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志明
摘要:本文首先簡要闡述了中職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理論基礎及特點,然后分析了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法的重要意義。最后從任務內(nèi)容設計、任務分析、引導學生及科學評價等方面,對中職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實施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任務驅動法
一、中職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理論基礎及特點分析
(一)理論基礎
任務驅動法,是將所需掌握的新知識融入到任務中,讓學生分析并探討任務內(nèi)容,劃分出一個明確的知識范圍,再從中探索新的知識。教師在一旁作出指導,幫助學生找到處理問題的辦法。該方法采用了多種多樣的主題來開展教學,而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教師采用任務驅動法,其主要目標是以任務來驅動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并在此過程中加強學生分析問題與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帶著問題展開學習和思考,從而充分激發(fā)出學習興致和熱情。
(二)特點
計算機教學中的任務驅動法,主要有幾方面的特點,第一,教學內(nèi)容是精心設計的,能貼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特別是強調(diào)所講授的知識應和時代發(fā)展節(jié)奏相吻合。例如將傳統(tǒng)的“以知識點為線索”轉變?yōu)椤耙匀蝿諡榫€索”,將子任務作為模塊[1]。這樣的改革創(chuàng)新就是結合了學生的接受能力與當前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需要。第二,教學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在計算機課堂上采用任務驅動法開展教學,是將學生作為主體,教師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所以要著重關注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師只需給出詳細任務內(nèi)容,讓學生分析問題并自主找到相應的處理方法,教師再作出評價和分析,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第三,著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合作意識。學生在完成教師所給的任務時,會展開全面的思考與深入的探索,但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所想的內(nèi)容可能完全不同。所以教師應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相互探討和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與他人分享,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最后教師再作出公正的評價,讓學生彼此學習,加強學習積極性和有效性。
二、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法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進行任務驅動教學時,學生會成為課堂的主體,根據(jù)教師所提出的任務要求,自主按照一定的流程來完成任務。在該過程中,學生需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選擇相關的材料資源。如此一來,學生便有了足夠的自由發(fā)揮空間,來開展實踐活動。因此,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變?yōu)榱酥鲃訉W習,充分體現(xiàn)出了主體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采用任務驅動法,最為主要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中職計算機課堂上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教師不再僅限于以往的口頭講解,而是將知識點融入到任務內(nèi)容中,讓學生主動探索,嘗試著掌握知識并運用知識。當學生碰到相關問題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參考教材,或是通過與他人交流討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往僵化死板的教學模式就得到了突破性的改變。學生可以采用更為豐富多樣的方法來開展學習活動,如此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積極性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三)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采用任務驅動方式,教師設置一個特定問題,將其作為活動的核心所在。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僅發(fā)揮輔助作用,學生必須要自主思考和討論,完成教師所給的任務。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全面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培養(yǎng)良好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學會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真正掌握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法[1]。
三、中職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實施策略
(一)合理設計任務內(nèi)容
進行中職計算機教學時,任務設計質(zhì)量的優(yōu)劣會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最為直接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制定任務的時候,必須要做到精心設計、認真排版,且不能完全照搬教材中的知識內(nèi)容。需要在全方位理解每一項任務的實際內(nèi)容和目標的基礎上,找準其知識來源。在教學準備階段中,要先對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溫習和鞏固,如此能夠發(fā)揮出承前啟后的作用,讓學生做到溫故而知新。而在教學新的知識點時,應當堅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先給學生設計一些簡單的任務,之后再逐步加大難度,確保能夠突出知識中的重難點。比如在講到flash的有關知識時,其中有一點是講述引導層動畫。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只兔子在路上奔跑的動畫,讓學生觀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從旁加以講解,激發(fā)出學生的動手欲望,讓學生能積極自主地參與到實踐中。首先要帶領學生了解其中的基礎知識,掌握添加引導層的方法。學生剛開始制作兔子元件的時候,只需要做出一個簡單的圖形元件即可,之后就需要對引導層的應用方式進行充分了解,最后再對動畫進行完善與優(yōu)化,如此便達到了任務目標。
(二)對任務展開細致分析
教師設計好任務內(nèi)容以后,可以先安排學生自主開展討論,分析任務內(nèi)容,并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也可由學生自己來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索能力,教師只需在一旁提供必要的指導即可。在提問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學生加以點撥,讓學生自主找到問題答案。對于有的問題,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分析出最終答案,而還有一些問題,則需要學生學習了新的知識之后,才可以尋求到正確的結果。在此后的任務驅動法學習過程中,學生還要逐步挖掘出各種新的問題,并將其提出來,教師再給予恰當?shù)闹笇?,幫助學生答疑解惑。例如采用Photoshop制作海報,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的時候,就可以先對其提出要求,讓學生大致了解海報的設計,分析其中的主題和創(chuàng)意。之后給學生展示一些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觀看、揣摩。最后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利用所學知識,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設計一幅別出心裁的海報[3]。學生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就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懂得如何利用圖像特殊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