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龐軍
新冠肺炎疫情給高校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團學組織作為高校重要的群團組織,在高校的日常管理、教育、動員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團學活動則是高校學生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起著繁榮校園文化生活,加強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豐富充實學生課余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1]。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高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zhàn),也是全社會防控疫情的重要力量。疫情防控條件下,一方面,需要高校各級團組織審時度勢,審慎分析,抓住機會,利用資源,克服困難,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團學組織建設,發(fā)揮好團學組織在疫情防控期間的作用,增強團學組織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另一方面,團學活動的開展也應當努力克服疫情防控條件下的諸多困難和限制,抓好疫情防控的時間節(jié)點,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為校園疫情防控做出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也是社會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對學校而言,如何有效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管理教育工作,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2]。共青團組織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學校聯(lián)系廣大青年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在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如何有效地抓好團學組織建設,利用多種途徑有效開展好疫情防控條件下的團學活動,發(fā)揮好團學組織和團學活動作為學校隱形課程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是擺在廣大共青團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具體來看,疫情防控對團學組織建設和團學活動開展帶來了以下困境。
首先,學校的封閉管理和學生的推遲返校使團學組織變得松散。疫情防控期間,高校均要求封閉管理,寒假期間留校學生數(shù)量極少,且多為本身具有較多科研任務或者在校外實習的學生;而高校的推遲開學使得大部分學生無法按照原定的時間返回學校,其中包含了團學組織建設和團學活動開展主力軍的各級各類團學干部和團學組織成員,這給學校封閉期間的管理和復工復產(chǎn)復學大背景下的學生返校管理帶來了困難和挑戰(zhàn),也不利于團學組織的日常建設[3]。時空的阻隔使得團學組織的面對面交流變得不可能,團學組織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變得困難,團學組織呈現(xiàn)出一定的松散跡象,這不利于發(fā)揮團學組織作為學校管理教育的重要學生力量和學生教師間溝通的橋梁作用。綜上,疫情防控期間的諸多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團學組織的凝聚力,導致了團學組織的松散化。
另外,在疫情防控條件下,團學活動的開展也困難重重,學生在家中的時間自由度較高,利用線上渠道開展的各類團學活動的效果普遍不高。團學活動的策劃和開展由于時空阻隔也產(chǎn)生諸多不便,團學活動策劃水平和效果反饋難以保證;疫情防控條件下,團學活動開展的精準性和實效性變差,針對疫情防控中的熱點問題,團學活動的針對性不強,難以有效結合時事熱點提升團學活動的內涵和品質;疫情防控條件下,學生的個性需求更強,團學活動如何更好地結合學生的個性需求,更好地助力疫情防控條件下的學生管理服務,也是團學活動開展所要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此外,疫情防控期間的團學活動開展資源保障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團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疫情防控條件下,對團學組織建設既帶來了困難,也帶來了機遇。
首先,我們需要在疫情防控條件下增強團學組織的自治性和規(guī)范性。高校的團學組織形式很多,包含團委、學生會、社團、團支部等,這些組織在高校的團學工作建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高校學生管理和建設的基礎組織和基本力量[4]。在當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一方面,要通過加強和完善團學組織的組織建設不斷夯實團學組織的學生自治作用,學校管理部門也應當充分重視團學組織的作用,利用好疫情防控的窗口期,加強輿論引導和正面宣傳,不斷樹立團學組織的正面典型,通過對疫情防控中積極參與各地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團學干部和學生組織進行表彰,大力弘揚奉獻社會、回報社會的志愿服務精神,不斷增強團學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吸納更多的優(yōu)秀學生加入到團學組織中來;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種措施激發(fā)疫情防控條件下的學生潛能,激發(fā)學生各項技能,通過線上方式開展各類增強團學組織凝聚力和創(chuàng)新力的活動,增強團學組織成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此外,在疫情防控的條件下,我們還應當不斷增強團學組織的執(zhí)行力,在增強團學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礎上,不斷激發(fā)個人潛能,使團學組織成為一個有效率的組織。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學生管理工作挑戰(zhàn)更大,各項事務更為繁雜細致,只有不斷增強團學組織的執(zhí)行力,發(fā)揮好團學組織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架起學生、教師、學校三者間溝通的橋梁,才能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條件下的學生管理,也是團學組織作用的發(fā)揮和價值的體現(xiàn)。
