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許多老師以立德樹人為原則,不斷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了解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情況,將課堂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表達個人的不同意見和看法。立德樹人符合新課改以及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要求,對促進學校的全面成長性發(fā)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三觀意義重大。本文以初中英語為分析對象,了解該學科中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相關策略及要求,以期為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提供借鑒和依據(jù)。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師;落實策略;“立德樹人”
一、引言
英語是初中教育階段中的基礎性學科,這門學科的學習難度和教學難度偏高,對學生和老師都是一個較大的挑戰(zhàn)及壓力。為了保障學生實現(xiàn)學有所獲,主動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老師一方面需要關注教學策略改革及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規(guī)范學生的不良行為舉止,因此立德樹人理念的落實則顯得尤為關鍵。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之前,英語老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堅持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主陣地和大方向,將教學理念的改革與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融為一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保障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下掌握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策略及技巧,進而實現(xiàn)學以致用。
二、加強師生互動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角,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對學生有明顯的指導作用。作為學生成長和學習道路上的指路人,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非常深遠,在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時,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和溝通非常關鍵,只有積極營造自由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拉近師生距離,才能夠為立德樹人里面的落實打下扎實的基礎,盡量避免學生出現(xiàn)消極應對的情緒,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其他學科相比,英語學習難度偏高,我國是一個以漢語為母語的國家,缺乏具體的英語學習語境,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時感覺困難重重,難以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整體的教學質(zhì)量和學習質(zhì)量不容樂觀。
為了避免這一不足,老師需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在師生情感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及理解,主動調(diào)整后期的教育教學策略及思路,找準立德樹人理念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質(zhì)量,真正實現(xiàn)有的放矢。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和溝通要求老師以師生角色互換為原則,將課堂交給學生,釋放學生的天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自主完成英語老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在大膽創(chuàng)新和小組互動的過程中掌握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策略,主動規(guī)范自身的不良行為舉止,糾正錯誤認知和看法。英語老師則需要扮演好組織者的角色,給予學生方向上的肯定和鼓舞,與學生做朋友,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給予學生針對性的幫助,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三、堅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都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要求,是素質(zhì)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的成長及發(fā)展以及教學活動的開展有明顯的作用。初中英語老師需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再以簡單一刀切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為主,而是著眼于教學大綱中的重難點知識,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分析及研究來開展層次化的教學活動,積極踐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保障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成長。
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踐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在短期內(nèi)取得明顯成效,老師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針對學生的教育教學背景設置教學目標,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充分發(fā)揮教學計劃的指導作用及價值,保障學生能夠在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源源不斷的收獲,樹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
從微觀的角度上來看,立德樹人教育理念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這一點也是初中英語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品行和行為特征,找準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所在,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保障學生主動接受優(yōu)秀思想文化的熏陶,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以及思維模式,學會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提高個人的德行修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zhì)。
四、促進教學相長
學生與老師都是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及發(fā)展,才能夠充分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初中英語老師需要堅持教學相長的教育理念,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真實狀態(tài),分析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點和突破口,真正實現(xiàn)全面滲透和有效創(chuàng)新,保障學生能夠在民主活躍的學習氛圍下產(chǎn)生自主學習英語的動力和意愿。
教學相長要求老師以健全學生的人格為中心,關注整個英語教學的全過程,深入剖析教學大綱中的重難點知識,關注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加深對學生反饋信息的理解,了解師生雙方的情感態(tài)度。教學方法的影響非常直接,如果老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機械和單一,那么學生的積極性將會大大折扣,如果老師開展一系列的趣味活動,那么對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水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將會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時,老師也需要堅持這一大方向以及教學規(guī)律,促進教學相長,保障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英語學習環(huán)節(jié),真正實現(xiàn)師生的共同發(fā)展。
五、結(jié)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時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踐行尤為關鍵,英語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將課堂交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真正實現(xiàn)師生互動和共同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重要價值,保障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高效完成英語學習任務,提高個人的英語應用能力,樹立良好的英語思維。
參考文獻
[1]李丹.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貫徹立德樹人教育理念[J].教育(文摘版),2016(12):5-5.
[2]付茜慶.立德樹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46):89.
作者簡介
趙志江(1973.10—),男,漢族,本科,中學高級教師,從事初中英語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