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新的課程改革的推行,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閱讀教學備受關(guān)注與重視,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教授學生基本的知識,還需要積極發(fā)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善。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jié)合新的課程改革具體要求,通過大膽變革教育理念、科學制定教學計劃、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等多方面出發(fā),全面促進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升,從而進一步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實現(xiàn)。文章就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有效性的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一、 引言
隨著國家經(jīng)濟、科技等多方面的不斷發(fā)展,對于小學階段教育的重視度越來越高,而語文學科在小學階段的教育重處于一種比較重要的地位。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當中是重點內(nèi)容之一,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儲備量、理解能力、判斷能力等方面相對來說都比較薄弱,他們獨立自主閱讀的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從而有效實現(xiàn)全面促進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
二、 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的弊端
在具體的實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依然會存在比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認知并分析現(xiàn)狀,在教學理念、教學形式等方面著手觀察,從而有效意識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學形式不夠多樣化
隨著當今社會各方面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形式也逐漸變得多樣化,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也不例外,但是有許多教師在具體實施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依然存在思路狹窄、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化等多種現(xiàn)象,學生在這種枯燥、乏味的氛圍中只能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久而久之,學生難免會對語文閱讀學習產(chǎn)生排斥感,甚至一些學生會對語文學科產(chǎn)生厭學等心理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并不利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閱讀以及綜合發(fā)展。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拓展教學思路,引導小學階段學生能夠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
(二)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化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開展閱讀教學主要為了促進學生的自我學習與探究能力等提升,但是在具體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由于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較強的針對性,在閱讀文章或者讀物的過程中也不能有效根據(jù)教師的教學設計完成目標,這并不利于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提升。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同時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儲備與理解水平等進行科學規(guī)劃,確保學生在閱讀文章或者讀物的過程中能夠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從而有效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提升。
三、 小學階段開展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教師在意識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之后需要結(jié)合這些問題進行改善,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并且需要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之前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與目標,引導學生形成閱讀的興趣,同時還要注重在小學階段學生身心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引導其進行自主閱讀,這對于小學階段學生以后的綜合發(fā)展與學習等都具有比較關(guān)鍵的作用與意義。
(一)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
在新的教育理念影響之下對知識傳授者的教學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依靠自己在課堂中單純地講授課本教材知識,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只能處于一種比較被動的狀態(tài),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消極回避、主動性不高等多種現(xiàn)象。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角度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輕松愉悅地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當中,還可以增強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信心,從而進一步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鹿角和鹿腿》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在課堂中有感情的將這篇文章對進行范讀,學生在仔細聆聽教師范讀的過程中就可以體會到其中的情節(jié)。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同桌之間一位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情感將這篇文章進行閱讀,另一位學生通過聆聽發(fā)現(xiàn)對方存在的錯別字或者問題,并且及時進行糾正,教學場面一下子熱鬧了起來。運用這種閱讀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實現(xiàn)立足于學生的角度開展活動,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并且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實現(xiàn)互相監(jiān)督,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對方的問題并給出意見,同時還可以有效避免自己產(chǎn)生同樣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在具體實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角度開展活動,讓學生在歡快愉悅的閱讀學習氛圍當中學習到知識,還可以有效增強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閱讀自信心,從而有效推動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
制定有計劃的教學方案是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的前提,但是許多知識傳授者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通常會忽略制定教學計劃,導致教學活動不能順利開展或者無法正常進行。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并且使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掌握到更多的知識,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重要的。
例如,在進行《燕子》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結(jié)合課本文章中的知識內(nèi)容制定有計劃的教學方案,避免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無法總結(jié)出其中的重點知識,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然后,教師在課堂實際教學當中可以結(jié)合文章中的知識內(nèi)容提出:文章從哪些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描述的?燕子活動在怎樣的環(huán)境當中?燕子飛倦了是怎樣的等相關(guān)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有針對性的閱讀文章。最后,教師可以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后隨機抽查幾名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由此可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意識到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的重要性,并且結(jié)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展開學習,從而有效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如果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缺乏興趣的引導,最終的學習會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教學活動,學生在充滿著好奇心與興趣的情況下才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閱讀當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閱讀的興趣,從而有效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不斷發(fā)展。
例如,在進行《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搜集一些與小興安嶺有關(guān)的圖片或者視頻等資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出示這些讓學生進行觀看與欣賞,讓學生首先對小興安嶺具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且在學生欣賞的過程中引入本節(jié)課程的主題,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然后,教師可以有感情的將這篇文章進行范讀,學生在聆聽教師范讀的過程中就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展開想象,對于文章的脈絡等也會具有初步的了解。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這些相關(guān)的圖片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并且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結(jié)合圖片與文章中的描述展開合理的想象。由此可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這種日常的閱讀方式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注重學生的自主閱讀
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升,更需要注重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閱讀方式,從而使學生能夠具備自主閱讀文章與讀物的能力。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量與閱讀方式相對來說是有限的,教師就需要在注重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閱讀方式與習慣。
例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將閱讀的文章與讀物局限于課本教材當中,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閱讀一些雜志、文章等,還可以通過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shù)手段自主查閱一些有趣的文章,并且讓學生在閱讀雜志等讀物過程中將好的文章剪切下來,在自主閱讀文章過程中的好句子等摘抄下來。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分享,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自主閱讀也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進來,久而久之,學生們就會養(yǎng)成一種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與能力。由此可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使學生通過自己感興趣的渠道與方式進行閱讀,幫助學生在身心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能力與良好習慣。
(五)閱讀與寫作有機結(jié)合
在以往的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可以看出,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不可分割的,兩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lián)系。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在開展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忽視與寫作教學相結(jié)合,導致閱讀教學達不到較高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提高與寫作教學相結(jié)合的重視度,引導學生在提升自己閱讀能力與水平的同時還可以有效地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大青樹下的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帶領學生有感情的誦讀整篇文章,并且為學生詳細講解文章中的脈絡與結(jié)構(gòu)等,同時將文章中的描述手法、語句詞匯等重點進行講解。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讓其展開自主性的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掌握到其中的生字等,并且加深學生對于文章中的結(jié)構(gòu)等理解與掌握程度。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結(jié)束之后結(jié)合文章與自己的經(jīng)驗,將校園用自己的話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可以將本節(jié)課程所學習到的文章中的知識作為參考。如此一來,不僅僅能夠有效提升小學階段學生對于所學文章的結(jié)構(gòu)、語言等方面的理解,還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實現(xiàn)學以致用,將自己的實際生活與所學習到的知識相結(jié)合進行寫作,有效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雙重”發(fā)展。由此可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機結(jié)合,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有效促進自身的寫作能力提升。
四、 結(jié)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課程教育當中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從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學生的自主閱讀等多方面出發(fā),全面促進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裴媛嫄.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7(10):145-146.
[2]宗建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2):53.
[3]閆冰,張蕾.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35):325-326.
[4]王友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82,130.
作者簡介:陳榮貴,福建省廈門市,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qū)樂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