疫情防控條件下,團學活動的開展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時空的阻隔使得團學活動的開展沒有以往便利,團學活動的效果難以得到保證。團學活動缺少場地支持和資源支持,不利于團學活動的場景化開展和效果評價的正向反饋,此外,疫情防控條件下對于團學活動開展的方式、開展的內容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這都需要我們抓住疫情防控中的特殊時間節(jié)點,宣傳好疫情防控中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事跡和動人品格,加強正向引導教育。同時宣傳好疫情防控的各類知識,利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切實提升宣傳教育的效果,與此同時,不斷調整團學活動開展的方式方法,發(fā)揮好團學活動在疫情防控中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升其綜合素質、加強價值觀引導等方面的作用。
首先,疫情防控條件下的團學活動的開展需要不斷強化學生干部的作用,調動和發(fā)揮好學生干部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加強對學生干部的思想引領和行為規(guī)范的指引,助力學生干部在團學活動中和疫情防控條件下學生管理中的作用發(fā)揮。因為部分團學干部不僅有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和良好的政治素質,同時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和責任心,相較于教師而言,團學干部具有更強的親和力,也能夠更好地影響學生,在疫情防控條件下,更應該重視和抓好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建立起高效務實的學生干部隊伍,通過學生干部隊伍開展好學生活動;一方面,豐富疫情防控條件下的學生課余生活,另一方面通過學生活動的開展助力疫情防控條件下的學生管理工作和疫情防控相關政策和知識的宣傳。
其次,我們需要審時度勢,更新觀念。在疫情防控條件下,高校的團學活動開展更應該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及時更新觀念,精準施策,搞好活動策劃和活動方案,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準確把握疫情防控條件下對于學生活動的特殊要求,體現(xiàn)疫情防控條件下的學生管理特點和學校管理特點,有的放矢,制定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可行性和實效性的活動計劃及方案,認真實施,步步為營,既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也能更好地助力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和疫情防控條件下的學生常規(guī)管理。
最后,在疫情防控條件下,團學活動的開展更需要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標準和評估體系。團學活動的質量如何,尤其是疫情防控條件下團學活動的效果如何,不能簡單地以團學工作者的自我感受為依據(jù),而應該以廣大團學活動參與者的獲得感和收益感為依據(jù)。還特別應該注意團學活動能否助力校園疫情防控的政策宣傳、知識普及和行動動員,構建科學的評價標準和評估體系,評價的標準和體系應該以活動目標的達成度、對校園疫情防控的貢獻程度、受學生歡迎喜歡的程度、思想性趣味性技能技巧性等為維度,強化團學活動設計的問題導向,對疫情防控條件下的團學活動進行實事求是的、持續(xù)性的中肯評價,進而促進團學活動的質量提升和內涵發(fā)展。
新冠肺炎疫情給社會治理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zhàn),也給學校的常規(guī)管理、尤其是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新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和挑戰(zhàn),更需要不斷調整工作的方式方法,辯證分析看待疫情防控對于學生教育管理、團學組織建設、團學活動開展帶來的影響,提升思想認識高度,利用現(xiàn)有條件,一方面,全面夯實疫情防控條件下的團學組織建設,發(fā)揮好共青團組織的優(yōu)越性和先進性,提升團學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尤其是抓好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團學組織的規(guī)范建設和制度建設,凸顯出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團學組織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團結青年的政治優(yōu)勢;另一方面,有效利用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立意新穎的團學活動,特別是開展能夠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切實幫助廣大青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調整心理和學習狀態(tài),更好適應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條件下的校園生活和學習生活,豐富校園生活的學生活動。只有廣大共青團工作者和團學干部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謀劃得當,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疫情防控條件下的團學組織建設和團學活動開展,才能在今后一段時期內的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條件下,更好地融入學校發(fā)展和學生管理工作中來,切實發(fā)揮好團學組織作為學校、教師、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和聯(lián)系的紐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