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家校合作在小學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校需要通過組織相關活動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與成長的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得到全方位發(fā)展。為促進家校合作的有效實施,本文將針對小學階段班主任管理過程中的家校合作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主任;家校合作;班級管理
1 家校合作在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1 班主任溝通能力及綜合素質不高
對于班主任來說,主要是聯(lián)系學校和家庭。這時,班主任的溝通能力和素質就會決定自身工作的效率,如果班主任自身素質不達標,那么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就會出現障礙,溝通的不及時不充分,就會進一步影響學校和家庭之間的合作關系,不僅不能幫助家長更全面地認識孩子,還影響孩子的前程。后期孩子在學校如果表現不好,可能家長還會怪罪老師及學校。這樣一來,班主任在后期很難和學生一起開展溝通的工作。班主任應當有著和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盡可能避免出現與學生家長之間溝通能力的欠缺,防止矛盾的出現,進一步有效地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
1.2 班主任對家校合作的積極意義缺少了解
家校合作教學在理論上是一種良好的管理方式,不過在具體的實施中往往會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例如,合作教學為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使課堂學習效率降低。這時,班主任就要更新自己對家校合作的看法,更要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在良好的管理模式下,進一步重視家校合作中的溝通技巧和意識,盡可能避免出現家校合作溝通效果不佳的情況。例如,班主任應當在與學生和家長溝通過程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制訂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反之,如果不重視便會使得家校之間的溝通不夠,進一步限制了家校合作教學的開展。這在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得到重視。
2 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的有效實施途徑
2.1 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專業(yè)水平與合作意識
在家校合作的模式下,班主任扮演著相當重要的一個角色,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班主任老師自身的教育理念與家長相違背、自身能力水平較低,不能滿足家長對于兒童教育的一個目標期望、以及班主任自身工作壓力等。為了家校合作在小學中更好地進行,學校應該定期組織班主任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育座談會,聘請口碑良好的國際合作辦學專家來對班主任進行經驗分享與機能傳授,并鼓勵班主任老師走到校外、走到家中,做家校合作中的先行者。班主任應當利用好大數據管理,實現一學生一備案,做到學生在校生活學習中的良好反饋;并對班主任老師制定較為嚴明的獎懲制度,對獎懲情況予以公開。
例如,班主任應當建立班級網絡信息數據庫,實現對學生的精準備案,對學生各階段水平測試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記錄,并利用圖表形式更直觀的反饋給家長和校方領導。對于表現好的孩子要及時表揚,對于出現走“下坡路”趨勢的孩子要及時追因勉勵,采取相應措施,利用現代化網絡技術實現更為精確的學生管理。
2.2 豐富溝通途徑,實現多元合作
為增進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真實溝通,擺脫教師對互聯(lián)網通信工具的依賴,學??晒膭钚W班主任創(chuàng)新家長會的模式,通過組織“新型家長會”豐富家校合作途徑。通常來說,家長會這種全班學生家長集中在一處與教師進行溝通的活動很難組織,由于家長的空閑時間難以一致,學校只在學期中段、學期末等特殊時間點召開家長會。因此,在增加家校溝通的線下途徑時,小學班主任應該靈活調整“新型家長會”的組織形式。
例如,小學班主任可以使用“分組家長會”的思路降低整合學生家長空閑時間的難度。首先,班主任可根據個人時間安排從一個自然周中選定數個可能召開家長會的時間點,如“周二的下午2點到3點”“周三的上午8點到9點”與“周五的下午5點到6點”等,讓家長選擇可行的時間點,分別劃分至一組、二組與三組,而周一至周五都抽不出時間參加家長會的家長則全部劃分到周末的網絡組。小學班主任可將“一自然月”算作一個周期,爭取每個月都組織一次這樣的家長會。由于家長會的頻率變高了,每次耗費的時間可相對減少,同時由于每一小組學生家長數量并不多,教師也有機會與每一名學生家長都進行適當的一對一交流。
2.3 制訂合作計劃,提高合作效率
家校合作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動,而是一項長期融于日常教育的活動,為了避免教育隨機性對家校合作造成障礙,小學班主任應提前制訂好合作計劃,讓合作的大方向始終與育人目的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此類合作計劃的核心內容并不是教師要如何與家長整體進行合作,最關鍵的是如何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與家長進行合作。因此,制訂家校合作計劃其實是一項“大工程”,班主任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并對學生情況進行深度了解,最終與家長同心同力,共同完成家校合作任務。
例如,在制訂計劃時,小學班主任需要明確自身與學生家長的具體教育任務,通過詳細而具體的要求限定雙方的責任與義務。為了使計劃更具合理性,小學班主任在使用“班主任手冊”的同時可以啟用“教育日記”,在日記中分離出“家長”與“班主任”兩欄內容,分別規(guī)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需要如何關注學生的行為、思想成長,應向家長反饋什么樣的觀察結果,指導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輔助小學生提高各項能力,如何將學生的表現客觀地反饋給班主任。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引導者,應不斷完善合作內容,嘗試多元化合作方式,與家長的共同努力,為學生打造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丁嫻.家校共育中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16):119-120.
[2]高翠紅,周寶峰.班主任加強家校共育的有效策略與途徑探索[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09):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