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燕
摘?要:班級是學生每天學習時間最長的地方,班集體的每一項活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本文通過召開閱讀動員會,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師生群策群力,共同營造書香氛圍;讓學生學會閱讀,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等方式闡述如何營造書香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
關鍵詞:營造?書香氛圍?書香成長
莎士比亞說過:“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因此我們要引導每一個學生“勤讀書,讀好書”,這是時代賦予我們新的使命。
我們很多小學生雖然熱愛讀書,卻癡迷于一些娛樂性很強的書籍,對于一些經典詩文或名著讀之甚少,他們的精神世界也是淺薄的。據調查,一些男生喜歡閱讀武打、游戲類的書籍,女生則喜歡言情小說等,喜歡閱讀文學著作、科普等的學生少之又少,他們的閱讀面也得不到拓寬;有一部分家長只關心孩子成績,不重視通過閱讀擴展孩子的知識面,有一部分家長雖然支持孩子閱讀但是缺乏引導,課外閱讀的質量不高……這些都是小學生課外閱讀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強?!蔽覀兊膶W生如果不熱愛閱讀或者都只讀一些娛樂消遣的書籍,他們怎么能擔負起讓祖國國富民強的重擔?
美國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說:“如果你能引導孩子迷上讀書,那么你所影響的不僅是孩子的未來,還直接影響整個下一代孩子的未來?!遍喿x讓人進步,知識改變命運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熱愛讀書,營造良好的書香文化氛圍成了我們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們要創(chuàng)造一個濃郁的書香環(huán)境,引導他們走進浩瀚的閱讀世界。
一、召開閱讀動員會,調動閱讀積極性
通過總結日常的教育教學,我們很清楚地意識到現在的學生最缺的就是課外閱讀,學生課外閱讀嚴重不足。每個學期開學的第一周我都會安排主題為課外閱讀的主題班會,班會上我讓學生說出自己上一個學期閱讀過的書籍,讓學生意識到自身閱讀的局限性。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一些中外名人熱愛讀書的案例,通過這些名人名事能極大地引導他們走進閱讀世界的主觀能動性。班會后我通過發(fā)出題為《閱讀好書,共同成長》的倡議書,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參與其中,并且通過開展“書香家庭”的評比活動,讓更多的家長理解和支持。
二、師生群策群力,共同營造書香氛圍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孩子精神面貌形成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是,他在自己周圍,在學校走廊的墻壁上,在教室里,所見到的是什么,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應該召喚他向往某種事物,交給他們某種東西?!绷己玫拈喿x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不斷地發(fā)現自我需求的知識和技能,能夠不斷地超越自我。班級是學生每天學習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班級里每一個細微地方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們要重視班級環(huán)境地布置,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和閱讀環(huán)境。
比如可以建立班級圖書角;成立班級圖書管理委員會;強化課外閱讀時間等措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充足的閱讀量,班級圖書角實行全天候開放,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自主選擇閱讀;午休或者其他自習課,已經完成學習任務,在老師的允許下也可以進行課外閱讀。放學回家或者節(jié)假日,要求學生完成了作業(yè)每天保持半小時以上的閱讀量。每一個星期我還通過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對于課外閱讀表現好的學生我給予“閱讀之星”和“樂學學子”的精神和物質的雙重獎勵,點燃學生閱讀的熱情。
三、開展讀書活動,點燃讀書激情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孩子,只要在兩三個月里,看不到自己腦力勞動的結果,他們的學習意愿就會消失……”每一個小學生都是熱愛閱讀,我們可以通過開展讀書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成果的平臺,點燃他們閱讀的熱情。打造書香班級,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一個濃濃的閱讀氛圍,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通過建好班級圖書角,為學生創(chuàng)建濃濃的書香氛圍,讓他們置身書海,與書結伴,與書為友。讓每一個學生都準備好一本課外摘抄本,摘錄自己喜歡的字詞,收集各種名言名句。這些學習成果通過讀書分享會能得到充分展示,讀書分享會對于學生既是一種監(jiān)督,也是一種激勵,學生通過分享讀書帶來的快樂,領略到書的美。
每個月我還開展讀書評比活動,讓學生保持著讀書的激情。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閱讀,我要求學生寫讀后感,讓他們養(yǎng)成一邊讀書一邊思考的好習慣。讀后感主要是描述自己閱讀后的真情實感,可以是對人物感性或理性的認知,可以是對文章真情實感的理解,可以感悟自己的人生,可以對照自己的現實生活……我將收集到的讀后感擇優(yōu)在班級文化墻上展覽,這種以讀促寫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通過開展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生活,有效地推進了書香班級的建設。
四、讓學生學會閱讀,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達爾文說過:“世界上最有用的知識莫過于學習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如同拿到了開啟知識之門的鑰匙。”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閱讀也是一樣。小學生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經常隨意和盲目地閱讀,閱讀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我們要指導他們選擇對自己身心健康有益的書籍,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我在閱讀教學的時候除了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還注重方法的遷移,讓課內外相互益彰。將精讀、略讀、默讀等課內閱讀方法用到課外閱讀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閱讀。這樣課內學到的知識就可以延伸到課外,進一步強化了課內,比如學完《少年閏土》這篇文章后,我向學生推薦了《魯迅全集》一書;學完了《草船借箭》,我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一書……學生的視野得到了開闊,課堂知識也能得到了鞏固。
我們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要求學生課外閱讀的時候要養(yǎng)成邊讀邊想,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鼓勵學生圈畫批注,摘錄課外書籍中的好詞、好句、名言名句等,將這些內容做成隨身攜帶的小卡片。
呂叔湘先生說:“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說,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課外閱讀?!眲?chuàng)建書香班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切好的閱讀條件,讓學生讀好書,多讀書,點燃學生閱讀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