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縣級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現(xiàn)狀,分析多元兒歌演唱形式的應用優(yōu)勢,并提出多元兒歌演唱形式在縣級幼兒園的實踐應用的措施和效果。
關鍵詞:多元兒歌;縣級幼兒園;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J61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062-02
一、前言
廣西屬于欠發(fā)達地區(qū),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具備豐富的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外,扎實的音樂專業(yè)技能也是組織幼兒進行音樂教育活動的保障,幼兒歌曲演唱技能也是體現(xiàn)一名幼兒園教師的整體音樂素養(yǎng)的標準,教師良好的歌唱能力,不僅能為幼兒提供學習和模仿,而且能給幼兒留下美好的直覺映像,激發(fā)幼兒學習音樂的欲望,讓幼兒得到更好的音樂熏陶和培養(yǎng),發(fā)展他們的音樂潛能。教師具有形式多樣的音樂綜合能力,應具備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更有嫻熟的音樂功底。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是實施審美教育,實現(xiàn)兒童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音樂教育質量取決于幼兒教師的音樂能力及教學水平。縣級幼兒園在這方面目前還存在資源缺乏的困境,幼兒園音樂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幼兒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是學前教育課程中藝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的提高能夠有效促進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和音樂能力決定著縣級幼兒園音樂教育質量,為了提高幼兒教師音樂教學效果、加快提升幼兒園音樂教育質量,促進學前教育質量公平,有必要與幼兒園合作,將多元兒歌演唱形式在幼兒園進行實踐。
二、多元兒歌演唱形式的內(nèi)容
大家一般所理解的兒歌演唱就是單純的進行一首歌曲的演唱,其實兒歌可以應用很多方式來演唱,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了很多的方式,比如:邊唱邊跳、邊彈邊唱、加入樂器演唱、加入游戲演唱、創(chuàng)設情景演唱、加入聲勢演唱。這些演唱形式都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兒歌演唱的興趣,同時也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從幼兒園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幼兒學習音樂的樂趣,使幼兒身心得到愉悅,提高藝術素養(yǎng)。
三、多元兒歌演唱實踐應用的措施
(一)探索適合縣級幼兒園的多元兒歌演唱形式
以廣西平果縣為例,通過走訪交流幾家公辦與民辦幼兒園,深入課堂聽課,課后與老師進行交流,廣泛聽取一線教師、幼兒園園長、孩子家長的意見及建議,收集整理適合的兒歌演唱形式。
通過對比研究,有了實際性的結果,首先是縣城教學設備配套缺乏,其次是缺乏專業(yè)的音樂類教師,再次是縣城幼兒園對于音樂方面重視程度不夠。通過這些方面的了解,總結出適合縣級幼兒園的多元兒歌演唱形式的有效措施,在兒歌演唱環(huán)節(jié)加入游戲演唱、創(chuàng)設情景演唱、加入聲勢演唱,這些都適合縣級幼兒園的音樂活動課。
(二)探索教學模式與方法,融入多種教學方法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完善,把研究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將任務驅動法、情景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運用到兒歌演唱中,形成多元兒歌演唱形式。歸納總結出這些有效方法,積累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使幼兒園音樂活動課不再單一,激發(fā)幼兒興趣。演唱一首兒童歌曲,講究其完整性、流暢性、有表現(xiàn)力,聲音響亮動聽,歌曲前奏、間奏、尾奏的表達,富有兒童的特點。以上的教學法都能促進兒歌演唱,提高幼兒興趣。
