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縣上塘城關中學
板書是教師教學的最佳途徑,在信息化背景下,只有將信息化板書和傳統(tǒng)板書互補,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學質量,本文主要探討的是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語文板書的相關探討。
教師的責任并不是將固有的知識簡單的傳遞或轉移到學生身上,應該促使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結構,積累知識經(jīng)驗,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學習過程中通常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而教師主要擔任的是引導著,發(fā)揮著推動作用,初中語文板書設計也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的創(chuàng)新改革,推動學生構建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知識構架。
建立以學生為主的板書設計需要滿足以下幾點:(1)要遵循初中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并在此基礎上抓住最佳的板書展現(xiàn)時機,板書的內容要和學生的知識活動緊密相關,促使學生能夠將新舊知識很好的融合,有效的調動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2)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板書素材不僅包括傳統(tǒng)的文字,符號等,還應該包括圖表、視頻,影音、PPT等參考資料,通過網(wǎng)絡資源教師可以搜集到更多的板書模板,但是在搜集過程中要求教師必須要綜合各類教學資源的長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整合課堂板書素材;(3)結合實際情況,不斷的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板書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化板書為初中語文課堂板書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能夠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實現(xiàn)信息化板書和傳統(tǒng)板書的有效結合,使得初中語文課堂板書更加的生動化、形象化、內容也更加的豐富多彩,最為重要的是信息化板書加強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例如;在講解劉伯溫的《郁離子》的相關內容,可以配合PPT課件,將“不韋不智”的重點凸顯出來。
圖1 《郁離子》板書展示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先畫出模型。在循序漸進的講解中,在接入關鍵的漢字,采取簡筆畫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
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下,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主要擔任的是主導地位,為學生營造自主、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隨著級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信息化板書已經(jīng)逐漸深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
教師應該利用信息化板書構建預約的課堂氛圍,設計和諧的教學情景。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時,教師可以構建入下的板書模塊,促使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在百草園中作者是自由、快樂的,能夠隨心所欲的玩耍,能夠感受大自然的美。到了三味書屋,作者的情感就變得有些無奈,需要學習各類知識,但是先生的授課方式比較獨特,也使得作者感受到了一絲快樂。課堂板書將知識和媒介有效的銜接在了一起,簡單、生動的板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初中板書并不是為了鋪設學習資料,而是總結教材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將抽象化的知識變得更加的生動形象,突出重點、難點。教師在課堂上應該使用有效的方法、最佳的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放在板書的在內容上,掌握教材知識的重難點。
在書寫板書的時候,教師應該避免出現(xiàn)錯別字、草書等,通過向學生展示規(guī)范的漢字,促進學生能夠規(guī)范自身的書法。教師應該注意將板書的內容簡化,只展示重難點內容。教師應該提升板書書寫的速度,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生的學習中。
課堂板書主要是展示、傳遞信息,在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的當前,應該在不斷的擴展和延伸信息化板書的功能,借助各類軟件實現(xiàn)網(wǎng)絡學習交流,教學互動,全面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例如:利用科學技術,在信息化板書的基礎上實現(xiàn)網(wǎng)上教學,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室內的信息設備,學生可以一邊欣賞音樂,一般學習語文知識。創(chuàng)建互動平臺可以實現(xiàn)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知識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教師還可以建立專門的微信群,制作相應的教學視頻,結合PPT、習題等資料,擴展了信息化板書的傳播途徑,如此一來,學生在家也能夠很好的學習語文知識。
通過實踐證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板書教學模式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在信息化板書營造的愉悅學習環(huán)境下,能夠促使學生更好的構建知識結構。由于初中學生喜歡上網(wǎng),教師應該抓住這一特性,引導學生借助課外網(wǎng)絡復習鞏固相關的知識點,提升自身的語文成績。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迅速發(fā)展,教育學者們對信息化板書的研究也在不斷的深入.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緊跟信息時代的步伐,不斷的創(chuàng)新板書形式,提升初中語文的整體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