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大吳中學
在當今素質教育全面開展的背景下,我國教學的整體特征就是學生數(shù)量較多,教師以及教學資源都比較匱乏,因此小班化教學模式就不能有效應用。在教育現(xiàn)代化背景下,通過對于小組學習模式的應用,就能夠緩解當前教學中的弊端問題,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诖?,本文主要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學習方法的應用途徑進行了闡述。
1.不能保證分組的科學合理性。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在應用小組學習方法的過程中,其分組本身是不夠合理與科學的,存在較強的隨意性。當前大部分的初中教學教師進行分組時,都是依照班級學生的座位順序進行分組的,但這樣的分組并沒有對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能力水平和興趣特征等進行充分的思考,由于其分組不夠科學合理,就導致分組學習過程中存在了大量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的順利開展。
2.小組教學方法流于表面。初中數(shù)學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一般來說若采用小組教學方法,還要對課桌的位置進行合理擺放,目前一般會應用T形與長方形兩種不同的形式,希望能夠通過學生座位的擺放改善教學模式。但在目前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所應用的還是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僅僅只是座位的改變,被動地位并沒有得到改變,導致小組教學方法的應用流于表面,小組學習模式不能真正落實到初中數(shù)學教學之中。
3.不能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對于初中數(shù)學教學而言,想要獲得了良好的小組教學效果,就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合理性,但是當前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其所應用的內容但基本上是沒有合理性存在的,數(shù)學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都過于片面,也就不能實現(xiàn)對學生自主學習性以及積極性的激發(fā)了。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故意排除一些具有深度和難度,能夠讓學生進行集中探討的問題,只選擇一些簡單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但是比較簡單的問題是不具備討論意義的,自然就無法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了。
4.學生缺乏較強的參與積極性。初中數(shù)學教學開展過程中,應用小組學習的教學模式,其根本年目標與特征就是合作學習。要求在學習小組之中的學生,要能夠通過互幫互助進行有效學習,一起將教師布置下的任務進行有效完成。但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缺乏較強的積極性,也沒有準確的教學目標,因此在進行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只能夠進行簡單的收集整理信息的作業(yè),只有能力和水平較強的學生能夠真正的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與解決措施,也就無法獲得良好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了。
1.保證分組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小組作為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所以小組成員的組成對小組發(fā)展形式也有著較大的影響,所以保證合作小組組件的開學性,才能夠給小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還要明確的是,小組教學與分層次教學在本質上存在極大的差別,分層次教學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組內同質,組間異質”,但小組學習的特征則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但其有著共同的前提就是要與學生實際結合,有效定位各個學生的層次與需求,之后再進行有效的分組。從而確保所有小組都是小整體,所有的成員也能夠在合作學習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小組之間也能夠進行善意的競爭,促進雙方的更好發(fā)展。教師還要選出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成為小組長,還要關注和照顧學困生,以小組長為中心團結組內成員,從而獲得良好的小組學習效果。
2.將教師主導者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小組學習方法,教師也很容易出現(xiàn)一定的誤區(qū),過于重視學生主體性的凸顯,沒有關注到自己課堂主導者的作用,因此也嚴重影響了小組學習的效果,出現(xiàn)了本末倒置的情況。因此,就要求教師可以對于小組學習的本質與內涵進行正確認識,小組學習雖然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但各種學習活動則需要教師進行指導,但絕對不是放任自流的。對于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本身是不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的,若教師不進行有效的干預,就會導致各種各樣問題的出現(xiàn)。所以,教師要對自身進行準確的確定位,將自身所具有的引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進行小組學習時產生的問題并進行指導,進一步提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果。
如在對《三角函數(sh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一道比較經典例題作為討論主體,要求學生進行討論。很多情況下,同一個組內的學生也會產生激烈的意見沖突,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及時的進行干預,讓學生學會聆聽組員的意見,給予別人足夠的尊重,以平靜的態(tài)度正確討論各種問題,從而獲得良好的討論效果。
3.創(chuàng)建良好的生活情境,做到學以致用。想要確保小組學習方法在初中教學過程中的有效落實,教師還要能夠對良好的生活情境進行創(chuàng)建,讓學生能夠充分的融入到生活情境中,通過不斷的潛移默化,幫助學生對于數(shù)學進行正確認識,要明確教學并非被限制在了課堂中,還要能夠把各種教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從而實現(xiàn)全面的發(fā)展進步。基于此,教師還要對于生活中與數(shù)學相關的素材進行深入挖掘,為學生創(chuàng)建更好教學情境,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應用“捆綁式學分”的小組評價體系。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影響之下,評價模式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已經無法滿足教育改革的實際需求。所以在進行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創(chuàng)建與應用“捆綁式學分”。通過對于此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小組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責任以及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如在對《二次函數(sh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把二次函數(shù)所有的內容都作為小組學習內容,如表達式、對稱軸公式以及定點坐標表達式等。教師要對于其進行合理設計分配給各個小組,通過學生的討論研究,逐漸了解各種教學重難點只是。此后再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模式就能實現(xiàn)對學生自信心的培育。
總地來說,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深入,對于我國初中數(shù)學教學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就要應用現(xiàn)代化有效的教學方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的應用,不僅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也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主觀能動性培育,從而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就要發(fā)揮自身課堂主導者的作用,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