(三)建立視頻資源包,包括案例和幼兒園實踐視頻
通過在縣級幼兒園的實踐,收集整理視頻資源包,包括案例《白蘿卜》《藍精靈》《貓和老鼠》《刷牙歌》《洗澡歌》《小紅帽》《小邋遢》《粉刷匠》等。幼兒園實踐視頻,歌唱活動《爺爺為我打月餅》,音樂游戲《小紅帽》,音樂欣賞《小蛀牙》,律動活動《洗澡歌》,打擊樂活動《鈴兒響叮當》等作為教學資源。收集整理這些實踐作品,將多種兒歌演唱形式在幼兒園做推廣試行。這些資源都是來源于平時的教學,但又都是有代表性與實際性的資料,對促進多元兒歌演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積極開展幼兒園研討
多元兒歌演唱形式在平果縣本立國學幼兒園開展實踐研究,在開展幼兒園關于課程研討方面:
第一,全體幼兒園青年教師全過程參與,首先是活動設計,老師們認真研課,活動展示,課后反思。
第二,在開展演唱形式多元化的形式中,老師們組織韻律、唱歌、打擊樂、欣賞、游戲等內(nèi)容,為能夠全面提升教學水平。
第三,采取互相評課制度,幼兒園領導、老師、包括我們研究團隊參與,參與音樂活動課的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幼兒園領導多聽推門課,追蹤教師一系列的課程,做對比研究分析,促進教師上課質量。教師聽課中,要記錄主要內(nèi)容,要對課程有評價,給上課的教師提出建議,同事自己多反思,促進教師間雙邊進步。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的教師要多進行課堂教學反思,不要將教學反思流于形式。為了提高教師的兒歌演唱教學能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堅持集體交流與個人反思相結合,使教師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從而真正提高多元兒歌的演唱推廣。
第四,教師們研討的積極性高,實效性強,紛紛闡述自己的見解,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正在悄然地轉變。而且從研討中可以看出,能夠幫助教師自我反思、自我成長。
在研討中總結出多元兒歌演唱需注意:(l)采用多種手段,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有飽滿的情緒;(2)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歌曲,有趣味性的歌曲;(3)利用圖譜,幫助幼兒學習歌詞;(4)依據(jù)幼兒發(fā)聲的生理特點,組織幼兒練聲。
(五)結合科研,發(fā)展多元兒歌演唱形式
主要從幾方面入手,首先是編寫教材,根據(jù)對縣級幼兒園的了解與需求,以及對幼兒歌曲的研究,編寫了《幼兒歌曲彈唱跳教程》。結合科研進行發(fā)展,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將多元兒歌演唱形式進行推廣。研究延伸課程教材《唱歌與幼兒歌曲彈唱》、《舞蹈與幼兒舞蹈創(chuàng)編》、《鋼琴基礎訓練》等都適用于縣級幼兒園。這些教材有一線幼兒園教師參與其中,編者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提供的資料,是這些教材最寶貴的財富,能夠在縣級幼兒園得到很好的利用,也為幼兒園提供了教學的需要。
(六)與園所合作,建立實踐基地,促進校企合作
建立院校、幼兒園、幼兒園在職教師三方共同參與機制,共同參與實踐研究,園方反饋實施效果與意見,幼兒園在職教師針對問題進行反思,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的了解幼兒的發(fā)展,與院校研討,三方相輔相成,根據(jù)幼兒園實際情況與需要共同完善兒歌演唱形式,最終促進教師與幼兒的雙邊發(fā)展。做對比研究,對比試行前后幼兒的學習效果,共同致力校企合作、協(xié)同育人的教育理念,雙邊發(fā)展。高校、幼兒園和幼兒園在職教師形成研討、交流、互助的原則,促進校企合作的開展。促進了高校、幼兒園之間的對接,發(fā)揮高校在專業(yè)引領方面為縣級幼兒園提供指導與幫助,實現(xiàn)了三方校企合作的機制。給教師提供鍛煉、成長的機會,提升全園的課程實踐教學質量,為縣級幼兒園在開展音樂活動課提供有利條件。
(七)注重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升幼兒園在職教師專業(yè)能力
從幼兒園實際出發(fā),為了促進幼兒園音樂活動課的開展,應該建立協(xié)同創(chuàng)新,幫助提升幼兒園在職教師專業(yè)能力,可以組織開展幼兒園教師音樂能力與兒歌演唱技巧培訓,培訓幼兒園在職教師,特別是新進教師的培養(yǎng),不同類型培養(yǎng)模式不一。開展幼兒園音樂活動課研討,及時記錄、及時修改教學方案,提升多元兒歌演唱形式??h級幼兒園教師教學水平程度不一,專業(yè)知識不夠牢固,實踐能力不夠全面,有零基礎的老師、有藝術院校畢業(yè)的老師、有學前教育中專畢業(yè)的老師等,不同類型培養(yǎng)模式不一,因此要強化在職教師自身發(fā)展,需要教師參與整個過程,從活動選曲到活動設計,遇到問題及時解決,采取互相聽課、互相研討的形式,取長補短,相互借鑒,達到教學能力提升的效果。
