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冬霞
【關鍵詞】 初中數學;注意力;集中;影響因素;現(xiàn)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6【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4—0463(2020)16—0140—02
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因為注意力不集中,錯過了教師點撥或者講解的關鍵部分,進而影響了后續(xù)知識的理解,導致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吸引學生的“眼球”,使之將注意力集中到所學內容上來,是每個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探討的問題。本文中,筆者分析了影響學生注意力的因素,并提出了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有效策略。
一、影響學生注意力集中的具體因素
1. 學習環(huán)境。比如,環(huán)境喧鬧,學習氛圍不濃,周圍的同學隨意說話、做小動作。這些都是影響學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2. 教師的教學方式。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依舊采用灌輸式的方式,學生必然會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由于缺乏興趣,學生就會被其他有趣的事情吸引,導致學生的思緒游離在課堂之外。
3. 學生的自制力。初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正在發(fā)展,他們敏感、情緒波動較大,而這表現(xiàn)最明顯的就是他們的自制力較差。注意力集中是學生自我強悍的行為自制力的結果,而自制力差,也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在教學內容上。
4. 學習興趣。數學內容簡練、概括性較強,這就決定了數學這門學科不會和語文、歷史一樣生動有趣。如果教師的教學一板一眼,學生就會覺得數學枯燥乏味,不感興趣。由于不感興趣,上課時,注意力更是無法集中到教學內容上來。
5. 學生的數學基礎。幾乎所有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學得越好學習興趣越濃厚,學習興趣越濃厚才能學得更好。而實際教學中,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小學基礎較差,初中數學與他們而言,如同“天書”。因為聽不懂,學生的注意力自然不會集中。
6. 學生的個體差異。由于學習基礎、能力水平等不同,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然而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只是按照自己固有的教學節(jié)奏完成教學任務。這就使得部分優(yōu)等生覺得教學節(jié)奏過慢而無“趣”,學困生又覺得教學節(jié)奏過快而失“趣”。無“趣”和失“趣”,都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注意力現(xiàn)狀分析
實際教學中,大多數初中生在數學課堂中注意力集中,認真聽教師的講解、積極回答教師的提問,學習效果較好。然而仍然有一小部分學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不能專心聽講。他們中的個別人被課堂外的熱鬧吸引,思想開了小差;也有個別人做一些與數學學習完全無關而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有些學生在數學課上看作文書或者畫畫;還有個別人由于基礎太差,面對“天書”一般的數學,只能“望書興嘆”。要么選擇發(fā)呆,要么趴著睡覺。這一小部分學生的上述表現(xiàn),不僅影響自己的學習,對周圍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態(tài)也有極大的干擾作用,影響了整個班級數學學習的氛圍??梢?,關注這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分析具體原因,“對癥下藥”,將學生游離在外的注意力拉到課堂上,拉到對教學內容的關注上來,是提高班級整體學習效率的有效舉措[1]。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策略
1. 維持課堂紀律,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十分重要。教師要將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當成教學的頭等大事來抓,而維持課堂紀律是創(chuàng)建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基礎,也是確保初中學生注意力集中的關鍵因素。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在準確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和思維特點的基礎上,靈活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以維持課堂紀律,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比如,教學“整式及其加減”一課時,考慮到這節(jié)課的內容枯燥抽象,如果僅僅憑靠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可能不會產生興趣。于是,筆者選擇了多媒體教學,借助生動有趣的故事背景,讓學生明確字母表示數的方式和方法,并鼓勵學生探討相應的整式知識。探討的過程中,為保持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增強探討效果,筆者巡回觀察,給每個小組提出自己中肯的意見,并對學生做得好的方面進行表揚。同時及時提出更具思考性的問題,使學生的探討更深入。如此教學,教師不需要進行過多課堂紀律的組織與維護,學生就會跟隨教師的思路去探討整式及其加減相關的數理知識,學習氛圍濃厚,學習效果顯著。
2. 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靈活采用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注意力集中的直接影響因素,也是學生學習動力產生的主要原因。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自己只發(fā)揮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引導者的作用。在學生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點撥和啟迪。實踐證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到數學好玩有趣,進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進入并一直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果不言而喻。因此,教師一定要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興趣愛好,并在深入分析數學教學目的與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
比如,教學“勾股定理”一課時,教師可以用魔方作為輔助教學工具,讓學生通過魔方性質的分析來判定直角三角形邊長之間存在的關系。
再比如,教學“數據的整理與收集”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到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數據圖表,并對這些圖表進行分析。在探討生活中常見圖表的主要組成元素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數據采集、整理與分析的相關知識,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所在,進而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所學內容上[2]。
3. 精準把握教學重點,簡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教師應該精準把握教學重點,有目的、有依據,科學合理地簡化教學內容,防止出現(xiàn)教學內容過多,而引起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應該得到簡化,舍棄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的環(huán)節(jié)和過程,使學生將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在重點、難點的突破上[3]。
比如,個別教師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鋪墊太多,也過于花哨,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事情之中。此時,再開始引入主題教學,無法及時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來。
再比如,有些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計的課件花哨繁瑣,沒有突出重點,學生容易被多媒體呈現(xiàn)的多彩畫面、有趣的情景所吸引,不再關注學習內容,從而產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現(xiàn)象。
可見,靈活選用教學方式的同時,還需要科學把控,對一些輔助教學的形式加以精簡,確保學生能夠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內容上來。
4. 整合改編教學內容,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無需嚴格依照教材設置內容進行教學,應結合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靈活對教材內容進行改編整合,使其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首先,要依照數學學科的特點,盡可能地弱化數學知識的“抽象性”,深挖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與所教知識的聯(lián)系,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形象具體地展現(xiàn)出來,進而降低學習難度,有效提高教學效率[4]。由于是自己熟悉的身邊實例,所以學生興趣盎然、積極主動,注意力自然高度集中,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相關知識要點時,教師沒有按照課本的安排直接講解三角形的定義,而是將“生活中三角形”調整到第一課,讓學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并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降低了對三角形這一知識點的陌生感。當學生產生了學習三角形相關知識的需求時,再進行三角形這一知識點的理論講解。此時,由于是學生自己的學習需求,所以他們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強,注意力自然高度集中,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5. 關注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都有能思考的問題、都有能做的題目是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有效舉措,而分層教學為各個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區(qū)域發(fā)展內的內容和任務,為他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臺,提供了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都能通過上課獲得應有的發(fā)展和提高。因此,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此基礎上實施分層教學,不僅是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更是“整體發(fā)展、全面提升”教學理念體現(xiàn)的有效舉措。
例如,教學“一元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時,利用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中的“籃球運動”進行引入。研究“一元二次函數的圖象性質”時,要求學困生能利用描點法畫出函數的圖象,并掌握函數的基本性質即可;要求中等生能靈活應用一元二次函數的性質,解決一元二次函數的最值問題、平移問題等,并掌握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要求優(yōu)等生能利用一元二次函數的性質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能利用函數思想解決其他綜合性較強的數學問題。如此,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都有要努力的目標,都能“踮踮腳,就能摘到桃子”,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總之,要增強初中數學教學效果,教師就要結合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在集中學生注意力上下足功夫,在激活學生的思維方面做足文章,在學生參與積極性方面搞好推動工作。
參考文獻
[1] 毛繼凱.初中數學教學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有效策略[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18(11):37-38.
[2] 韓淑靜.淺析數學課堂問題情境對學生注意力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9(03):86-87.
[3] 黃勝云.初中數學課堂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5(02):10-11.
[4] 俞曉紅.淺析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對學生注意力影響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2):76-77.
編輯:謝穎麗