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動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自己動手動腦進行實踐和思維想象,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能力的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它不同于學科教學,但又與學科教學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有其相對的獨立性。
關鍵詞:數學教學;活動課;趣味性
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教師特別重視知識的教學,而且很少關注這些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卻不會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學生也不善于用數學的眼光去考慮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造成了知識與生活,知識與能力的脫節(jié)。數學實踐活動是數學課程標準中出現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tài)。數學實踐活動課的設置,打破了原來學科教學中重書本知識,輕直接經驗;重結論,輕過程;封閉學習多,開放學習少;機械記憶多,實際應用少等的教學模式。是對數學學科的延伸和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作為農村小學,我們應從農村的實情出發(fā),充分利用本地區(qū)現有的各種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從而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開展。
一、 增強活動課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數學也是如此。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于學習活動有重要意義,它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數學學習的社會意義,激發(fā)更大的學習欲望與更強的學習動力,興趣的形成和發(fā)展總是和成功聯(lián)系起來的。而活動課正好給學生以成功的體驗,幫助他們獲得積極的情感,使之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對數學學習也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好動、好問,求知欲強,因此在選取內容時盡可能使活動題材新、奇、趣,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以便充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感到參加數學活動課既能在知識水平上有所提高,又能感受到心理的愉悅,體驗成功,受到激勵。如在上“認識鐘表”教學后安排的實踐活動:通過讓學生向爺爺奶奶請教,上網查詢。以問、查、畫,等學生最喜愛的活動形式開展。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 加強活動課的自主性
實踐活動課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進行的一種學習活動,是超越單一的課堂知識教學,強調直接經驗學習和間接經驗學習相結合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活動課是學生的自主活動,學生自始至終是活動的主體,自主活動是數學活動課的形式,是活動內容的載體和實現目標的手段,也是數學活動課區(qū)別于數學學科課程的主要特點。要讓學生有充分自主的權利,調動多種感官,看一看,摸一摸,畫一畫,拼一拼,重視實踐操作,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發(fā)現問題,探索規(guī)律,解決問題,參與活動過程的始終。在活動課中,教師起指導作用。教師要根據課的內容、目的、特點,精心設計、因勢利導、組織參與并指導學生的活動,指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問題。教師還要合理把握,因材施教。對同一班級、同一內容不強求一律。要采取多內容、多形式、多層次的活動,爭取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層面上均能有所提高。
三、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
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目標理念是: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數學實踐活動課就是讓學生經歷實踐的過程,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讓學生通過活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敖淌菫榱瞬唤獭薄PW數學實踐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需要他們自主探索,因此,教師在活動中必須逐步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讓他們通過實踐活動逐步培養(yǎng)能力,歷史上有名的田忌賽馬就是一個例證。本來是勝敗未卜或必輸無疑的比賽,卻因田忌的與眾不同的非凡的巧妙布陣而反敗為勝。在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突破定型思考的習慣,否則就會影響知識的更新,阻礙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四、 加強家校的聯(lián)動性
在農村,很多家長思想中的“升學教育”觀念還是較為牢固,他們始終認為活動課是與考試不掛鉤的,所以對一些活動課特別是實踐活動課的內容不予支持,甚至制止孩子參加活動,認為這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這說明我們對活動課的作用及意義的宣傳還不夠。為此,我們必須做好宣傳工作,使廣大家長的觀念逐步得到轉變。因此,我們利用家長會、學校宣傳欄等方式開展廣泛深入地宣傳。此外,我們還主動地與家長聯(lián)系,讓他們也參與我們的活動,讓家長與孩子組成小組,共同去實踐探究,真正成為我們實踐的參與者。
總之,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是有很大潛力的,只要我們善于啟發(fā)誘導,及時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創(chuàng)新,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才能開發(fā),學生的素質一定能得到提高。數學活動課應以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通過活動發(fā)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熟悉認知領域,激發(fā)學生熟悉潛在智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維品質,做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數學活動課多樣化、多元化。
作者簡介:
譚成江,湖北省丹江口市,湖北省丹江口市石鼓鎮(zhèn)玉皇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