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暉 大連引航站
引航是港口生產的起點和終點,是港口運作中不可缺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引航在建設“一帶一路”尤其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更是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引航員是迎接船舶進港的第一人,也是送走船舶的最后離船人。他們代表著國家的尊嚴,為船舶和港口安全及港口發(fā)展做出了極大貢獻。同時,引航員的工作風險也非常高,據調查,世界上20個高危職業(yè)中,引航員與飛行員、地下礦工、空港領航員并列為風險最大職業(yè)。
引航員工作的高危險性主要體現在登離船的過程中,在登離船舶過程中造成引航員傷亡的事故時有發(fā)生。據長江引航中心統(tǒng)計,自1997年引航中心成立以來,在攀爬引航梯過程中共發(fā)生了10起引航員落水事故。2016年9月至2016年10月,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廣州港引航站和連云港引航站各發(fā)生一起引航員攀爬引航梯墜落的事故。據調查,國外如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都有引航員攀爬引航梯過程中墜海的事故發(fā)生,因此重視引航員登離船的安全已經刻不容緩。
從安全管理的角度分析,造成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包括人、物和環(huán)境因素,而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是導致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環(huán)境因素是造成事故發(fā)生的間接因素。引航員攀爬引航梯發(fā)生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為體現在引航員缺乏登離船技巧、未穿戴合適的裝備、身體狀況欠佳和心理畏懼等幾個方面;而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主要體現在引航梯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引航梯的日常檢查、維護和保養(yǎng)不到位以及引航梯安置不符合要求等幾個方面。
近幾年,針對攀爬引航梯發(fā)生的事故,各引航站引航員利用相關法律法規(guī)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攀爬經驗,撰寫了不少這方面的論文,如中國引航協(xié)會陸悅銘從造成引航員登離船過程中人身傷害事故的原因、引航員登離船裝置不符合安全規(guī)定的危害、引航機構對登離船裝置不符合規(guī)定的對策和對船公司和船方的建議四個方面進行論述;廣州引航站路軍針對廣州港和連云港發(fā)生的引航梯斷裂事故,分析了事故原因并給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大連港引航站劉永盛通過對引航梯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事故分析,發(fā)現引航員攀爬引航梯過程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引航員攀爬引航梯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安全保障;李林針對引航員登離船過程中的安全隱患,解讀了新規(guī)則針對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要求,提出確保引航員安全登離船的方法和對策;杜增瑞分析了造成引航員登離船過程中人身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引航員登離船裝置不符合安全規(guī)定的對策和建議。陳炎城等人從“人、機、料、環(huán)、管”五個方面出發(fā),探討引航員登離船的危險源識別和風險控制,進而提高引航員登離船的安全。這些人大都是針對物的安全狀態(tài)即引航梯的安全設置提出了一些建議,而就人的安全行為因素主要是從引航員攀爬引航梯的技巧方面進行討論,鮮有人針對引航員的體能素質要求進行研究,而這一點也是確保引航員安全登離船的重要因素。
為了得到更準確的、更符合實際情況的結論,針對引航員體能素質要求,對正在大連海事大學參加職務晉身培訓的引航員及大連引航站的部分引航員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本次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20份,收回118份,有效調查問卷為112份。
針對良好的體能素質對于引航員的重要性這一問題,在填寫問卷的112名引航員中有86人選擇了非常重要,24人認為比較重要,只有2人認為不重要。認為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比例達到了98.2%,如圖1所示。
對于引航員在安全登離船過程中所必須的體能素質,引航員給出的答案主要包括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腰部力量、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攀爬能力和抗眩暈能力這6項,表1給出了選擇各項體能素質要求的引航員人數和百分比。
