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水昌
【摘要】 目的:比較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與MR血管造影兩種方法在診斷腦動脈瘤的臨床效果差異。方法:選取了筆者所在醫(yī)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神經外科收治的腦動脈瘤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與MR血管造影技術進行檢測,對兩種檢測方法與DSA診斷結果的符合情況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檢測方法與DSA檢測結果的符合率水平為88.57%,顯著高于MR血管造影檢測方法的62.86%,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R血管造影測方法檢出的腦動脈瘤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與其他兩種方法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腦動脈瘤臨床診斷的過程中,與MR血管造影相比,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的臨床診斷準確率更高,能夠更加精準地判斷患者腦動脈瘤情況,其臨床診斷價值與DSA相當。
【關鍵詞】 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 MR血管造影 腦動脈瘤 診斷價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20.24.02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20)24-0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ninvasive spiral CT angiography and MR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aneurysm. Method: 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admitted by neurosurgery from Octo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Noninvasive spiral CT angiography and MR angiograph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patients. The coincidence between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and DSA diagnosis result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noninvasive spiral CT angiography and DSA was 88.57%.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R angiography (62.86%).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diameters of cerebral aneurysm detected by MR angiography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two method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cerebral aneurysm, the accuracy of noninvasive spiral CT angiograph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R angiography, and it can judge the condition of cerebral aneurysm more accurately. Its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is equivalent to that of DSA.
[Key words] Noninvasive spiral CT angiography MR angiography Cerebral aneurysm Diagnostic value
First-authors address: Xiamen Fifth Hospital, Xiamen 361000, China
顱內動脈瘤的臨床發(fā)病是因為患者腦動脈內腔局部在某種因素的刺激下形成缺陷或腔內壓力異常升高,進而導致患者局部腦動脈內腔的局限性異常擴大造成動脈壁的局部形成了一種瘤狀突出[1]。這種瘤狀突出目前被證實是導致患者出現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原因[2]。相關患者若不能給予及時準確的辨別和針對性的治療干預,不僅容易耽誤患者病情,情況嚴重者可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臨床上針對于腦動脈瘤的早期鑒別和準確診斷,對于挽救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3]。目前,隨著醫(yī)學診療理論研究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同時在相關醫(yī)療器械技術完善的基礎上,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與MR血管造影技術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4]。本研究為比較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與MR血管造影兩種方法在診斷腦動脈瘤的臨床效果差異,選取了筆者所在醫(yī)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神經外科收治的腦動脈瘤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進行了以下研究和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的病例共計30例,均為筆者所在醫(yī)院神經外科于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腦動脈瘤患者。納入標準:(1)經DSA檢測診斷為腦動脈瘤的患者;(2)年齡大于18歲的患者。排除標準:(1)合并腫瘤患者;(2)合并其他神經系統(tǒng)疾病患者;(3)不能配合完成相關檢測的患者。30例患者年齡18~65歲,平均(43.28±1.38)歲,其中男17例,女13例,高血壓患者5例,糖尿病患者8例,患者檢出腦動脈瘤1~2個,共35個,腦動脈瘤大?。?.83±1.29)mm。本研究方案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或其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患者進行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與MR血管造影技術進行檢測,對兩種檢測方法與DSA診斷結果的符合情況進行觀察和比較。
1.2.1 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 采用WS0822NX/h型雙螺旋CT機(生產廠家: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進行操作,患者于檢查前給予靜脈助推非離子型對比劑(30 mg I/100 ml,100 ml),助推后約10 s左右后進行螺旋CT連續(xù)容積掃描,掃描后采用工作站進行重建,并對患者腦動脈瘤情況進行診斷。
