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璇
摘要:管理溝通是工商管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也是職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本文通過前期對本校課程《管理溝通》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新探索,結合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方式測試混合式教學的運行效果,發(fā)現(xiàn)不足并提出相應對策,幫助此類課程找到更有效的教學模塊和教學模式。
關鍵詞:管理溝通 混合式教學 案例教學 云班課
1.管理溝通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方案
《管理溝通》作為工商管理類的特色專業(yè)課。本人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課程教材設計的內容空洞,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存在脫節(jié)現(xiàn)象,師生互動性差;教學內容無法活學活用,本人在執(zhí)教中雖安排了大量的團隊實訓,但課堂分組實訓常出現(xiàn)“一枝獨秀”,部分積極學生感到得分不公平,實訓狀態(tài)呈現(xiàn)出消極現(xiàn)象。故設計以下改革內容:
1.1課前翻轉環(huán)節(jié)設計讓學生提前做好上課準備?;谠瓢嗾n平臺建立屬于《管理溝通》特有的網絡資源信息庫,并設立師生互動版塊,將《管理溝通》這門課程的部分翻轉教學資料放在該平臺供學生課前學習、思考,并在課堂中探討。
1.2課中設計采用混合式教學法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結合各種新型的信息化教學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真正參與到課堂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中來。在課堂中使用案例分析法、視頻教學法、情景模擬法、辯論賽等方式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能動性與團隊合作精神。
1.3課后作業(yè)評價設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要建立一個基于云班課平臺屬于《管理溝通》特有的學生作業(yè)互評系統(tǒng)。讓人人都成為“打分者”,盡量讓每一次團隊作業(yè)的評分更加公平公正,刺激學生積極完成每一次的團隊作業(yè),參與“做、練、評、想、議”五位一體的學生互動練習平臺。
2.管理溝通混合式教學模式運行效果分析
作為管理溝通課程的主講教師,在教學三年的結點處總結自身經驗,對本校工商17級部分學生及18級學生進行管理溝通課程效果的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調查結果如下:
2.1 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較高,認為可以提升溝通力和團隊合作力
學生在“你愿意給本課程打幾顆星”的調查中都選擇了四顆星或五顆星(滿星是五星),較為滿意本課程的教學效果。在關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你認為自身的溝通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是否有提升?”的問題,從結果上看,44%的同學都認為這個課程對自己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力很有幫助,54%的同學認為這個課程對自己有一點幫助,僅2%的學生認為沒有作用。
2.2 學生喜歡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混合課堂教學方法,案例富有時代性和趣味性
在教學方法(此項為多項選擇題)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法是案例討論與問題導向討論、影視新聞類視頻資源的趣味化教學與探討以及信息化平臺的互動交流(都在70%以上)。管理溝通課有較多情景式的提問和案例探討,多以獎勵印章的方式激勵大家多回答。在課程中還會加入流行影視劇中的經典片段探討,例如在“建設性溝通”小專題中,加入了知名影視劇《甄嬛傳》中的經典橋段“敦親王怒打言官致僵局,甄嬛如何為帝破局”情節(jié)探討,主角的巧思對于我們企業(yè)管理溝通有何啟示,同學們積極踴躍發(fā)言。其余的主要方法中團隊PPT展示匯報、情景模擬、個人演講也有一部分(約30%)的學生較支持。團隊視頻教學方法學生較為不喜歡(支持率低于20%),通過個別訪談得知學生認為拍視頻作業(yè)存在花費時間太多、效果不如預期、分工不均、打分不公平等問題。
2.3管理溝通課程討論氛圍較好,內容安排合理且兼具實操性
在針對“課堂優(yōu)勢調查”這一項的結果上,同學們普遍覺得管理溝通采取印章激勵機制效果好,課堂溝通氛圍較好。教學模塊的編排較合理,部分內容貼近校園生活(例如在組織溝通章節(jié)中加入了校園文明標語創(chuàng)意設計的實操訓練)。在人際溝通中加入了“人際認知偏差”和交際禮儀中的“握手禮”、“見面禮”,和學生共同探討如何降低職業(yè)焦慮。
2.4 學生對信息化手段認可度有明顯提升
在本校現(xiàn)有的主流信息化平臺中學生較為喜歡超星學習通和云班課,其次在信息化教學平臺所花的課余學習時間大約在半小時以上的占據(jù)近50%的人數(shù),在課堂中也有較多學生支持加入信息化環(huán)節(jié)豐富課堂互動。在信息化平臺的優(yōu)勢調查中,有較多學生認為信息化平臺查閱PPT和資料很方便,課堂中教學互動顯示效果很清楚,而且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答案,可以積累經驗值,到了期末一目了然,有利于平時分打分客觀一些,且無紙化不浪費,也讓作業(yè)的完成變得更快捷一些。但學生仍然不喜歡布置過多課前和課后的作業(yè),更喜歡課堂中的投票、頭腦風暴等即時互動方式。學生在個人訪談中表示,如果有一些趣味課外書籍、影視資料或者話題探討的準備也是愿意完成的。
3.管理溝通混合式課堂教學改革中的不足
