆或粉筆在紙巾上面染色,會發(fā)現(xiàn)顏色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染進去。因此,老師可以說水彩筆里面具有一定的水分,所以會染色,因此“染”字的偏旁部首是“氵”。
還有形近比較辨意法、構(gòu)建分解形綴法、意義合成義綴法、反義聯(lián)系辯證法等等方法。總之,字理識字是一種改變傳統(tǒng)單一識字教學法,采用一種全新的,多角度的識字方法。只要教師在課前備課的時候,認真鉆研,根據(jù)需求運用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成功讓學生區(qū)分不同漢字的區(qū)別,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熟練運用它們。
(四)利用漢語拼音輔助識字教學
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必須掌握的基礎(chǔ)知識,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識字,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讀字,掌握陌生字詞的讀音。利用漢字的拼音輔助識字,首先就要求學生的拼音一定要準,只有讀準拼音,才能更加準確地識記某個字詞。第二就是借助形聲字,利用聲旁的讀音來幫助學生識記,例如:“媽”和“碼”“螞”這幾個字,學生可以借助聲旁的相近來讀音識記。第三,可以借助多音字“據(jù)詞定音”來識記。例如:“堅強”和 “倔強”,“咀嚼”和“咬文嚼字”,不同的詞語中,他們的讀音不同,從多音字入手,可以清楚地了解漢字在詞語中的意思。第四,采用讀音比較辨析識字法。有的地方受方言影響嚴重,好多字詞的音都發(fā)不準,例如:“難”和“藍”,“浪”和“蘭”等,通過讀音辨字,加深學生對字的識記和理解能力。此外,漢語拼音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漢字儲備量比較少的情況下閱讀文章,讓他們讀懂文章,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因此,加強拼音學習也有助于學生識字。
(五)根據(jù)漢字特征來掌握音義
小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讀法,還要了解該字的基本結(jié)構(gòu),所以分析漢字的基本結(jié)構(gòu)特征和結(jié)構(gòu)規(guī)律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識字效率。從漢字的起源來看,漢字是對一些實物的簡單描寫,所以漢字是通過固定的物體形成的。例如:“安”字,可以形容為一個女子很安靜的坐在屋子里,這個字的整體意義就體現(xiàn)出來了,也比較容易讓人記憶。還有“囚”,把一個人關(guān)在一個房子里,就是囚徒,還“洲”是水中的陸地, “度”是與時間相關(guān),而“渡”是三點水偏旁,所以與水有關(guān)……這樣的字很多很多,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善于觀察,找尋字詞的特征,按照漢字的特征規(guī)律識記,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他們掌握拼音,還要具備識字能力。因此,需要改變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方式,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來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目前部編版教材中,很多內(nèi)容都比較適合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進行教學,通過神話故事或寓言故事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結(jié)合拼音相關(guān)知識來加深識字學習,逐漸的將識字能力延伸到閱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因此,提升學生的語言掌握程度,引導(dǎo)學生全面發(fā)展,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楊雪.小學低段語文教材識字寫字編排情況比較研究——以人教2001版、部編版一年級為例[J].好家長, 2017(66):26.
[2]周琪,方向紅.如何開展小學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教學——以部編版小學第一學段語文課本為例[J].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9(4).
[3]李雯姝.部編版一年級語文課堂識字策略的研究——以《荷葉圓圓》第一課時為例[J]. 新課程(小學), 2018(8).
[4]應(yīng)亞青, 楊麗霞. 我們一起來運動!——“部編本”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操場上》磨課記[J]. 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 2017(3).
[5]林慈.讓識字之花在新教材中怒放——部編版一年級識字教學方法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dǎo)(讀寫雙贏), 2018.
[6]陳穎. 淺談低年級語文識字教材的藝術(shù)——以部編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為例[J]. 教育界, 2018(8).
作者簡介:
魏興理(1972.03.04-),男,甘肅武威人,漢族,大專學歷,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