由表1可知,引航員們普遍認為要實現安全登離船操作,必須具備的體能素質重要性依次為:攀爬能力、上肢力量、下肢力量、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抗眩暈能力和腰部力量。
圖1 良好的體能素質對于引航員的重要性
表1 引航員的體能素質要求
攀爬能力指的是引航員攀爬引航梯的能力。引航梯是引航員登離船的重要通道,攀爬引航梯是引航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國際海事組織(IMO)和國際引航協(xié)會(IMPA)對引航梯的攀爬有明確的要求,其中SOLAS公約中要求無論船舶在縱傾或橫傾情況下單一軟梯上攀爬高不得小于1.5m,不得超過9m。當從水面至登船處的距離超過9m時,應安裝與引航員軟梯相連的舷梯或其他同樣安全方便的裝置,這就要求引航員具有攀爬最高9m引航梯的能力。另外由于工作需要,每名船舶引航員一般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引航包,其重量大約為7~10kg。內有引航導航儀、救生衣、引航簽證單、便攜式甚高頻電話、紙質引航資料等,均為引航員進行引航工作所必須物品,缺一不可。引航員背著引航包攀爬引航梯時會變得不靈活,另外引航工作包意外地被引航梯的回收繩或引航艇的某些設施鉤住,可能帶來墜海的風險。
引航員可以通過負重攀爬軟梯或引航梯的方式訓練自身的負重攀爬能力。
引航員從引航艇登上引航梯時,需要根據波浪晃動的規(guī)律及引航艇的搖擺規(guī)律,抓住時機迅速登梯。登梯時,首先要雙手抓緊引航梯的兩側扶手繩,然后把雙腳踏在踏板上,在雙手抓住扶手繩的一瞬間,全身的重量幾乎全部壓在雙臂之上,這就要求引航員必須具有強有力的上肢力強。引航員登上引航梯之后,也是主要依靠上肢力量向上攀爬引航梯,尤其是當被引船舶干舷較高時,對引航員的上肢力量會有很高的要求。另外,當引航員從引航梯登上被引船舶時,也需要抓緊船舶舷墻開口處的兩側扶手立柱,利用上肢力量,迅速登上被引船舶。
引航員可以通過俯臥撐、引體向上、杠端臂屈伸、立姿啞鈴擴胸、坐姿啞鈴上舉等項目鍛煉上肢力量。
引航員從引航艇登上引航梯之后,除了利用上肢的力量向上攀爬外,雙腿登在引航梯踏板上的支撐力量也十分重要,強壯的下肢可以減輕上肢負擔,保持身體的平衡姿態(tài)。當引航員自被引船舶登上引航梯并向下攀爬時,上肢主要起到平衡身體的作用,主要受力在下肢上。當引航員離開引航梯登上引航艇的一瞬間,雙腿在承受全部的身體重量的同時,還需提供額外的力量來保持身體平衡。
引航員可以通過800米跑/1500米跑、雙腿深蹲起立、跳繩、立定跳遠等項目鍛煉下肢力量。
引航員必須熟悉風浪的特點,把握大小浪之間的交替規(guī)律,一般在幾個大浪之后就會是幾個小浪,在小浪中實施登離船行動,安全性會更高。所以,引航員在登離船時必須注意觀察兩船間起伏和搖擺的規(guī)律并加以利用,在大浪過后就應該把握好機會登離船。在登離船的過程中必須精神高度集中,信心十足,判斷準確,大膽盲干或膽小畏懼都不利于登離船的安全。老引航員給出的經驗是,在大浪中放置梯子時應以軟梯為主,梯尾離水面的高度比風平浪靜時高半米到一米,甚至更高,在小浪中實施登離船,當引航艇在浪中升高接近到頂點時,抓住瞬間駐停時機,可實現安全登離船,這就要求引航員身體有很好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
引航員可以通過一些球類運動如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訓練自身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
在風平浪靜的天氣中,引航艇靠離被引船舶的操縱比較輕松,靠貼比較平穩(wěn),引航員也能輕松自如地登離被引船舶,這種情況下引航員登離船的安全性較高。而在惡劣海況下,被引船和引航艇的操縱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兩船想平穩(wěn)貼靠幾乎不可能,特別是大船沒有做好合適的下風舷時,由于搖擺不同步,兩船的相對起伏很大。引航員在這種情況下登離船時,容易產生暈船反應而出現冒冷汗、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導致引航員體能迅速下降,精神狀態(tài)欠佳,反應和判斷能力都有所減弱,在登離船的過程中動作遲緩可能造成事故發(fā)生。
引航員可以通過浪木、旋梯、固定滾輪和抗眩暈操等項目訓練自身的抗眩暈能力。
引航員在向上或向下攀爬引航梯的過程中,存在的挑戰(zhàn)重點在于引航梯的垂直狀態(tài)、可能存在負坡度而處于非平衡姿勢、側向和垂向移動且能形成扭曲等相應的現象。因為引航梯的兩側扶手是易變形的棕繩,當上肢發(fā)力,下肢向下蹬的時候,整個引航梯在引航員所處的位置處就會彎曲成弓形,這時需引航員用很強的腰部力量來平衡協(xié)調,否則就會發(fā)生引航梯歪斜、向一側偏轉等問題,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引航員落水事故發(fā)生。
引航員可以通過仰臥舉腿、仰臥起坐等項目訓練腰部力量。
引航員登離船舶的安全主要取決于引航員的安全行為和引航梯的安全狀態(tài)。引航梯的不安全狀態(tài)是造成引航員在登離船過程中發(fā)生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引航員在攀爬引航梯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亦是事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引航員的體能素質是確保引航員安全攀爬引航梯的基礎,其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腰部力量和負重攀爬能力是關鍵,同時輔以靈活性、協(xié)調性和抗眩暈能力,確保其在登離船過程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