根據(jù)調查中學生反映的問題,結合學生個別訪談以及總結教學經驗中的不足,對管理溝通的課堂教學改革的問題歸結為以下幾點:
3.1 教學內容在案例選取上還不夠接軌企業(yè)實際
管理溝通課程在選取案例時還是經常會使用教材中的案例,這些材料偏陳舊,且文字描述大多晦澀冗長難以耐心閱讀完。應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多從合作企業(yè)中選取本土化案例。在教學中嘗試了借鑒企業(yè)實際案例的學習,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3.2 組間互評的個人參與度較低,組內互評的真實性較低
“95”后、“00”后非常喜歡表達自己,也喜歡評價他人。組間互評一般采用線下紙質打分表或云班課小組互評,在收取互評表后發(fā)現(xiàn)學生參與度仍然偏低。另外在組內互評的打分環(huán)節(jié)中,同學往往存在做“老好人”以及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所以打分往往都是一個分數(shù)無法體現(xiàn)差異化評價。
3.3學生對過程性考核的指標了解不到位
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參與案例教學、影視教學、任務驅動、情景模擬等方法,教師講解說會將這些方法融入課程評價考核體系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但學生仍表示在課堂表現(xiàn)后沒有得到非常及時的反饋,以及不知道自己完成一項在平時分的評價上能有多少影響。
3.4 課堂個人演講占比略重,約三成學生對個人演講興趣不大,認為沒有必要
在部分學期的課堂環(huán)節(jié)中加入了個人演講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由于溝通性質的課程,表達還是非常重要,所以在每次課會要求2名同學進行個人演講,時長大約在3分鐘左右。對個人演講的肯定率占大多數(shù),大部分學生認為個人演講可以提升個人表達、增強自信心,拓寬眼界。但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個人演講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太多任課教師都使用,不適合不愛公眾面前演講的學生。
4.管理溝通混合式課堂教學改進措施
4.1 從校企合作企業(yè)中選取更多真實案例運用于知識點講解中
針對課程案例過于陳舊的問題,應注重校企合作的案例投入。工商合作的企業(yè)如星巴克、犇騰牛排、蘇寧電器等優(yōu)秀企業(yè)的案例都可以放入平臺中讓學生學習。在“危機溝通”章節(jié)中引入了合作企業(yè)犇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危機管理系統(tǒng),并將門店危機公關案例記錄冊拿來與學生共同分享,其中的處理步驟和真實細節(jié)的記錄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危機公關的處理技巧難度。
4.2 充分利用釘釘群、QQ群的投票功能,提升組間互評的個人參與度和組內互評的真實性
組間互評的個人參與如果在紙質化上運用,會造成較大紙張浪費,若采用云班課的組間互評制度,可以達到快捷方便的互評效果,但是很多學生會不記得參與??蓪⑼镀卑l(fā)布在釘釘群中,利用學生對投票操作的熱愛,提升互評的個人參與度。
組內互評的真實性相對較難改善,因為學生在一個團隊中總會擔憂自己的處境,顧及他人“面子”,不太愿意當面作出真實評價。有部分學生在訪談中表示,應實施匿名或采取教師監(jiān)督的方式進行,這樣作出的評價真實性更高。
4.3加強過程性考核指標的體系建立,及時向學生反饋
過程性評價包括學生考勤、平時作業(yè)、個人或小組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參與交流討論的活躍度等,總結性評價通常以期末考試的形式進行,考察學生課程學習的整體結果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在過程性考核的過程中加入學生互評、組內互評與組間互評等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變換角色,在互相評價的考核機制中加深教學思考,取長補短。
4.4 個人演講環(huán)節(jié)仍然是利大于弊,但是注意給予不適應的學生更多空間選擇其他的方式
對于熱愛表現(xiàn)、熱愛溝通的學生來說,個人演講是一個可以鍛煉自信心、個人膽識、吸引關注度、展示學識的好機會。但并非所有學生都適合參與其中。有些學生可以給他們一些特殊的替代選擇,例如可以通過拍攝制作個人視頻替代上臺演講,過分緊張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出鏡(但會影響評分)。有部分學生建議演講主題自由一些,讓同學們自選感興趣的事情,演講結束后老師適當發(fā)表意見。個人演講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體現(xiàn)學生們的愛好或近期發(fā)生大事件的關注度,提升學生的演講水平和話題組織水平等,做好充分準備一定可以成功。
結束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結合了傳統(tǒng)線下學習和新興線上學習的優(yōu)勢,既能發(fā)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發(fā)揮主體性與積極性,并采用學生互評、組內互評與組間互評等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更多的主導權,擔當更多提高學習參與性。
項目:基于云班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以《管理溝通》為例(校級課堂教學改革項目) 項目編號:KG201906 (此篇為項目成果論文)
參考文獻:
[1]王睿,王斌.《管理溝通》課程教學中角色扮演法的應用初探[J].商,2012(21).
[2]解為.基于職業(yè)能力導向的《管理溝通》課程改革研究[J].知識經濟, 2016(14) :177-178.
[3]沈曉斌,孔維軍.高等職業(yè)教育實施混合式教學有效方法和途徑研究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