四、多元兒歌演唱形式實踐應用的效果
1.形成的多元兒歌演唱形式,豐富了兒歌的演唱,激發(fā)了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幼兒得到更好的音樂熏陶和培養(yǎng),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打破過去幼兒園兒歌演唱形式的單一模式,滿足了幼兒園教學現(xiàn)實需要,提升強了幼兒園在職教師的教學能力與自身能力,收集整理實踐作品,促進幼兒園藝術教育的發(fā)展,彌補縣級幼兒園在兒歌演唱方面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推進多元兒歌演唱形式的實踐應用。
2.與園所合作,建立實踐基地。得到幼兒園的肯定與大力支持,落實了幼兒園歌唱活動的困惑。突出學前教育的職業(yè)特色和校企協(xié)同育人的要求,加強行業(yè)參與力度,強調(diào)與用人單位的協(xié)同育人,建立對口幫扶,協(xié)同創(chuàng)新發(fā)展,有利于多種兒歌演唱形式在縣級幼兒園實踐運用。幼兒園的發(fā)展需要與高校合作,吸收有效的資源,改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幼兒園的教學質量。
3.提高了幼兒園教師組織音樂活動的能力。組織幼兒園教師實踐教學,幼兒園年輕教師參與學習,總結反思,嘗試在幼兒園開展音樂教育活動,將多元兒歌演唱形式利用其中,互相聽課研討。根據(jù)幼兒園實際情況與需要共同完善兒歌演唱形式,最終促進了幼兒教師與幼兒的雙邊發(fā)展。掌握多元兒歌演唱形式,教師們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讓幼兒體驗到活動的樂趣,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情操,讓幼兒體驗到樂趣。
4.制作的視頻資源包,包括案例視頻、幼兒園實踐視頻,可以作為縣級幼兒園在職幼兒園教師模仿學習的資料,以及幼兒園新進教師的培訓資料。視頻材料都是平時優(yōu)秀的課程實例,在幼兒園音樂活動課中有較好的反響,能夠達到活動很好的效果,吸引幼兒的興趣,還有視頻來自于高校的課例,這些資料可以直接在幼兒園實用,幫助縣級幼兒園提升音樂活動課的質量。
五、結語
多元兒歌演唱形式在縣級幼兒園的實踐應用,解決了院校與幼兒園聯(lián)系不夠緊密的問題;解決了縣級幼兒園兒歌演唱形式單一、幼兒興趣缺乏的問題;解決了縣級幼兒園兒歌演唱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解決了在職幼兒園教師兒歌演唱技巧的困惑?!吨袊逃母锖桶l(fā)展綱要》中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育的發(fā)展日新月異,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頒布和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又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此目標的指引下,我們立足于幼兒園實際、教師實際與教學實際,以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努力將多元兒歌演唱形式在縣級幼兒園實踐應用,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為幼教改革的縱深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音樂教育活動與幼兒教師專業(yè)能力提升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GXZJG2017BI85。
參考文獻:
[1]劉世音,幼兒歌曲的特點及演唱的方法與策略[J].學前課程,2009 (12).
[2]張群明.幼師音樂教學課程體系建設之思考[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08.
[3]許卓姬.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李詠云(1984-).女,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教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學、幼兒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