1.2.2 MR血管造影 采用SYmouti-005型1.5T超導MRI掃描機(生產廠家:上海西門子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進行操作,患者于檢查前給予靜脈助推釓噴替酸葡甲胺(2 ml/s,20 ml),助推后進行掃描,根據掃描結果對患者腦動脈瘤情況進行診斷。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方法的腦動脈瘤檢出情況比較
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檢測方法與DSA檢測結果的符合率水平為88.57%,顯著高于MR血管造影檢測方法的62.86%,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種方法檢測的腦動脈瘤直徑與DSA檢測值的比較
MR血管造影測方法檢出的腦動脈瘤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與其他兩種方法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臨床醫(yī)學的不斷進步和相關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的基礎上,血管造影及三維重建技術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fā)展。隨著掃描質量和效率的不斷提升以及相關軟件的迭代升級,使得臨床診斷方法尤其是無損傷性的相關診斷技術獲得更大幅度的提升。螺旋CT血管造影與MR血管造影技術均作為無創(chuàng)性血管成像方法的臨床優(yōu)勢,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得到了廣大醫(yī)生和患者的廣泛好評和認可。在此基礎上,腦血管疾病的臨床診療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特別是針對于顱內出血的相關診療準確率得到了顯著改善,急癥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5-6]。
在臨床實踐中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已經成為臨床診斷腦動脈瘤的標準[7]。采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的臨床優(yōu)點主要為顯示效果更加具體,在進行明確診斷的同時可實施治療[8]。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的臨床缺點為臨床治療成本較高,同時有創(chuàng)操作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9]。而隨著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與MR血管造影技術的發(fā)展,這兩種方法的臨床優(yōu)勢不僅僅是無創(chuàng)、簡便操作,同時這兩種方法的檢測成本更加低廉[10-11]。目前,通過回顧文獻研究的方式發(fā)展關于兩種方法診斷效能的對比研究不多見。
本次研究系統(tǒng)對比了兩種檢測方法,從檢測結果上分析,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檢測方法與DSA檢測結果的符合率水平為88.57%,顯著高于MR血管造影檢測方法的62.86%。兩種檢測方法均出現了漏診現象。通過對漏診病例的比較研究后我們發(fā)現,漏診病例的腦動脈瘤往往較小,均小于5 mm。這提示,腦動脈瘤大小、位置等客觀因素可影響兩種檢測方法的臨床準確率,但相比較MR血管造影方法來說,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檢測方法受影響程度更小[12-13]。同時,研究結果顯示:MR血管造影測方法檢出的腦動脈瘤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與其他兩種方法比較差異顯著,而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檢測方法的檢測結果與DSA檢測結果無明顯差異。這提示,相比較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檢測方法來說,MR血管造影測方法的檢測精度有待提高。
綜上所述,在對腦動脈瘤臨床診斷的過程中,無創(chuàng)性螺旋CT血管造影與MR血管造影相比的臨床診斷準確率更高,能夠更加精準地判斷患者腦動脈瘤情況,其臨床診斷價值與DSA相當。
參考文獻
[1]李正明,劉驥,王曉東,等.開顱夾閉術與血管內介入栓塞對老年腦動脈瘤臨床治療效果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20):5002-5005.
[2]楊秀靜,高勇,王興業(yè),等.CysC與RBP聯合檢測對腦動脈瘤早期診斷的應用探討[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8,22(10):1708-1711.
[3]馬肅,李涵.腦動脈瘤頸部直徑對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術后進行性腦血管閉塞發(fā)生的預測價值[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9,16(5):237-242.
[4]張喜兵,賢趙中.CT血管造影檢查在診斷腦動脈瘤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6):186-187.
[5]張鳳.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診斷不同病變部位腦動脈瘤的臨床價值[J].健康之友,2019,(23):51.
[6]趙連松.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腦動脈瘤診斷中的應用[J].醫(yī)療裝備,2019,32(23):34-35.
[7]羅文彬,周鴻斌,蔡家豪.64層螺旋CT血管造影三維重建在破裂腦動脈瘤的臨床價值[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8,18(7):123-124,136.
[8]曾偉金,潘恒,林錫洲,等.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對于外科處理腦動脈瘤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指導作用和臨床經驗[J]. 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8,18(1):97-100.
[9]高文進,喬木,羅寬,等.川芎嗪聯合3D打印技術對腦動脈瘤夾閉術后療效及腦血管痙攣的影響[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9,21(5):52-54.
[10]葉海濤.64排螺旋CT頭顱CTA檢查對腦動脈瘤合并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診斷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1):39-41.
[11]楊剛, 周星輝.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診斷顱內腦動脈瘤的臨床價值[J].醫(yī)療裝備,2019,32(21):34-35.
[12]賈維維,劉飛,魯璐.64層螺旋CT合三維血管造影在腦動脈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8,18(9):128-129.
[13]戴永鋒.椎基底動脈狹窄患者神經、運動功能檢測及CT血管造影檢查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8):62-64.
(收稿日期:2020-03-17) (本文編輯: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