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妍
【摘 要】目的:探討超聲引導選擇性腰神經根阻滯加骶叢阻滯在老年髖部手術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骨科行全髖置換術治療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麻醉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腰硬聯(lián)合麻醉,觀察組患者行超聲引導選擇性腰神經根阻滯加骶叢阻滯麻醉,對比兩組的麻醉效果。結果:觀察組麻醉阻滯持續(xù)時間、術中并發(fā)癥及VAS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髖部手術患者行超聲引導選擇性腰神經根阻滯加骶叢阻滯麻醉,麻醉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超聲引導;選擇性腰神經根阻滯;骶叢阻滯;老年髖部手術
【中圖分類號】R445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018-01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在臨床較為多見,該類患者常給予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進行治療,但手術前往往要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來維持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另外,老年人為特殊群體,具有手術麻醉耐受差、器質性疾患及合并癥多等特點,如何選擇安全的麻醉方式是麻醉醫(yī)生重點關注的問題。為進一步明確超聲引導選擇性腰神經根阻滯加骶叢阻滯在老年髖部手術中的應用價值,筆者選取60例相關患者進行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骨科行全髖置換術治療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麻醉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介于60~78歲之間,平均(64.0±3.1)歲;觀察組,患者年齡介于59~78歲之間,平均(64.3±2.9)歲。此次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及患者知情同意,并對麻醉藥物過敏及合并其它嚴重臟器病變的患者排除在外。兩組患者在病情、術前ASA分級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腰硬聯(lián)合麻醉,觀察組患者行超聲引導選擇性腰神經根阻滯加骶叢阻滯麻醉,具體如下:術前準備好所需的麻醉藥物及超聲儀器,患者取側臥位,患側朝上,將低頻凸陣探頭與脊柱縱軸平行,用超聲定位好L1、L2、L3、L4的橫突位置,將L2橫突、L4橫突根部位置作為麻醉穿刺點,常規(guī)皮膚消毒,穿刺針分別經L2、L4橫突根部的上緣、下緣進針到腰神經根位置,兩點阻滯4條神經。L1神經根用0.4的羅哌卡因8ml、L2、L3、L4神經根各用0.4%的羅哌卡因5ml;再將低頻凸陣探頭置于股骨大轉子和髂后上棘連線中點內側1/2部位,超聲圖像上可見一線狀的高回聲影,即為完整的髂骨。將探頭向內下滑動,骶叢神經即骶骨與髂骨之間高回聲的橢圓形影像,常規(guī)皮膚消毒,將0.4%羅哌卡因15ml注射至骶叢周圍。麻醉起效后給予手術治療。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0~10分制,分數越高表示疼痛越厲害。另外,將兩組患者麻醉起效時間、阻滯持續(xù)時間及術中并發(fā)癥進行組間比較。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均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麻醉效果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及阻滯持續(xù)時間均長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1。
2.2兩組術中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并發(fā)癥率為10.0%,對照組術中并發(fā)癥率為30.0%,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2
2.3兩組術后VAS評分比較
觀察組術后VAS評分為(3.21±0.45),對照組術后VAS評分為(5.01±0.62),可見觀察組術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髖部骨折為骨科臨床常見病,該類患者常給予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進行治療,手術會引起疼痛、應激反應進而影響病人的生命體征及手術效果,嚴重時還會導致各種并發(fā)癥。因此,手術前要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來減輕患者疼痛,提高手術耐受能力。神經阻滯因其具有鎮(zhèn)痛效果好、對患者影響小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外科手術中。隨著醫(yī)學可視化技術的進步,選擇性腰神經根阻滯應運而生,其是一種在影像學透視下對病變區(qū)域所受支配的神經根進行阻滯的微創(chuàng)技術。該技術與腰硬聯(lián)合麻醉相比,具有安全性高、準確性強、對血流動力學影響小等優(yōu)勢。此次研究對觀察組老年髖部手術患者行超聲引導選擇性腰神經根阻滯加骶叢阻滯,結果顯示麻醉起效時間及持續(xù)時間較對照組有所延長,(P<0.05)。提示,觀察組麻醉方式雖起效時間長但阻滯的目標性更強、阻滯持續(xù)時間更長;觀察組與對照組術中并發(fā)癥率分別為10.0%與30.0%,(P<0.05),提示觀察組麻醉方式可改善患者機體應激,降低術中不良反應,安全性高。另外,觀察組術后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觀察組麻醉方式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癥狀,術后鎮(zhèn)痛效果好。
綜上所述,對老年髖部手術患者行超聲引導選擇性腰神經根阻滯加骶叢阻滯麻醉,不僅可準確定位麻醉穿刺點、病人的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降低術中不良反應,而且麻醉維持時間長、術后鎮(zhèn)痛好、安全性高,更適用于老年人、合并高血壓冠心病、心肺功能欠佳、腰椎側彎畸形及增生病變等人群。
參考文獻
[1] 胡海燕.老年患者髖部骨折手術應用超聲引導下腰骶叢神經阻滯復合小劑量右美托咪定鎮(zhèn)靜的效果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S2).
[2] 周志紅,繆永江,王麗.超聲引導下腰叢、骶叢神經阻滯在老年全髖置換術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